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一夜成名都是百炼成钢—《主角》读后感

用户1209616
创建于02-19
阅读 4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龙年”春节假期,读完荣获第十届矛盾文学奖的优秀作品《主角》,该书作者陈彦,分上下两册,内容由上部、中部、下部三部分组成,描写了一位秦腔名角“忆秦娥”的成长之路,正应了所谓的机缘巧合都是厚积薄发,哪有一夜成名而是百炼成钢,今日的只争朝夕铺垫了明日的日新月异。

       易招弟、易青娥、忆秦娥(一个人三个名字)一个农村姑娘,11岁由她舅(胡三元)引进戏团,从一个戏团的烧火丫头开始,烧火、学戏、练功,经历嘲讽、委屈、羞辱、屈辱、打击,但始终坚持勤学苦练,在长辈米兰、胡彩香的呵护鼓励支持下,才练就了秦腔艺人“武旦”的扎实基本功,并被一群“靠边站”的师傅们发现培养学习,一步步走向秦腔的舞台中间,一步步成为舞台中间耀眼的“主角”。著名的《打焦赞》《杨排风》《游西湖》《白娘子》中的《鬼怨》《杀生》《狐仙劫》成为经典,四十年的演艺生涯,出演近50本全本大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忆秦娥自小有着执着的吃苦精神,有着一股不计福亏的“傻气”(情场懵懵懂懂、开处女证明让领导大会读、发言不会讲话傻笑等,小说原话“傻妹子真让人哭笑不得,美得无与伦比,拗得无与伦比,怪得无与伦比,傻得无与伦比”),少年烧火时每日“压腿”、中年之后坚持“顶盘”、武旦相互间训练“枪来枪往”,让自己浑身伤痕累累。“吐火”“卧鱼”等高难度动作练的是呕吐不止,但也终于成为拿手“绝活”。一次次的超长时间演出直至昏倒在舞台,都没有退缩,甚至真正到年龄大了,舞台已经后继有人了需要退出舞台时,还是那样的依依不舍、留恋万分。

          主人公从配角到主角、从演员到团长(省秦内部分成两个剧团,拓展市场)、从单一到带团队,显示敢于担当和拼搏向上精神,演出中的舞台坍塌事故承担承责。同样,因为优秀的品格和艺德,才有大剧作家“秦八娃”专为其撰写剧本。

    “唱戏如做人,先做好人、才能唱好戏”,忆秦娥自打走进戏团,老一辈秦腔艺人(忠、孝、仁、义四位师傅)就为她树立了标尺标杆,特别是他舅,一个秦腔界优秀的敲鼓打板的,两个小鼓槌既将鼓敲的活灵活现、又将“夭戏”(哄观众,一段一段不演)的演员敲掉门牙,一位正直的艺人,虽然生活波折,但对戏曲严谨执着,教会了忆秦娥的舞台态度。无论是冒着大雨演出、还是连续多场演出累的不行,都会把戏演足、唱够!对前夫的出钱照顾、领养贫困的小女孩等展示出善良的品格。

      在忆秦娥的成长中经历的磨难更彰显了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如小说中写“享受多大的赞美就要承受多大的诋毁”。更彰示一种必须强大才是战胜一切流言蜚语的最有力武器,如小说中写“你只有越优秀,才使一切诽谤消失”。个人私生活、网络攻击、负面报道等可以击垮一时、不能击垮一世,不会让抬不起头、只能让演技精湛的头台得更高!

         整部作品通过一个秦腔名角的成长,也描写了秦腔剧种的艰难变革,借助三任“省秦”团长的奋力作为、勇于尝试开拓变革,描述了秦腔30多年的创新,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有得有失,更多是感悟到秦腔的发展和群众的喜爱。

         小说语言文字多有“陕西方言”,诙谐幽默,有时虽显“粗鄙”,但却彰显主人公的个性和“接地气”,同样秦腔是“陕腔”,语言更显“陕气”。

       小说情节引人入胜、故事真实有趣、叙述流畅。有小剧团初登舞台时羞涩角色、有当时“仰望”和以后难忘的初恋、有占据“主角”时的霸气、有中南海演出的“胆怯”、有下乡汇演的辛苦付出、有茶社演出的无奈、有出国汇演的风光。同样还有有两任丈夫的爱情描写、有对傻儿子的精心呵护、一系列配角的描写(争夺主角、谣言蛊惑、诽谤毁谤、邪门歪道等),都衬托出主人公的“德艺双馨”。

      俗语说“喷泉之所以美丽,因为有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因为无路可退;水滴之所以能穿石,因为坚持不懈”,因此,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持之以恒,主角不是配角水到渠成的转换,而是舞台上久久为功的磨砺。

阅读 4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