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我是教育人,我为新源添光彩
春雨如酒
醉了青山,入了芳菲
泥土灌溉信念
明天又是生长的一天
知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到3月4日或5日结束。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极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三候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绘雨水
雨水是一个诗情画意的节气“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同学们用水彩笔、油画棒等材料描绘下雨天自然万物的美好,在微风细雨中感受节气的变化,感受平凡日子里的纯真和质朴,感受自然生命的态度。
当大自然把美呈现给孩子,便有了灵感与创想、童趣与纯真。
孩子们被带入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世界,了解节气的变化给古代劳动人民的带来的影响,体悟生命的初生与成长,进一步感受自然生命与劳动智慧的碰撞。
诵雨水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无数文人墨客在早春挥洒笔墨,呈现这个节气独特的美。让我们跟随孩子们的诗歌朗诵一起感受这美好的季节。
悠扬的音乐中诗韵流淌,自信而优雅的表演,让所有人都沉浸在春的美好中。
孩子们的声音真好听,一首首诗汇成了雨水节气最美的乐章。
春天的雨总是让人感受到水灵灵的美好。在诗人笔下,春雨是杜甫草堂外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是韩愈清晨出门所见到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是李商隐梦中的“群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春雨是农谚里的“春雨贵如油”“雨水有雨庄稼好,大麦小麦粒粒饱”……
雨水养生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湿暖的天气是雨水节气的最大特征。这样的天气又被称为“倒春寒”,很容易招来感冒、头痛、鼻炎等疾病。下面,就来跟大家说说,二十四节气里雨水时节养生的三大注意事项吧。
1、 春寒料峭,正确春捂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老人小孩要“春捂”,预防“倒春寒”。
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上半身觉得热了可以脱掉外套,但是下半身不着急减。
2、少酸多甘,以护肝脾
《千金方》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雨水时节,养生在于调肝,调肝重在补脾。五行中肝属木,喜条达,在味为酸;脾属土,性敦厚,在味为甘。
饮食应少酸多甘,以养脾脏之气,同时宜少量食用辛温,以应春木升发之气。喝粥,既便于吸收,又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雨水节气最应该养脾,少吃酸多吃甜,如山药、芋头、蜂蜜、红枣、板栗粥、花生粥、薏仁粥等。
3、适量运动,唤醒身体
缓解春困仅靠睡是不行的,会出现越睡越困的现象。锻炼可以大大加快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有效防止春困。
春天最好多在阳光充足、绿化好的地方活动,多做些深呼吸并适度运动,给大脑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消除困倦。
结束语
在所有雨里,春日的雨水又似乎有一种别样的温柔和灵气,它落在世间万里山川,润泽从寒冬中萌发的第一批翠绿,温柔又坚定,浩大又无声.....相信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定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在这春雨中感受盎然生机。愿同学们如春雨中的万物,奋发向上,茁壮成长。
待一场春雨
迎万物新生
愿你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
肆意生长
在阳光雨露中
活成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