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渡江海——山东省2017级高中地理教学备课现场课展示暨等级考论坛

莒县二中国际部
创建于2019-04-08
阅读 9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17级是山东省进入全国新高考改革试点的第一批学生,已经进入新高考的备课阶段。而备战2020年高考的学生和教师至今未有对应新课标的教材,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都未下发考试说明,考试的内容比重、题型、卷型等均是未知,备考工作困难重重。为破解此难题,省教育厅姜老师敢于担当,克服困难,组织各县市教研员老师筹备大半年给老师们组织了这次论坛,在姜老师带领团队下的这种敬业精神令所有老师钦佩。本次参赛的老师都收获满满,信息倍增。

        第一节课《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就被青州实验中学的老师的课深深折服,用背景材料美国艾破·果的爷爷在我国抗日战争年代曾来过中国,从爷爷那里了解到关于中国的很多故事,对中国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为了对中国有更深的理解,他从网上认识了广州的朱吉堂,整节课创设四个情景来学习,情景过程中有小组合作探究,有独立思考,有采访活动,有答记者问的角色扮演,有总结,最后结合青岛的乡土地理,让学生在假期中认真了解崂山茶的历史,并用因地制宜的理念来解释崂山茶的前世今生,在授课过程中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才华横溢,学生在情景中感知学习的乐趣,提升了认知境界,拓宽了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地理素养。

        最后教师用优美的诗句概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路。

        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的朱燕老师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以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为例》的课体现了生活实践和实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录制了自己去学校周边看到的盐碱地的现状,用真实的情景教学。

        老师从家乡带来了盐碱地的土壤,让学生合作模拟灌溉或降水中土壤的变化,并展示了老师在家时自己做的相同的实验及观察数日后土壤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土壤变化的原因,进而引导学生据所观察到的现象推断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这种由浅入深,从实验中感悟知识原理生成的过程是地理核心素养所在,是我们教师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倡导的,符合新课标新高考要求的新颖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在新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用规范的地理术语加工概括,构建知识体系。

      课堂中多注重景观图的应用

知识体系的构建

        老师们在课堂上始终贯穿对地理四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体现核心素养,获益匪浅。

        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我们不但要关注学情,更应该引导学生始终关注情景。

        在本次会议中,感触颇深,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

阅读 9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