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海上花园”城市之称的厦门。在这个充满年味的寒假里,我体验了厦门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闽南文化,一切都令我感到新奇而兴奋。
打卡点之--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依山傍海,被公认的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一进校园,我们首先来到群贤楼群及陈嘉庚先生雕像前。楼群呈一字排开,为典型的一主四从布局。自东向西分别为映雪楼、集美楼、群贤楼、同安楼、囊萤楼。主楼群贤楼,取自《兰亭集序》里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其建筑风格多源于闽南民居;同安、集美之名则取自陈先生之故里,以中式风格为主;囊萤、映雪二楼的建筑风格趋于西洋式,“车胤以囊盛萤,孜孜攻读;孙康映雪为灯,苦学不辍”,楼名中寄寓了陈嘉庚对厦大学子的勉励和期待。
陈嘉庚先生雕像
群贤楼群
厦门大学校史馆
厦门大学校训
巍然耸立的颂恩楼,是厦门大学跨世纪的标志性建筑。是嘉庚楼群三号楼,也是主楼,由泰国著名校友丁政曾、蔡悦诗伉俪捐建。取名“颂恩”,意在颂扬母校奖掖栽培之恩。接着,在校史馆里,我了解了厦门大学的创办历程,陈嘉庚先生的铜像就像一位故事爷爷,用无声的语言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我被那座高大雄伟的颂恩楼吸引了,它像一座知识的宝塔矗立在那里,我仰头看着那些中式屋顶与西式建筑相结合的设计,心中充满了对学习的敬仰之情。
颂恩楼
在鲁迅纪念馆,我看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和工作痕迹,感受到了他对教育和文学的巨大贡献。从1926年9月到1927年1月,鲁迅先生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与国学研究院教授,开设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课。每次鲁迅上课,钟声刚响,教室里早已坐满了人,后到的学生只能凭窗倚墙站着听讲。学生们不满足于只听鲁迅讲课,更是经常去宿舍请教他各种问题;倘若上街,厦门本地的学生便同行充当闽南话翻译。
我们在人类博物馆里探索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那些珍贵的文物让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打卡点二--厦门园林植物园
我们来到绿意盎然的厦门植物园,热带雨林区的奇花异草让我眼花缭乱,多肉植物区则像是个童话世界,栽培各类沙生植物32科1200余种,是中国最大的仙人掌园。巨型的仙人掌 ,我站在边上仿佛变成小矮人!
笔筒树
打卡点三--中山路
傍晚时,我们漫步在热闹非凡的中山路,品尝了地道的厦门美食,海蜊煎鲜美可口,姜母鸭香气四溢,还有那皮薄馅大的蟹黄汤包,每一种都让我的小肚子乐开了花。
海蛎煎
姜母鸭
蟹黄汤包
打卡点四--集美学村
在集美学村,我感受浓郁的嘉庚风格建筑群,漫步在十里长堤,这里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高大挺拔的椰树、还有《千与千寻》同款的海上列车在跨海大桥上驶过,构成了一幅最美的画卷。
这次研学之旅,我不仅有幸深度领略了厦门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情与魅力,更在行走中深深感悟到祖国大地的多样性和中华民族那底蕴深厚的悠久文化。这场充满中国年味的旅行体验,无疑让我满载着幸福和满足,真可谓是一次丰富而深刻的中华文化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