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常规报告单的签发比较容易。尿常规报告单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干化学分析
一个是尿液沉渣分析,两个部分是有对映的关系,我们需要看的就是这个对映关系中的正常和异常的状态以及其各个项目容易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1.蛋白质、微量白蛋白和管型的对映关系
1.1微量白蛋白和蛋白质检测同一分析物,区别在于微量白蛋白检测浓度要低于蛋白质。当蛋白质结果为大于等于30mg/dl时,以蛋白质结果为诊断依据,当蛋白质结果小于等于15mg/dl时,微量白蛋白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为病人潜在肾损伤提供诊断依据。
1.2尿蛋白与管型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管型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①:尿中还有蛋白质。②:肾小管有浓缩和酸化尿的作用。③:有多余肾单位。因此,在干化学出现蛋白阳性时候(普遍认为蛋白≥2+)时候需要镜检看一下是不是有管型存在。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蛋白超过2+的都有管型,也不是所有管型存在都一定有蛋白阳性。
常见的引起管型可见,但是蛋白阴性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原因(排除临床药物干扰):
①非白蛋白尿导致尿蛋白出现假阴性:尿常规干化学检查尿蛋白采用的是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对白蛋白比较敏感,而对球蛋白、T-H糖蛋白、黏蛋白的敏感性非常低。除了白蛋白可以形成管型,球蛋白、T-H糖蛋白、黏蛋白也可以形成管型。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球蛋白而只有少量白蛋白时,极易造成尿蛋白假阴性。其中临床多见的球蛋白增高引起的非白蛋白管型。
② 尿蛋白处于临界值附近:尿蛋白可能刚好在临界值上下,导致尿蛋白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
③ 尿管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因为尿蛋白是尿管型形成的基础,尿管型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尿液管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尿蛋白曾经高于正常范围,但是与现在的尿蛋白阴性或者阳性并没有很大的关系。
④ 尿液稀释使尿蛋白结果偏低:患者可能大量饮用水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被稀释,使结果低于检测下限造成假阴性。虽然这时候尿蛋白被稀释出现假阴性,但是将尿液离心后仍然可以看到管型。
⑤ 尿液pH对尿蛋白检测产生干扰:当患者尿液pH值大于9时,容易造成尿蛋白假阳性,而pH小于3时,容易造成尿蛋白假阴性。
② 尿蛋白处于临界值附近:尿蛋白可能刚好在临界值上下,导致尿蛋白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
③ 尿管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因为尿蛋白是尿管型形成的基础,尿管型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尿液管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尿蛋白曾经高于正常范围,但是与现在的尿蛋白阴性或者阳性并没有很大的关系。
④ 尿液稀释使尿蛋白结果偏低:患者可能大量饮用水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被稀释,使结果低于检测下限造成假阴性。虽然这时候尿蛋白被稀释出现假阴性,但是将尿液离心后仍然可以看到管型。
⑤ 尿液pH对尿蛋白检测产生干扰:当患者尿液pH值大于9时,容易造成尿蛋白假阳性,而pH小于3时,容易造成尿蛋白假阴性。
因此,对于镜下看到的管型,在能解释其原因下,无论蛋白是阴性还是阳性都需要提示临床,提示的途经可以是备注中填写可见**管型,也可以电话告知临床医生。
1.3需要注意的是尿液干化学蛋白影响因素很多,除了药物和某些化学物质对蛋白的测定有一定影响,还有就是PH值对干化学方法的影响,当PH>8.0以上时候会超过试纸本身的缓冲能力,可能出现假阳性,这时候需要用磺基水杨酸手工试验去验证。
2.白细胞酯酶与镜检白细胞的关系
总的一个概念是:白细胞酯酶阳性时白细胞不一定高;白细胞高的时候白细胞酯酶不一定阳性。原因在于白细胞酯酶分析试纸只与粒细胞浆内的酯酶起作用,因此分析试纸只能测定粒细胞,不能测定淋巴细胞,在肾移植病人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时,会得到假阴性结果,应参考其他检测方法如显微镜检查,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白细胞破裂后,酯酶释放到尿液中,干化学的检测结果还能是阳性,而镜检则为阴性。
因此对于白细胞酯酶阳性但白细胞镜下(仪器法)很少或阴性、白细胞镜下(仪器法)可见大量白细胞但白细胞酯酶阴性的标本需要离心镜检(图像法仪器可以在仪器端确认,流式细胞术法可参看仪器给出的散点图进行辅助确认)确认,必要时染色确认是否为异常细胞。
3.潜血和镜下红细胞的关系
总的一个概念是:潜血阳性时镜下红细胞不一定可见;镜下可见红细胞时潜血不一定阳性。原因是尿潜血试纸条反应原理是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的假过氧化物酶活性催化分解过氧化物,产生新生态的氧,氧化指示剂,使指示剂显色,从显色的强度可以得知尿液中血的浓度,其灵敏度在150-300μg/L。根据原理可推想,红细胞不破裂的时候,其释放内容物的时间要长于破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而干化学反应时间一般设定在1min,因此会出现相互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因此当出现非肾性血尿(肾小球以下部位或泌尿系疾病)时,可因红细胞没有破裂,镜检可见红细胞,但干化学潜血可能出现阴性。当血管内溶血等疾病时,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以游离形式由尿液排除,此时潜血试验为阳性,但镜检时可能看不到红细胞。当血管外溶血、肌肉组织受损,肌红蛋白释放入血,通过肾脏排除肌红蛋白尿时,潜血阳性,但镜下无红细胞。
另外潜血试验还受到PH值、渗透压、还原剂、药物以及患者本身疾病的影响,因此当出现潜血和镜下(仪器法)红细胞不一致的情况下需要辅助试验或者离心镜检以确定结果的可靠性。
4.亚硝酸盐与细菌之前的关系
我们知道尿液亚硝酸盐阳性有三个条件:①尿液中要有硝酸盐;②尿液中的细菌数量应当超过100000/ml;③有足够长的尿液接触时间,比如>4个小时,以晨尿为主,取晨尿检测的时候容易出现亚硝酸盐阳性。正常患者的亚硝酸盐是阴性的,当出现泌尿系感染,特别是某些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时,亚硝酸盐会呈现阳性的结果,因此,可用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镜下白细胞去综合判断患者是不是出现了泌尿系感染。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尿液中缺少硝酸盐时,即使有细菌感染也会出现阴性结果;尿液在体内的留存时间太短会因为硝酸盐来不及还原而得到阴性结果。留取标本的样杯必须清洁,并及时送检,以免存放时间过长使细菌生长而出现假阳性结果。使用利尿剂后,尿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可能出现假阴性;硝基呋喃可降低反应的灵敏度;非那吡啶可引起假阳性;使用抗生素后,细菌被抑制可出现假阴性;尿液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达到或者超过30mg/dl)时,也可能出现假阴性。高比重尿可降低测试反应的灵敏度,尿中的亚硝酸盐离子小于1.0mg/l时,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由上可知,当出现亚硝酸阳性时,需要看一看镜检那部分中细菌是不是阳性,如果不是的话需要找一下原因去确认一下。
5.当出现尿液浑浊的时候,干化学可能无法给出结果,尿沉渣分析仪也可能无法计数,这个时候需要离心镜检去回报结果。这个浑浊有时候是乳糜尿,有时候是结晶尿(无定形尿酸盐一般是黄色到粉色的浑浊尿液、无定形磷酸盐一般是灰白色浑浊尿液)、有时候是脓尿,这个需要区分一下,对临床的判断有一定帮助。
6.当出现重度血尿时候,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方法或者手工操作的模式回报结果,如果是女性月经期留取尿液,非病情必须留取尿液的情况下可让患者在月经期后再留取,以免影响结果。
7.尿液干化学中的维生素C一般用于判断干扰的,基本上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当出现大量是维生素C(还原剂)的情况下,会干扰其他项目(潜血、亚硝酸盐、尿胆原等)的结果。
8.尿胆原和胆红素主要用于黄疸的类型的判断,也是对肝胆系统评估的一个指标,将在肝功能章节介绍。
9.尿葡萄糖和尿酮体可作为糖尿病酮症的一个参考指标。
10.对于尿常规总结就是上下对照,综合分析,注意镜检,给出一个反映患者真实的状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