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非遗魅力、传承传统文化、走进“汴京灯笼张”——五一路第二小学三一中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欣欣老师
创建于02-18
阅读 4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坐落在理事厅街,在理事厅小学东侧,一座古香古色的小楼。1月31日上午,开封市五一路第二小学三一中队少先队员们来到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走进了灯笼的世界。

       张老师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了灯笼制品,益智玩具。让同学们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感受一个个灯笼制品的变化。

       张老师从万眼箩灯开始介绍,让同学带着好奇,带着疑问开始了今天的学习参观。“千丝结缚弱骨,轻球万锦装扮,碎罗红白相间,剪缕百花万眼”描述的是北宋时期万眼箩彩灯,这种灯体上遍布的成千上万个灯孔全部是用最细的绣花针一针针地刺出来的,故名万眼箩灯。

      张俊涛的父亲张金汉,作为“汴京灯笼张”的第六代传人,不仅继承了家传技艺,做出复杂的“八仙过海走马灯”,还屡屡创新,运用现代科技,创作出了几百种新款彩灯。比如,有会说会唱会叫的灯,有会跳会舞会走的灯。“金鸡报晓灯”活灵活现,“猪八戒吃西瓜灯”妙趣横生……此外,他还创作出了一种无骨架的灯,完全运用灯笼之间的几何原理支撑,寓意“五谷丰登”。

       张金汉老师的代表作品“千手千眼灯”,千手观音坐在莲花座中,每只手中的眼射出晶莹的光亮,光彩夺目,观音慈祥端庄、神采奕奕,且手臂均能伸缩转动。

        如今,张俊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对汴京灯笼张彩灯制作技艺的研究和保护上。他说“制作传统彩灯是综合艺术,更是民间技艺的综合载体,几乎所有的民间工艺都可用到彩灯制作上,感觉自己一辈子也研究不完。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传统彩灯,来学习彩灯制作,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彩灯传承下去,让传统彩灯的光辉照亮古城、照耀世界、照亮未来。”

       精致漂亮的灯笼,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懂得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性,更体会到假期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也诠释新一代少先队员们的责任与担当。

图文:姜朝莉

编辑:姜朝莉

阅读 4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