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文化遗产———北中315段靖涵

北方中学315班段靖涵
创建于02-15
阅读 3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原平凤秧歌是山西省原平市的一种民间舞蹈,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平凤秧歌特色,主要体现在甩圈草帽上,它是凤秧歌男演员标志性道具。男演员头戴甩圈草帽,身背腰鼓,随着舞步的节奏,前后伸缩摆动。

        到了新时代,原平凤秧歌有了新的舞蹈编排,在传统舞蹈上融入了新的元素。

        现今,原平凤秧歌如凤凰涅槃,在原平各地开花,更多的人爱上了这项舞蹈运动

      “凤秧歌”是流行在原平的一种集体表演的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表演时男女各半,男的头戴一顶草帽形的小帽,帽顶戴有一条既薄又窄,约长丈余,盘成螺旋形的竹圈,竹圈顶端置一鲜艳的红色绒球,形似凤凰头顶的红翎,故当地群众称其为“凤秧歌”表演时,男的身背腰鼓,女的手持一小堂锣,边敲边舞。随着舞步的节奏,帽上的竹圈前后伸缩摆动,风格别致。经过一段舞蹈后,便开始演唱,演唱的歌曲大都是词、曲都很长的叙事歌,曲调风味特殊,既有民歌的特点,又有曲艺的某些特征。代表性最强、最受欢迎的曲目是《过大年》。

       原平还有一种“踩圈秧歌”。它的表演与曲调,基本上和“凤秧歌”一样 ,所不同处是 ,“踩圈秧歌”的男演员头上不戴草帽形的小帽,更无盘成螺旋形的竹圈。

       凤秧歌又名过街秧歌,也有叫份秧歌的,是原平县独有的一种传统民间歌舞形式。对凤秧歌的名称及其由来听到过几种说法:其一,是因所用道具而得名,表演时,男角头上所佩戴的甩圈草帽的顶端,缀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红绒球,颇似凤凰头上的红冠,故名。其二,是说凤秧歌由安徽凤阳传入。还有一种说法是:凤秧歌与其他地方的秧歌很不相同,是另外派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另一份的,所以称之为“份秧歌”。

       原平地处山西中部偏北,滹沱河上游,汉置原平县,隋改崞县,1958年复改原平。考虑其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是内地通往塞外的一条官道,北贾村又正处官道旁边,南来北往的人很有可能将他们的民间艺术带过来,后经当地艺人的不断发展演变而成。所以,根据民间传说和光绪年间史料记载的凤秧歌状况推测,凤秧歌可能产生于清初。

      “凤秧歌”的前身可能是“凤阳花鼓”。在300年前由外地传入崞县(今原平市)。后与当地踩圈秧歌相结合,吸取了民歌小调丰富了演唱部分,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形式。

       凤秧歌多于农历十四至十六在本村分“上院”、“踩街”、“撵旺火”三种形式进行表演。另外村庆、庙会、闹红火时,也常常会聚集一处,一连几天一围几个圈子进行秧歌表演。

      “凤秧歌”传统节目有80余个。绝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生活和生产的。如“担货郎”“住娘家”“过大年”以及歌颂现代生活的“卖余粮”等。

       原平凤秧歌的演出队伍少则十余人,多则几十人。早期凤秧歌的扮演者,都是男人,女角色也由男的化妆而成。后来,不少姑娘踊跃上场演唱,有男有女,更具风采。男角都是武士打扮,身挎腰鼓,头戴军盔,奇妙的是盔上盘绕着一个竹圈小帽,是一根长约八尺的富有弹性和韧劲的竹条,竹条顶端缀一束红缨,表演时可甩出收回,上下翻飞,伸缩自如,令人叫绝。女角都打扮成古代村姑模样,手拿小锣,边扭边行,舞姿优美轻盈。

      1955年著名民间艺人李二俊率队赴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演出的原平凤秧歌《过大年》,首次改变了男扮女装的传统形式,获得优秀奖,被专家誉为“真正反映劳动人民欢乐和美好愿望的民间艺术”。

      1991年9月在山西省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期间,经过重新组织,精心排练的原平秧歌阵容可观,表演更为精彩,之后,又参加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开幕式演出和山西省建设小康示范县区展演及朔州市广场文化节活动;

       2005年无宵节参加忻州市街头文艺表演,荣获一等奖,不久又在中央电视台《魅力12》栏目中亮相。

       2006年四月,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又一次随着忻州文化走出山西,走进"星光大道"让全国乃至世界人们欣赏到了它的魅力.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更受人们喜爱。

       2008年2月原平凤秧歌扩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秧歌”之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原平市文化馆获得凤秧歌(原平凤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阅读 3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