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洪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夏至】

海洪
创建于2024-02-15
阅读 16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堂开垂柳下  岁序一阴长

                父亲节刚过

  又迎来了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6月21日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

                   此时节

          青梅已老  流萤满天

          明波映柳  荷叶伞罩

             随着夏至的到来

              我们也将迎来

      一年之中天空最美的时节

      夏日的晚霞夕照  星空朗月

    都将伴着盛夏的舞步翩跹而至

夏至风俗

         风俗一:祭神祀祖

       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的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

         风俗二: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风俗三:南北要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风俗四:夏至观莲

     夏至是观赏莲花的最好时节,民间把6月24日作为荷花的生日,早在宋代就有“观莲”节了。荷花亭亭玉立,集花、叶、香三美于一身,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经典诗句,描绘了荷花的风姿神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表现了荷花,圣洁无瑕的气质,也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人格。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二候♡蜩始鸣

      蜩,蝉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知了”。正所谓“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雄性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蝉性寒,待阴气生后,才是到了最佳的生育期,故此夏至后蝉鸣。

             三候♡半夏生

       古人最善于一语双关,夏至时,是夏日过半,而“半夏”本身,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也是喜阴生物的代名词。在炎热的仲夏,阴阳调和,万物皆宁,喜阴的生物欣欣向荣,阳性的生物开始消退。

夏至诗词

                         夏至

                             宋·范成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逾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夏至后初暑登连天观

                            宋·杨万里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夏至谚语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夏至  

             夜短昼长夏日  

                 纸短情长

          愿你的夏日里清凉长  

       酷热短即使窗外日光流火

       也能有一处荫蔽供你乘凉

          愿你在长长的白昼里 

          与世间美好环环相扣

          愿你清风徐来时  

          得福闲静眉目如初  

          岁月如故一生长安

中考寄语

          天道酬勤

    曾经的每一分付出,

    必将收到百倍回报。

    不管揭晓的答案是什么,

    只要努力过奋斗过,

    就不会后悔。

    天再热,热不过心;

    有信心,一切皆有可能。

    祝:莘莘学子

    中考顺利,前程似锦。

编辑|刘学凯                      校审|郭明智

阅读 16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