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生死观传达了什么?

Molly茉莉มะลิ
创建于02-17
阅读 2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如果穿越到了汉代,和当时的权贵聊聊什么呢?有什么经可以取呢?

在了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时,猛一下意识到的是我和古代人能够一起探讨的话题居然是“神仙鬼怪”。想想觉得好玩的是,我之所以能够在“神仙鬼怪”这个话题和古人进行对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无误地植入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我的头脑中。

T型帛画,又被称之为“非衣”,似衣非衣,放置在出土时的内棺之上。之所叫“画”,是因为其描述我们一看大抵就能明白的三个画面,讲的是“天上、人间、阴间”的故事。天上有神仙,地下有鬼怪,而人间则是死者本人的生活画面。这“非衣”一说是铭旌,也就是立在死者灵柩前的一个长幡,在棺木落土后会盖在棺木之上。


从小我脑子里就接受过古人传递的信息,上天有神明,地底有鬼怪。和他们聊聊这个话题完全不会因为两千多年的时间造成代沟,可见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古“生死”的理解程度还是非常高的。T型帛画里的内容致到可挖掘出各种传中故事,功能总说纷纭,但无非就是传达生命的最终去向问题:死者最后去的是神仙天堂世界。


走过一圈墓地博物馆之后,就会得到古代人的丧葬原则是“事死如事生”这个信息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故视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不过汉代的墓葬反应的当时的人对于死后的幻想还很缥缈,联想的多是神仙、仙界,这种还不知道是否存在的世界,只能反应人们对死后也向往美好世界的追求。


但是并非每朝每代的人都追求“仙界的永恒快乐”!


后来专门去了运城市稷山县马村参观一个宋代段氏家族墓地,发现和这个时代的人聊神仙估计难以有共鸣了。马村段氏墓地保存地非常好,因为没有被盗墓,900多年的墓室非常完整。虽然墓室看不到随葬品,但是墓室四周的砖雕画,完全反应了另一种对于“死后”的追求,夫妇对饮图,妇人启门图,镇茶倒水,看戏的各种生活画面。这完全是把活着时候的生活场景移至了死后的世界。这时候的人已经多少停止了幻想走向了现实。只是想延续活着的生活,并没有渴望升天。有限的生命结束后开启了一个永恒的俗世快乐生活。


大抵,他们要告诉聊的就是去过好每天的家常生活吧!

00:30

但是现代人的丧葬习俗似乎已经彻底把生与死剥离开了,死后的那个世界与我们不再相关,没有事死如事生那一套描绘对于死后的世界的安排了,更多的是祝愿逝者安息,他们算是长眠了。


所以如果一定要感受生命的美好,我们就只有一种选择,在有限的生命里,认真地用力地去过好每一天,至少在我的生死观里,没有来世没有永恒,有的只有现在当下的每一天。据说在古埃及的亡灵书里,死者在走向永恒的世界之前要接受一个程序化的流程,要被42位神进行灵魂拷问,其中第一个神问的问题是:


你是否明智而体贴地对待你的身体,如同在你年轻时你的创造主如此爱护你那样?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给我的启发就是,你是否在活着的每一天充分感受生命,是否能如同你当初与上亿个细胞战斗后博得出世那般有力和勇敢的感受生活的每一天。



而最终神会根据你的回答,将你问心无愧的心脏与玛特的真理之羽称重来审判你的去向。。。。。。

阅读 2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