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均:鲜为人知的三国第一发明家

银川阅海中学八三班马彤彤
创建于02-19
阅读 2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马钧(生卒年不详),字德衡,三国时期曹魏发明家。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市)人  

(马钧 ,魏给事省中。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钧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於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於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钧作之,而指南车成。钧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又患发石车,有裴秀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钧,钧口屈不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玄驳之。安乡侯曹羲与秀同,后服钧,告武安侯曹爽,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

公元前200多年的一天,阳光明媚

在魏明帝曹睿的面前,几个人开始执拗的争执,因为马均扬言说要造出早已失传的指南车。一些思想保守的人对此很不爽,引经据典辩驳马均(散骑常侍高堂隆说:"古代据说有指南车,但文献不足,不足为凭,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骁骑将军秦朗也随声附和道:"古代传说不大可信,孔夫子对三代以上的事,也是不大相信的,恐怕不能有什么指南车。")马均也很不满,表示“愚见以为,指南车以往很可能是有过的,问题在于后人对它没有认真钻研,就原理方面看,造指南车还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事。”

   但是,不满归不满,奈何人家说的是有道理的呀!之后,他们去见了明帝,明帝命马均造出指南车。这可怎么办呢?不过,马均不愧是“三国第一发明家”,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事实胜于雄辩,马钧用实际成就,胜利地结束了这一场争论。马钧制成的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的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南,引起了满朝大臣的敬佩,从此,"天下服其巧也"。

刚才那一幕,正是马均还原指南车的场景。在大臣们的质疑中,马均凭借自己的能力,消除猜疑。



事实上,除了还原指南车,马均还有更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发明。

  1. 首先,就是改良龙骨水车(翻车);马钧创造的这种翻车,"其巧百倍于常",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也能转动。它不但能提水,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候向外排水。可见进步之多,功效之高。这种翻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从那时起,一直被中国乡村历代所沿用,直至实现电动机械提水以前,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 其次,发明新式织绫机;因为体恤工人操作的繁琐与劳累,马均改良了织绫机,变得更精致,更简单适用,而且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织出的提花绫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受到了广大丝织工人的欢迎。                            新织绫机的诞生,是马钧一生中最早的贡献,它大大加快了中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中国家庭手工业织布机奠定了基础。  
  3. 然后,是“水转百戏”;虽然是供封建统治者玩乐的东西,但从另一方面看,马钧已能熟练掌握和巧妙利用水利和机械方面传动的原理。
  4. 最后,是一些军事发明;例如他曾改良过连弩和投石车,他在兵器学方面的精深研究,足以和同时代的军事学家诸葛亮相比。

连弩

总结:马钧在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机械制造家,就是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也不多见,堪称一代机械大师,当时,有位叫傅玄的文学家曾称赞他说:"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但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腐败没落,马钧的许多发明创造没有得到重视。他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一直不得志,虽然他曾作过给事中官,但他的工作仍然受到阻挠和蔑视,技巧一直未得到顺利发展的机会。尽管文学家傅玄曾几次在魏国贵族安乡侯曹羲、武安侯曹爽那里推荐他,也还是没有受到重视。傅玄对此感慨颇深地说:"马先生的巧,虽古时的公输般(鲁班)、墨翟,以及汉代的张衡,也比不过,但公输般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张衡和马钧的一生却不能发挥其长,真是最可痛心的事。"傅玄的话道出了在封建社会里多少发明家被埋没了的事实。

马钧对中国的贡献,虽然没有被封建贵族所重视,但他的发明创造却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一千多年来,他的功绩和美名一直被劳动人民所传颂。





参考资料:[1]  我国三国时期最优秀的机械大师:马钧.中国经济网 [引用日期2013-09-22]

[2]  指南车.中国数字科技馆 [引用日期2013-09-22]

[3]  三国志 魏书 方技传第二十九.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2-010-6]

阅读 2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