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岚宋长城,是现今我国尚存的唯一一座宋代修筑的长城,其位于距县城近20公里的王家岔村,它从王家岔至高龙峁大梁方向伸展,蜿蜒至大庙、县东山,连绵30余里。这些长城全部用当地片石砌筑,虽经干年的风雨剥蚀,却依然屹立不倒。城上青苔石藓斑驳,但英雄风骨千年不倒,成为屹立在晋西的一段独特的风景线,也打破了宋代没有建长城的推断。
岢岚宋长城是1998年发现认定的。1998年,中国著名长城专家、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家文物局长城学会会长成大林先生从古籍上查阅到岢岚县有宋长城的情况,于是亲自前去岢岚考察,前后去了十余次,经过反复考察认定为宋代长城。
1996年,上海《新民晚报》登载了范仲淹曾经任职岢岚军(宋代在岢岚县设立岢岚军)的文章,我读了这篇文章后,1997至1998年在岢岚驻村扶贫两年,考察岢岚的宋文化,寻找范仲淹的足迹。正巧碰上成大林老师,随之参加长城考察,坚持了成大林的观点,并撰写了《岢岚发现宋长城》的新闻,1998年在《忻州日报》上发表,这是关于岢岚有宋长城的最早报道。2000年《解放军报》报道了岢岚发现宋长城的新闻。
岢岚宋代修筑长城是有历史记载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公亮(999—1078)和丁度奉旨编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军事科学百科全书《武经总要》,在前集卷十七中这样记载:“草城川,川口阔一里余,川中有古城,景德中筑长城,控扼贼路”。岢岚这段宋长城修筑于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是在宋辽订立澶渊之盟之后修筑的。
北宋景德二年农历腊月(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其中有宋辽划界的条款,虽对山西境内的宋辽划界问题没有明确界定,但实际上是以管涔山和恒山为界,即从岢岚和五寨之间的界牌村开始,沿管涔山的山脊,从五寨、宁武、神池,跳过恢河又入宁武界,入恒山山系,到原平、代县雁门关、繁峙平型关,与河北境内的宋辽分界线相接。就在“澶渊之盟”后的那个“景德年间”,在岢岚境内修筑了一段长城,一是起了军事防御的作用,二是起着划界作用。曾公亮和丁度奉旨编撰的《武经总要》成书时间距所记载的长城修筑时间较近,充其量仅六七十年时间,记载应当是可信的。
岢岚长城从形体上看是有两道,也可以说是一道两叉长城。一道主长城,即战国赵、北齐、隋先后修筑过的那道,起于吕梁市兴县裴家川黄河东岸,向东进入岢岚县温泉乡温泉村西北,再向东延伸,经阳坪乡松井村南,跨过岚漪河又向东北延伸,经大滩沟、大榆沟、庄子豪、大庙沟等村,至崔家沟村后折向东南,经岚漪镇北道沟,过北川河,沿牛家庄、高家沟、红眼沟等村至宋家沟镇王家岔村,折向东北,经水泉子、宁家岔、正虎沟、武家沟等村至海拔2784米的荷叶坪进入五寨县境内。这道长城现存墙体59段,全长57074米,有石墙、土墙、山险、河险等4类。长城墙体上现存关6座、马面9座。征集到重要文物“隋开皇十九年修筑长城”碣石1通。
另一道长城是这样的:史书上记载的宋长城出发地是草城川口天涧堡,实地中的草城川现在叫北川河,天涧堡古代可能有堡墙,如没有,不可能有“川口有古城”的记载,可能历经千余年风雨被河水冲刷掉了,现在堡墙已不太明显但有古文化层遗迹,还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烽火台。长城从此出发,向东爬上陡坡,顺着一道山洼上到山顶。在山顶走了一公里余就与从兴县西来的北齐、隋修筑的早期长城汇合,在陡峭的山顶上形成一个完美的“岢岚结”,也就是俗话中的“二把叉”形状。这段宋代独立修筑的长城大约有3公里。
宋长城与北齐、隋修筑的早期长城汇合后,长城墙体叠压在这段早期长城上面,经过加高加宽继续向东行进,一直走到荷叶坪山脚下结束。其中王家岔、宁家岔一带保存得最为完好,达到了极致。
这里的长城个别地方高达3米,顶宽1.6米,至今时今日,还可看到30厘米的女墙。在宋朝,全靠人工切割搬运,修筑这么一条全手工石砌片石长城,实属不易。站在山脚下,望见那灰色的长城一点点攀延而上,然后在众山之巅游走,感慨万分,既感叹古代中国集体力量的伟大,又自叹个体力量的渺小,然而正是这渺小汇集而成一股洪流,才有了这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