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创建于02-07
阅读 58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离开我们一年时间了,那是2023年1月19日(农历12月28日),父亲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虽经治疗一个多月,终究没能出现奇迹,享年八十一岁。

       记得父亲在世的时候,就想写写父亲行医经历,可是一直没有动笔,父亲真的不在了,又觉得无从下笔。我考虑了接近一年时间,觉得还是应该在父亲一周年忌日前写出来,以示对父亲怀念之情。

      父亲农历1943年12月生人,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当时有我老爷爷、老奶奶,他一出生就非常娇惯,特别是当弟弟因病少亡后,一根独苗更是当宝贝,受到一家人宠爱,少年时期没有受多少苦。记得我小姑说:'有点好吃的你奶奶都是留着先给你大大(我们叫大大)吃,我们等他不吃了才捞着吃。可见当时的娇惯程度。'父亲上过初小学堂,据他说小学毕业考上了初中,当时大队没让去上。下学就参加农业劳动,也在公社水利站干过。六十年代初,毛泽东主席提出兴办农村合作医疗,大力培养农村卫生员,经过选拔到县里经过培训医学知识,当上了赤脚医生,从此一直亦农亦医到六十多岁,才告老弃医。

       父亲从医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六十年代到大集体解体,分田到户。第二个阶段是卫生室解体自己单干行医。第三个阶段是六十岁以后告老。

       六十年代初,父亲经过短期医疗知识培训到大队卫生室当卫生员,那时我村没有医生,老百姓看病都要到公社、县医院去。所以,他学成归来后,深受社员欢迎,特别是父亲老实本分,看病态度好,医术精湛。

       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父亲正在市人民医院进修,记得我去给父亲送饭,看见人民医院门诊楼人熙熙攘攘特别多,医生和护士来来回回接病人,见到父亲没有说上几句话,他说你快回家吧,我还要收治病人,现在都是从唐山地震灾区受伤送来的,我还要做手术,说完急匆匆走了。我打听其别人才知道,这些受伤的都是做飞机到二十六铺飞机场,医院去接的,据说当时昌潍地区各县医院都有收治,主要是红伤,大部分需要做外科手术,有些伤员住了大半年才回去。记得那时的医院门诊楼好像是二层,大门口两边是平房,门口朝南。

       父亲在人民医院进修了一年,按照要求是哪里来哪里去,充实农村,但当时的院长看中了父亲的医术,又加上进修的是外科,医院缺少外科医生,就向卫生局局长汇报了,经研究同意留下,出具了介绍信到大队和公社办手续,当时父亲也很高兴,回家就和支部书记说了。书记立马就说:不行,我们大队卫生室就你一个好赤脚医生,你走了我们大队的老少爷们咋办?父亲说:我去县医院也可以更好的为大家服务,再说还有一个呢(另一个女的是支部书记的弟媳妇,是个学徒的。)书记一句话就是不行,那时候大队不同意,没有盖章公社也不可能同意,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放弃了。父亲进修的时候和局长的儿子是一期,并且交往很好,一度像干兄弟,得知大队支部书记不放人,也很无奈。不过局长给办了不少好事,我家的第一台缝纫机和第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都是人家局长给条子买的。

       后来父亲说起当年的经历,他说没有到县医院工作也是好事,假如我在医院,当时应该是符合农转非条件,你们就都带出来了,可能不好好学习了,也就是安排个工作而已,可能还不如你们自己努力得到的工作好呢。

       父亲行医期间,一直遵循医者仁心的原则,从来没有把医生看作是赚钱的职业。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这是他一生的追求 。特别是当时毛主席提出要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在农村,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根据毛泽东的这些意见,卫生部党委提出《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一直到改革开放,那时候是真正的合作医疗,全民免费,更没有资本介入,他真正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但改革开放后,一切变了,村卫生室也被迫解散了,这个时候好多的赤脚医生自己单干了,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以金钱为中心,逐渐忘记了医者仁心原则,开始追求利润。父亲行医最看不惯这些,他一直坚持原则,给人家看病只要是吃药能好绝对不打针,打小针能好就不会给打吊针,但是这样以来逐渐有一些人不理解,特别是年轻父母,特别痛爱孩子,恨不能让孩子早点好,坚持要给打针,父亲依然如故,不会答应。所以有些人就跑到外村去打针,看起来好像好的快,有段时间去外村治疗的不少,我问过父亲:既然人家看病不愿意吃药,愿意打针那就给打得了,何必那么在意。不料父亲严肃的说:这不是打不打的问题,我是对病人负责,你要知道,有些头痛感冒,只要几片安乃近几毛钱就能好,为什么非要给打针,不就是为了多赚点钱吗?但是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长此已久抵抗力会明显下降,以后再头疼感冒只能再打针才能好,我不能做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哦,原来如此,我才明白了他的苦心。一段时间后,人们逐渐理解了老父亲的做法,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都知道了,纷纷前来就医。

       父亲为了更好为老百姓服务,坚持业务学习,八十年代还参加中国医药大学函授中医大专,医术明显提高。记得八十年代我村有个壮劳力病了,他给把脉以后说,你快去医院检查检查吧,然后这个人觉得自己没有大毛病,就没有去检查,再次见到父亲,父亲急了,你怎么还没去啊,快去看看吧,结果检查发现是早期胃癌。这才知道父亲早已经看出是不好病了,以后人们逐渐都知道,只要老杨让你去医院检查检查,可能就是大病,因为小病小灾他都能治好。所以名声在外,他对妇科病和心脑血管病特别擅长,主要是中医疗法,治好了无数不孕不育和偏瘫等病人。用药必须正规药材公司的,改革开放以后,药材市场逐渐放开,药品质量掺差不齐,他一直坚持要到正规药材公司去进药,所以保证了药品质量保证了疗效。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三弟初中毕业后就跟着打针拿药,渐渐的也学会了医生,但是没有系统专业学习,总觉得不行,在此期间又通过考试到卫校上学,毕业后也取的了乡村医生证书,这时父亲也满60岁了,有一天他和我说,我今年60岁了,干了这些年医生,眼也花了,打针拿药很吃力,我也干够了,我要告老,退出卫生室。我们商量了一下说:反正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尊重你的意愿,他非常高兴。那以后我就专门研究用中草药治疗疾病,我要自己去山上采药,积德行善心免费给人治疗。从此一直坚持多年免费治疗妇科和偏瘫病等,深受老百姓欢迎。一直坚持到70多岁,在中风留下后遗症后,言语受限、腿脚不便才作吧。从此母亲一直细微不至照顾他,用三轮电动车带着他悠闲度过了平静的晚年生活,一生行医只可惜还是让可恶的新冠病毒夺去了生命。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郁郁寡欢,想念父亲,自己一人也不习惯,住到儿子家以后,虽说孩子们尽力照顾,可是一直走不出阴影。在父亲去世不到半年突发疾病,也随父亲而去,享年八十岁。 

       一年之内疼失双亲,才真正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滋味。愿天下所有人趁着父母健在好好孝顺父母,不留遗憾。写到这里,我思绪万千,父母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还有许多话想说,好多事没有写,可是我写不下去了,容我后续再写。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母亲。

  

   二0二四年二月七日(农历12月28日)

                                        凌晨

阅读 58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