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孕吴越万顷水,太湖风姿果然美,湖外有湖山外山,山辉川媚游人醉。游人醉、不思归,曲肱湖畔昏欲睡。忽梦吴越兴亡事,越兴吴衰激流退。激流退、抛华贵,范蠡、西施双双飞。湖山深处隐姓名,湖水碧碧青山翠。青山翠、湖水碧,阅尽人间兴和废。醒来万事有新意,红墙绿瓦繁星缀。繁星缀、爽风吹,太湖似比西湖美。烟云浩瀚茫无际,风帆点点何处归?何处归、东风催,盛世何必引身退。愿借湖山宇宙力,重返青春献薄微。(徐植农)
植农师在他的文章中多次强调:历代诗论、诗话多矣。其中不乏精辟论述和真知灼见,但余独服膺清初诗人赵执信的主张,“诗中须有人在”、“诗外尚有事在”、“必使后世因其诗而知其人,而兼可以论其世”。也就是说“诗”不仅是用来言“志”的,也是用来阅“人”的,更是用来观“世”的。植农师在创作实践中,始终奉这一主张为圭臬,不矫饰、不雕琢、不弄巧、不炫技,内容上至深至切、感情上至真至诚。因此,读他的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浓烈的、与国家和人民同喜同忧的思想感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操、品格,更能感受到世间的风貌和时代的脉搏。我们以《太湖吟》一诗为例,稍作分析。
“包孕吴越万顷水,太湖风姿果然美,湖外有湖山外山,山辉川媚游人醉。”这几句写太湖带给诗人的第一印象,诗人紧紧抓住太湖的特点来写,起句雄浑有力,其意境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异曲同工。湖湖相接,山山相连,山在水外,水绕群山,烟波浩渺,水阔山苍,这雄浑、壮阔的景象醉了诗人,也醉了读者。
“游人醉、不思归,曲肱湖畔昏欲睡。忽梦吴越兴亡事,越兴吴衰激流退。激流退、抛华贵,范蠡、西施双双飞。湖山深处隐姓名,湖水碧碧青山翠。”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范蠡助越王打败了吴王夫差,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后抛弃功名利禄,同自己爱恋的女子西施泛舟五湖(有人说,五湖实为太湖)。在诗中,诗人对待范蠡的态度是复杂的,隐含在这几句诗中的思想感情也是多重的,有对范蠡雄才大略的赞扬,也有对他功成名就的艳羡,更有对他美满爱情的讴歌,或者还有些许对范蠡行为的批评和不以为然?需要注意的是:在表现的方法上,诗人运用了浪漫主义,或者更确切地说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一般认为,这种手法起源于拉丁美洲,最突出的特征是将写实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采用模糊化技巧和神话模式,表现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其实,这种手法在我们民族的经典作品中源远流长,尽管没有“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称,却被许多伟大的作家不懈地实践着。从庄子的“庄周梦蝶”,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到苏轼的“夜来幽梦忽还乡”,一直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一条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线条,川流不息,绵延不绝,一直流淌在伟大作家的笔下,流淌在杰出的作品之中。当然植农师不大可能从拉丁美洲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但他继承了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当是确定无疑的。具体到本诗来说,用梦幻的形式来叙述历史事件,既表现了历史的遥远,也表现了历史的短暂,给整个诗篇的格调涂上了一层悠长、沧桑的色彩。“湖山深处隐姓名,湖水碧碧青山翠”两句,使人想起钱起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戛然而止,在水天相接的太湖上,我们仿佛看到,一叶小舟,两个情侣悠然远去,留给我们一个模糊的背影,最终淹没在了青山绿水之间。
“青山翠、湖水碧,阅尽人间兴和废。醒来万事有新意,红墙绿瓦繁星缀”。这里“阅”的主语表面上看是太湖的山水,太湖的山水见证了千年来人世间的荣辱升贬、王朝的兴衰替代;实际上,诗人也是在写自己,从青年时期参加革命工作到在齐鲁大地上辛勤的耕耘,一直到退休回到姑苏城,诗人的经历丰富而又坎坷。尤其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那段曲折的时光,诗人更加老练、通达。“醒来”既是指诗人从梦中醒来,也是指我们的国家正像一头雄狮醒来,到处是万马腾跃、生机勃勃的局面;这里的“红墙绿瓦”和“繁星”是写实,既写景致的色彩斑斓、欣欣向荣,也是有所喻指。在“万事有新意”的背景下,诗人自当会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在红墙绿瓦内的园圃中精心培育灿若繁星的人才。诗人充分利用了诗歌语言在时间空间上的转换性,把漫长的历史和自己的历程凝缩在只言片语中,足见其对诗歌体裁属性的把握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繁星缀、爽风吹,太湖似比西湖美。烟云浩瀚茫无际,风帆点点何处归?”太湖和西湖哪个更美,是一个极具趣味的问题,对于不同的人来讲回答不会一样。二者美不是同质的,太湖的美是一种壮阔的美,西湖的美是一种娇媚的美。取舍不同,反映了不同的审美态度和价值情怀。诗人赞赏两者而偏向太湖,体现了其处世的豁达和胸襟的宽广。作者开头就写太湖的美,这里再写太湖的美,并不使人感到重复啰嗦。因为开头写到的太湖之美,是诗人的第一感觉;而这里的美又加进了作者理性的思考。烟云浩瀚,风帆点点。这些风帆中有范蠡和西施的船帆吗?他们要到哪里去?是去归隐呢,还是回到岸上?其实,诗人也是这风帆中的一员,他在不断地问自己:在人生的罗盘上,我该怎样确定风帆的位置呢?写法上同前面“激流退、抛华贵,范蠡、西施双双飞。湖山深处隐姓名,湖水碧碧青山翠”相照应,在谋篇布局上,可谓草蛇灰线,匠心独运。
“何处归、东风催,盛世何必引身退。愿借湖山宇宙力,重返青春献薄微。”这一句是对选择的回答。经历了重重磨难,诗人的精神并没有萎靡,意志也没有衰退。春风浩荡、万物勃发,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的感召,使得诗人无法引退,决心青春重返,为学术、为文学、为培育人才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相比于范蠡的引退,诗人的境界可能更高一些。到此为止,诗人的选择有了结果,诗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总之,这首诗吟咏了太湖的雄浑、壮阔之美,诗中有人、诗外有事;即表现了作者的情操和心路历程,也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的面貌,“一言以蔽之,诗无邪”。不仅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也很有特色,除了前面提到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和前后的铺垫、照应外,结构上还用了顶针的修辞方式。这种方式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开头,使相邻的句子头尾蝉联从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方式。这是一种传统的民族形式,这种方法在《诗经》中已经萌芽,民歌中常见,后世的诗人也时有运用,如李白的《白云歌》“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度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植农师在段落的交界处用了这种手法,韵律上回环往复,气韵上首尾贯通,整个诗篇具有一种特别的格调美。
吴地是盛产诗人的地方,韦应物有诗云:“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如果以酒喻诗的话,在灿若群星的吴中诗人的诗作中,植农师的诗不是最甜的,也不是最烈的,甚至也不是最香的,但应该是至厚至醇的。
植农师在他的文章中多次强调:历代诗论、诗话多矣。其中不乏精辟论述和真知灼见,但余独服膺清初诗人赵执信的主张,“诗中须有人在”、“诗外尚有事在”、“必使后世因其诗而知其人,而兼可以论其世”。也就是说“诗”不仅是用来言“志”的,也是用来阅“人”的,更是用来观“世”的。植农师在创作实践中,始终奉这一主张为圭臬,不矫饰、不雕琢、不弄巧、不炫技,内容上至深至切、感情上至真至诚。因此,读他的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浓烈的、与国家和人民同喜同忧的思想感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操、品格,更能感受到世间的风貌和时代的脉搏。我们以《太湖吟》一诗为例,稍作分析。
“包孕吴越万顷水,太湖风姿果然美,湖外有湖山外山,山辉川媚游人醉。”这几句写太湖带给诗人的第一印象,诗人紧紧抓住太湖的特点来写,起句雄浑有力,其意境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异曲同工。湖湖相接,山山相连,山在水外,水绕群山,烟波浩渺,水阔山苍,这雄浑、壮阔的景象醉了诗人,也醉了读者。
“游人醉、不思归,曲肱湖畔昏欲睡。忽梦吴越兴亡事,越兴吴衰激流退。激流退、抛华贵,范蠡、西施双双飞。湖山深处隐姓名,湖水碧碧青山翠。”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范蠡助越王打败了吴王夫差,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后抛弃功名利禄,同自己爱恋的女子西施泛舟五湖(有人说,五湖实为太湖)。在诗中,诗人对待范蠡的态度是复杂的,隐含在这几句诗中的思想感情也是多重的,有对范蠡雄才大略的赞扬,也有对他功成名就的艳羡,更有对他美满爱情的讴歌,或者还有些许对范蠡行为的批评和不以为然?需要注意的是:在表现的方法上,诗人运用了浪漫主义,或者更确切地说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一般认为,这种手法起源于拉丁美洲,最突出的特征是将写实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采用模糊化技巧和神话模式,表现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其实,这种手法在我们民族的经典作品中源远流长,尽管没有“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称,却被许多伟大的作家不懈地实践着。从庄子的“庄周梦蝶”,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到苏轼的“夜来幽梦忽还乡”,一直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一条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线条,川流不息,绵延不绝,一直流淌在伟大作家的笔下,流淌在杰出的作品之中。当然植农师不大可能从拉丁美洲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但他继承了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当是确定无疑的。具体到本诗来说,用梦幻的形式来叙述历史事件,既表现了历史的遥远,也表现了历史的短暂,给整个诗篇的格调涂上了一层悠长、沧桑的色彩。“湖山深处隐姓名,湖水碧碧青山翠”两句,使人想起钱起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戛然而止,在水天相接的太湖上,我们仿佛看到,一叶小舟,两个情侣悠然远去,留给我们一个模糊的背影,最终淹没在了青山绿水之间。
“青山翠、湖水碧,阅尽人间兴和废。醒来万事有新意,红墙绿瓦繁星缀”。这里“阅”的主语表面上看是太湖的山水,太湖的山水见证了千年来人世间的荣辱升贬、王朝的兴衰替代;实际上,诗人也是在写自己,从青年时期参加革命工作到在齐鲁大地上辛勤的耕耘,一直到退休回到姑苏城,诗人的经历丰富而又坎坷。尤其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那段曲折的时光,诗人更加老练、通达。“醒来”既是指诗人从梦中醒来,也是指我们的国家正像一头雄狮醒来,到处是万马腾跃、生机勃勃的局面;这里的“红墙绿瓦”和“繁星”是写实,既写景致的色彩斑斓、欣欣向荣,也是有所喻指。在“万事有新意”的背景下,诗人自当会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在红墙绿瓦内的园圃中精心培育灿若繁星的人才。诗人充分利用了诗歌语言在时间空间上的转换性,把漫长的历史和自己的历程凝缩在只言片语中,足见其对诗歌体裁属性的把握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繁星缀、爽风吹,太湖似比西湖美。烟云浩瀚茫无际,风帆点点何处归?”太湖和西湖哪个更美,是一个极具趣味的问题,对于不同的人来讲回答不会一样。二者美不是同质的,太湖的美是一种壮阔的美,西湖的美是一种娇媚的美。取舍不同,反映了不同的审美态度和价值情怀。诗人赞赏两者而偏向太湖,体现了其处世的豁达和胸襟的宽广。作者开头就写太湖的美,这里再写太湖的美,并不使人感到重复啰嗦。因为开头写到的太湖之美,是诗人的第一感觉;而这里的美又加进了作者理性的思考。烟云浩瀚,风帆点点。这些风帆中有范蠡和西施的船帆吗?他们要到哪里去?是去归隐呢,还是回到岸上?其实,诗人也是这风帆中的一员,他在不断地问自己:在人生的罗盘上,我该怎样确定风帆的位置呢?写法上同前面“激流退、抛华贵,范蠡、西施双双飞。湖山深处隐姓名,湖水碧碧青山翠”相照应,在谋篇布局上,可谓草蛇灰线,匠心独运。
“何处归、东风催,盛世何必引身退。愿借湖山宇宙力,重返青春献薄微。”这一句是对选择的回答。经历了重重磨难,诗人的精神并没有萎靡,意志也没有衰退。春风浩荡、万物勃发,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的感召,使得诗人无法引退,决心青春重返,为学术、为文学、为培育人才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相比于范蠡的引退,诗人的境界可能更高一些。到此为止,诗人的选择有了结果,诗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总之,这首诗吟咏了太湖的雄浑、壮阔之美,诗中有人、诗外有事;即表现了作者的情操和心路历程,也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的面貌,“一言以蔽之,诗无邪”。不仅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也很有特色,除了前面提到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和前后的铺垫、照应外,结构上还用了顶针的修辞方式。这种方式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开头,使相邻的句子头尾蝉联从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方式。这是一种传统的民族形式,这种方法在《诗经》中已经萌芽,民歌中常见,后世的诗人也时有运用,如李白的《白云歌》“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度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植农师在段落的交界处用了这种手法,韵律上回环往复,气韵上首尾贯通,整个诗篇具有一种特别的格调美。
吴地是盛产诗人的地方,韦应物有诗云:“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如果以酒喻诗的话,在灿若群星的吴中诗人的诗作中,植农师的诗不是最甜的,也不是最烈的,甚至也不是最香的,但应该是至厚至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