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70122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捕捉儿童的敏感期读书笔记

创建于02-16 阅读300

新手父母总是因为孩子的各种“奇奇怪怪”的举动而崩溃,停不下来的吃手,不听劝告的扔东西,甚至在家墙上四处涂鸦,那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其实都有迹可循,试着了解一下他们的真实需求,你会发现他们不一样的闪光。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告诉我们:

“真正的教育,真正的爱”

她说:这是“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

书籍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她是“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创始人;“儿童敏感期”理论创始人。

书中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再谈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敏感期发展的四个条件:爱、自由、规则、平等。

敏感期,不仅是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影响其心灵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才能抓住这个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呢?

敏感期事例

口的敏感期

宝宝出生时,口是自我表达的核心。认知外在世界只是通过口,儿童用口吮吸来认识他的外在世界。同时儿童还可以用口来唤醒手,我们会看到婴儿会把手放到口里来完成这个过程。当儿童通过口把手唤醒了以后,儿童的口就逐渐的不用了,或者就少用了,儿童这个时候就会用手抓住东西往嘴里放,等到儿童的手使用的非常熟练的时候,儿童口的功能就完成了,儿童口的敏感期就过去了,儿童需要1~2年的时间完成口的敏感期。

思考: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家长会觉得吃手不卫生,会给小朋友的手上涂辣椒、或者给婴儿的手戴上手套,其实这都是在阻止婴儿口腔敏感期的发展,我们要看懂并尊重孩子的敏感期,不要去阻止宝宝用口去探索这个世界。

敏感期:“打”

幼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如果让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就会用打的方式来完成不愿意这个过程。也就是说我不同意,用一巴掌打上去就叫“我不同意”“我不喜欢”,但儿童并不知道这是成人意识中的那个“打”,儿童只是在表达排斥的意思,就是“我不愿意”。通常孩子在一岁左右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儿童自我形成的一个隐性的敏感点。

思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当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时,我们往往会第一时间去批评教育,基本上不会去思考背后的原因,特别是对于这种心智发育落后的孩子,我们需要去读懂他们,更多地理解和思考会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至深:“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作为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真正做到看见儿童、读懂儿童、理解儿童、研究儿童、追随儿童,更好地支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婴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显。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

读书笔记

儿童敏感期的教育办法

捕捉儿童敏感期,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儿童为有能力的个体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4、鼓励儿童自由探索、勇于尝试

教育孩子就像是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孩子具有自我反省的内在潜质,作为教师,要耐心的等待孩子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教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都为孩子顺利渡过敏感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也许如孙瑞雪老师所言,这本书籍让我们学会“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生命就会受到尊重。”

撰写人:马润颖

阅读 3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