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报告
L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我逐渐加深了对教育-词的理解,并结合实习认识开展了此次教育调查。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个家,幼儿园发生的事物都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第二款明确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同时第三款明确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组织这-现象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窥探幼儿教育的真实面貌,对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组织进行调查有利于幼儿教育理论的充实和幼儿园实践工作的指导。
通过对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组织进行整体观察,对一线教学老师与管理层老师进行焦 点访谈,以及整理幼儿园常规教育、生活作息制度文件,从因果关系展开幼儿园- -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组织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反思总结,提出建议,引起教师对于过渡环节的关注,丰富过渡环节的组织策略,抓住教育契机,提高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质量。
一、调查题目
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组织研究
二、调查对象
深圳市X幼儿园教师
三、调查目的
“如何有效利用活动环节转换过程中空余的时间,减少幼儿消极等待和一日生活隐性时间浪费”是当代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困惑,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了解-日生活中过渡环节活动的展开以及活动时间的真实利用现状,分析内在原因。本调查的目的是对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组织现状进行客观描述,并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组织存在的问题, 找出内在原因,进- -步 总结归纳解决措施。
四、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有大班经验的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同时进入大班观察教师过渡环节的组织情况。
五、调查情况
(一)现状
1、过渡环节活动缺乏计划性
-般情况下幼儿早晨7:50入园,8:25开始早锻。早早到园的幼儿经常需要等待其他小用在,先来的等慢来的,全部小朋友到齐老师才会开始组织活动。在这期间,
的在发呆,有的教师会让他们去进行区角活动,比较散漫。-部分教师缺乏活动组织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忽视过渡环节,无所事事,四处查看;另一部分教师忽视幼儿的主体性,不了解幼儿的兴趣及需求,不能够合理的安排、组织各个环节的活动。
2.过渡环节活动数量多,耗时长
从“大班一日活动作息安排表”中可以看出,过渡时间特别多,自由活动都有10分钟左右。每日午餐前,班级中都有10-15分钟的安静活动时间,教师经常会组织集体活动。午睡、放学都会出现部分幼儿消极等待。放学后老师会到园门与家长交接幼儿,留在教室的幼儿则会特别焦虑,害怕自己是最后一个走,等父母来接也会存在不开心状况。同时与同伴有不恰当的行为,吵闹,不按要求进行活动,看到别人在做什么,自己也想跟着做,下意识去模仿,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需要教师提醒。观察班级活动,我还发现幼儿收拾玩具也是动作快的等动作慢的,耗时长。
3、教师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观察发现,幼儿园教师过渡环节组织形式以集体活动为主,极少情况下会使用小组过渡、个人过渡,形式单一。吃完午饭后进行散步等娱乐休闲活动,有的教师方便照顾幼儿,整理班务,选择让幼儿观看动画,但是幼儿发展存在差异性,面对不愿安静坐在座位上观看动画的幼儿,教师选择忽略或者惩罚,以集体为先,出现幼儿消极等待,与教师互动差。《纲要》指出:“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过渡环节往往由教师主导,忽视幼儿的自主性,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认知组织活动“照顾”集体,从而忽视幼儿个性发展。组织过渡环节活动时教师主要以语言和铃声为活动转换信号,内容单调。《纲要》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幼儿每日在园时间长,接收大量的园区文化,教师提高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充实性,开展必有合理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减少幼儿的空虚感,避免产生厌学心理,提高在园幸福感,充实性。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缓解长时间学习的疲倦,营造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
I (二)问题成因
第一,教师“管”与“放”失衡;
第二,幼儿主体性地位缺失;
第三,教师喜欢用生活活动替代过渡环节;
第四,教师忽视幼儿消极等待行为。
| (三)策略与建议
1、幼儿园应调整作息时间融合过渡环节,增加弹性时间
作息制度是一日生活活动的准则,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按照作息制度安排的,可是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很多教师严格按照园方的作息时间表组织活动,每天像打仗一样从一个活动快速转换成另一个活动。”我国学者朱细文指出,要打破将整体时间“碎片化”的做法,增加弹性时间,增加幼儿有可能“长时间做--件事情”的机会。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和过渡环节时间,确保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整体性,既灵活有稳定,有利于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增强幼儿打械京咸,2.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端正态度,有效利用过渡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