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古迹

北方中学327班张焕然
创建于02-19
阅读 4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河曲被誉为"陕东重镇"、"晋右严疆",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故里。此外,河曲还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名人的古迹,其中包括白朴公园内的著名景点——文笔塔。

      河曲文笔塔

      河曲文笔塔位于河曲县城东五里的大东梁,这座文笔塔建在白朴公园里,白朴是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祖籍便是山西河曲,在文笔塔这里修建白朴公园,两者相辅相成,厚重的文化底蕴油然而生。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最初被称为“状元笔”,后来又称“文笔”。

      文笔塔的建造初衷是为了“振东山之势,以裨河曲风水”,其形状类似一支巨大的毛笔,高约31米,笔尖部分筑于烽火台墩上,整体由青砖和白灰砌成,呈实心结构,至顶部则骤然缩回形成锥形。文笔塔不仅具有佛教圣物的历史,明代以后其功能发生了变化,由原本埋葬佛骨的佛塔转变为用于点缀风景、平衡地运和昌盛文物的风水性建筑物。

      此外,文笔塔的倒影在日出时能穿越黄河,直达黄河对面的内蒙古大口村,当地民间传说中,夏至日出时,文笔塔的笔影甚至能到达大口沟村的一块形似砚台的巨石之上。

      河曲的文笔塔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也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这座文笔塔名为状元塔,是平衡地韵用的,河曲这里以前十分贫穷,有了这座塔之后,连年有人高中,书写了一段新的篇章,这座塔也成为当地人精神的象征。

      如今这座塔笔尖筑于石墩上,连座高九丈四尺三寸,其中土墩高三丈,笔尖底座由三层条石垒砌,笔身全部由青砖白灰垒砌,实心,至顶部骤然缩回锥形。民间传说,夏至日出时笔影可达西口古渡的位置,当然这只是传说,不过足以证明该塔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

      西口古渡

      西口古渡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城西端,对岸右边是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渡,左边是陕西省府谷县大汕渡,两渡口均为进入河套的入口。西口古渡整体景区包括古戏台、禹王庙、牌楼和广场。历史上可追溯到汉唐,也是明长城边口的大渡码头,清代、民国时期,这里是晋西北水陆物贸集散码头,“南来的茶布水烟糖,北来的肉油皮毛食盐粮”,作为晋、陕、蒙水陆通衢之地,水通河套宁夏,陆走并州京津,船筏急流,繁盛异常。从这里,走西口大移民迈出第一步,辉煌的晋商传奇、近代河套地区农垦开发,由此拉开序幕。

       发展历史

      

      彼岸右是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渡,左是陕西省府谷县之大汕渡,当为出河套之进口。西口古渡本名水西门渡口,历史上可追溯至汉。据旧志载,汉桓帝时有大贾资金行至此死,津长埋之。其子寻父至此,津长悉以金还之,帝闻之曰,君子也,遂名“君子津”。隋唐一直沿用。宋庆历间曾设榷场,直接与契丹、辽、夏进行通商贸易活动,为时所重,极为繁华。金大定间东胜州在此设宣差,总管鹰坊打捕渡河船只河道等事务。元明清以来,经济贸易更为频繁,西接宁夏陇右,北通阴山草地。清圣祖康熙特允鄂尔多斯之请,以故河保营得与蒙古交易,又淮河民垦蒙古地。其时水旱码头,丝绸之路,商贾辐辏,渡河船只云集,五方杂处,兵民繁错,万家烟火于斯盛焉。

      相关历史

      

      渡口有禹王庙(俗称河神庙),创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位于西口古渡之中段,坐东面河,平面布局为长方形。主体建筑正殿及抱厅,附属建筑戏台,其结构形制相仿,斗拱为五铺作双下昂。

      据道光十三年(1833)禹王庙重修碑记云:“河邑自建其庙宇,斯土居民饮撰久蒙其泽,黄河之水自东北而下,狂澜之发而无泛滥之忧,成胜境矣。”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祭祀日,七月十五日为古庙会日。当晚夜幕中会首棹船于河中,投放三百六十五盏河灯于水中,以求神禹一年之保佑。古会期间,禹王庙张灯结彩,香客成千上万,盛况空前。蒙陕毗邻边民一衣带水摆船而来。山门外戏楼锣鼓喧天声遏三省。凭栏临风,右挹塞外鄂尔多斯大漠之风,左盼陕北大汕之古渡,迢迢千里丝绸路,不禁发思古之幽情,缅想汉桓帝时之君子津。“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惟栏外白云悠悠,黄水滔滔,逐鹿台巍然在望。

      号称雄关古塞。西口古渡和禹王庙墨彩纷呈,与蒙陕隔河相望,素以鸡鸣三省而闻名遐迩,吸引来中外游人,成为塞北一大人文自然景观

      新中国诞生后,晋、蒙、陕边地交通发展很快,从60年代起,河曲人走河套到宁夏不复徒步。然而沿河西边墙(指明长城)跋涉二千里丝绸之路的日子,毕竟成为历史,留给我们以无尽的遐想。

阅读 4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