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选择
创建于2024-02-17
阅读 6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处州中学   709班    赵政涵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展示浙西南革命的艰难历程,彰显着浙西南革命的历史功绩,蕴藏着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一个个光辉的历史,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都彰显了浙西南革命精神,引发人们的深思。

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革命故事,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让我深入领悟了红色文化蕴含的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内涵。

  展馆复原了当时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创造了战场奇迹,充分展现了党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爱国精神,感受到了先烈们不怕牺牲,勇担使命的奋斗精神。

刘英(1905-1942),江西瑞金人。1929年4月参加红军第四军。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立下“赤心献革命,决然无反顾”的誓言。曾任红七军团、红十军团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员会成员,红军挺进师政委、师政治委员会书记,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临时省军区政委,中共浙江临时省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华中局特派员,负责指挥浙江、福建、江西三地党的工作。1942年2月8日,在温州被捕。5月18日,在永康方岩就义。

刘英夫妇

刘英就义

1942年2月8日,在国民党不顾抗日大局、日益严厉的“剿共”逆流中,因叛徒出卖,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在温州被捕。对此,国民党如获至宝,声称“胜俘敌十万”。

2月底,刘英被押至浙江省政府驻地永康县方岩,关押于程洪昌旅社楼上特制的牢笼里,并被铐上10多斤重的脚镣。敌人千方百计诱降,刘英始终大义凛然,严词拒绝,敌人严刑逼供,刘英始终坚不吐实,英勇不屈。在狱中,刘英还向看守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道理和抗战的形势,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捕杀共产党人的罪行,两位看守转而钦佩刘英,为刘英传递信件、纸条,携带书籍、报纸、笔墨、纸张等。在狱中,刘英写下“十年征尘到如今,偷生弹雨息枪林。战死沙场堪自乐,囹圄室内何我兮”的诗句,表达渴望冲出牢笼、渴望战斗的心情。正如陈毅所说,刘英“到最后一分钟,都是和国民党斗争,非常英勇,始终没有向敌人屈服。”

5月18日,刘英就义于方岩马头山麓,践行了“赤心献革命,决然无反顾”的誓言。

浙西南革命斗争,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无数革命先烈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值得人民永远怀念和敬仰。浙西南人民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阅读 6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