无处不在的“阅读”
陈老师
工作多年来,我坚持学习阅读指导方面相关内容,并对班上的孩子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多途径向家长们推广阅读,据我所教的已经升入小学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反馈,幼儿园时期的阅读经验在孩子入小学后产生了显性的效果,这更坚定了我走稳走好阅读指导与推广之路的信念。
孩子的吸收力是很强的,这促使我思考:给到他们怎样的阅读指导会促发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呢?怎样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真正乐趣呢?于是,我不限于班里阅读区等环境方面的营造,不限于每周集体绘本活动指导,不限于日常生活环节和他们一起或鼓励他们自主看图画书,我想到了“大阅读”,让孩子对包括绘本在内的身边事物产生好奇心,多通道多感官地进行“阅读”,多种方式多元化地进行“表达”,不是能帮助他们从小就建立起更高层次更广视域的阅读观吗?
于是,我在工作中开始进行实践。首先,树立起这样的阅读观念:阅读途径不仅是吸纳,有听(耳朵读)、读(眼睛看)的输入环节,有说(口说)、写(手写)的输出环节。其次,阅读输入和输出涉及的对象和载体有绘本等书籍,有生活中的图文,有大自然现象,有生活中包括对象一言一行在内的方方面面……再者,阅读中听说读写环节中引导的方式有:输入环节的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自主阅读等具体方法,输出环节引导幼儿运用模仿、想象等用图画、符号、文字等方式进行表征、表现和表达。如此说来,阅读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以游戏之心做养家糊口之事”,这句话从某个角度表现了他看待事物举轻若重与举重若轻之间的平衡关系。我也想用这样的心态来带孩子们开展沉浸式的“阅读”。
带孩子们阅读过绘本《彩虹色的花》之后,我们一起来到校园的小花园里,孩子们捡拾起花瓣和树叶,纷纷惊喜地交流起来:“看,这片花瓣真像一艘小船,可以送给小蚂蚁过河!”“树叶落在滑滑梯上,它‘呲溜’滑下来真好玩呀!”“我想把这朵花带回去,送给我家的小仓鼠做头饰。”童心在稚气的言语中流淌,同时也绘就了“大阅读”下最美的画面。
在幼儿园,孩子们每天会有自由的游戏时光,其中一种叫区域游戏,有不同领域的个别化学习在此中生发。我们班的孩子们懂得,区域中的操作图示、游戏说明也是“书”,要一一地按序来仔细地“读”。有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孩子们潜移默化中领悟到:“阅读”无处不在,每个人离不开“阅读”,要学会好好“阅读”。
输出是阅读重要的一环。幼儿园中大班孩子只认识极少量简单文字,这些文字在他们眼里是有一定意义的符号和图画,他们会利用这些表现形式进行输出。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要做活动计划、进行操作记录,分享体验感等,这里离不开表达。孩子的表达方式有很多,比我们成人更为独特、生动,作为老师的我会用适合他们的、便捷的、宜于保存的形式帮助他们,有时语音录制,有时视频拍摄,有时会让他们看着语音转换成的文字自己记下来,更多时候是请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以及结合简单的文字、符号图文并茂“写”下来。
这帮孩子快迈入小学的校门,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对绘本等纸质书的阅读不言而喻,平日里更是时常带给我连连惊喜:他们会兴奋地告诉我在书里找到某个熟悉的字,游戏中一下子说出连串的“高级”词汇,在乘坐公交车时给家人大声地报站牌名称,拿到了玩具先捧起说明书煞有其事地研究,能主动地拿起各种工具如手机、照相机材料进行录制,会自发地找寻活动中的材料进行探索、思考、创作……所有这些,谁说不是对阅读全面而生活化的精彩解读和呈现呢?
我们在幼教这片田地里做着“耳闻目见”、“口说手写”与各种“联”有关的“阅读”,也在孩子学前年龄阶段做着与他们讲话、读书、表达有关的“阅读”。“阅读”无处不在,“阅读”无时不在,阅读培育有健康的兴趣与身心全面的“人”,阅读帮助我们回到教育的根本问题。
这里,我还想说,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家庭,希望我们老师同家庭一起推动孩子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