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客家与畲瑶 衡阳开基有许郎——南方族谱“郎名”现象

美友227149140
创建于02-13
阅读 2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我国南方的汉族族谱中,除零星现象外,成建制大规模的“郎名入谱”,大约从公元十二世纪两宋之交年间(1118年前后),到十五世纪末明弘治年间(1500年前后)。历时约四百年,上下约八代——十代人以“郎名”(行第,行次数字加郎名)入谱。如著名的叶剑英元帅的叶氏上杭开基祖是“五郎公”,其九世孙日通公号“万九郎”。朱德元帅太祖“聪一郎”生子“万一郎”。台湾名人丘逢甲之祖有“八子”:“三一郎”到“三八郎”,其中“三五郎”为始祖。郎名入谱现象地域之广遍及南方十余省区,开始主要在赣,闽,粤交界山区。后随客家人迁徙分布鄂,桂,湘,川,黔,滇及台澎金马,南洋海外。人数之众,以广大“客家”民系为主,当时数以千计,后来还延续到明清的“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这样大规模民族迁徙。移民族谱中有大量“郎名”。(据现统计,客家人数在台湾有540万,国内海外总数达7000万)。郎名涵盖客家总姓氏的76%。(一资料称梅州客家52姓有“郎名”,台湾北部二十四姓氏客家统谱中均有郎名)。如果从最早的唐朝时(618年前后)“郎名”流行到明朝中叶消失(1560年前后),有九百余年时间。目前对“客家郎名”现象研究成果众多,在“成因”上普遍认为有“畲阀赐郎”说,(赣闽粤山区畲族首领纳礼后,赐予入境客家人郎名)。“道家郎名”说,(道家宗教仪式有授予法名郎名事),“客畲文化混融”说(中原习俗与畲瑶民俗相互影响等。然而,在当时的湖南衡州府清泉县欧田耙田,今衡南县茶市镇相市乡一带。在南方各省区许孝康公世系贵公支的琅公裔族谱里,被称作“武德分籍衡阳茶巢”的许氏开基镒贵二祖。既不是“客家”,也不是“山区畲族瑶族”人家。二祖以万七郎,万八郎谱名,领率了以下长达六代人的“郎名”入谱。在南方郎名文化中有着“独特标本”意义。


一,概说“郎名文化”源流:中原汉族“数字命名”习俗与“郎名”结合。

1,“ 萌芽时期”(殷商,春秋):有史可据的是公元前16到11世纪的殷商时代,30个帝王全部用“十天干”数目字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如著名的”盘庚“(老七),“太甲”,“小甲”,“阳甲”(老大),“祖丁”,“武丁”(老四),“帝辛”(纣王,老八)等。更前面的夏朝末王叫“帝履癸”(即是桀,老十)。可见远古三四千年前,人们在用“干支”数目纪年月日时,也顺便在记名,且是贵重的“王名”了。到了春秋“吴国”,吴王给自己珍爱的小女起名叫“二十”,(一说“尔释”谐音)。后小女被鱼骨鲠死。人们为避讳,把“二十”改称“廿”(音“念”)。郎名里有不少的“念五郎”,“念九郎”等,就是“廿五郎”,“廿九郎”。汉族数字名习俗后来在唐宋时代盛行并促成“数字郎名”结合。

2,“发展时期”(汉,唐):“郎名起自秦汉郎官”(顾炎武)。汉朝时,“郎”官职名开始出现,因年轻的“羽林郎”,“侍郎”等郎官多美丰仪表。渐流行用于少男少女美称,如“小帅哥”之类的“小儿郎”,“郎君”,“女郎”之称。东汉三国时“周郎”(周瑜),“孙郎”(孙策)。唐李白名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郎”均此类。唐时“以行第入名”风气大盛。排行数字广泛入名,且开始与郎名结合。唐太宗李世民是“二郎”,其兄李建成是“大郎”,(《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五郎”,张宗昌“六郎”。唐玄宗有“三郎”昵称。李白李十二郎,杜甫“二郎”。白居易“二十二”。王昌龄“王大”,柳宗元“柳八”,元稹“元九”,韩愈“韩十八”,愈侄号“十二郎”等。

3,“蜕变时期”(宋元,明清):宋代的“数字名”流行。从“上层”向社会底层发展后蔚为大观。著名人物有韩世忠号“韩五”,方腊“方十五”,欧阳修号“欧阳九”,苏轼苏东坡号“九二”,(大家族中的排行),是苏询次子,又号“苏二”。其弟苏辙号“九三”,柳永“柳七”,秦观“秦七”。黄庭坚“黄八”。宋人洪迈《夷坚志》(文言志怪集几百卷)广泛记录了宋代社会生活丰富画面,对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山西等各地人们数字记名有生动记载。如“鄱阳城民刘十二“,”昆山民沈十九“,”丽水商人王七六“,温州担麻人顾百一”等。洪迈自己的结论是:“疑宋时里巷细民,固无名也”。确实,陆游《老学庵笔记》也说:“今吴人子弟稍长,便不欲人呼其小名,虽尊者亦以行第呼之”。最权威的资料则是宋人诉讼断案判决文书汇编《名公书判清明集》,有大量的“数字记名”现象。如其卷14:“判处祝十二,十三,仇百十四,各杖一百”。卷九:“使丘大二,王三一如黎润祖所论”。卷六:“以邻里证之,沈九二等供,当来篱道系夹截于沈百二屋柱上”。其他如“原情定罪,李细二十三为重,李少二十一为轻”。“詹百廿八,詹万十四,李千十三人,皆有刀伤痕”等。这些原始历史资料说明,至少从宋代起,数字记名已广泛深入汉族民间,并与“郎”名结合,形成了普遍强大风俗。故而宋代杨家将的“四郎探母”,“五郎出家”,“七郎杀敌蒙冤”,“六郎挂帅”系列,《水浒》里的“拼命三郎”,“武大郎”“武二郎”及阮小二,小五,小七人物等故事脍炙人口,就不足为奇了。“郎名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原传统文化沃土里,直到宋元陵替,北人大举逃难南迁,在狼烟四起,颠沛流离,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难民时代”里,“郎名”突然大范围“暴起“,成为人们命名”首选”,是有深刻社会历史源由的。“郎”的“旧日尊贵”成了“昨日黄花”;“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明人田艺蘅语)。“明初闾里称呼有二等,一曰秀,一曰郎。秀则故家右族,颖出之人,郎则微裔末流,群小之辈。”(转引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畲客郎名探微》董建辉)。 

4,“宋元两代数字名入谱——郎名谱的孕育土壤“。宋人俞成 在《莹雪丛说》卷一说,“古者命名,多自贬损,或曰愚,或曰鲁,或曰拙,或曰贱,皆取歉抑之义也。如司马氏幼字犬子,至有慕名野狗,何尝择称呼之美哉”。可见宋元时的社会民间“取名”习俗变化,“贱名好养”意识,沉淀在民族深层次文化心理中。古代民间多以”虮虱 “,”虾蟆“,”黑卵“入名,后来多用”狗剩“,”黑蛋“,”驴儿“,”丑奴“等。而贱名中的一种”数字名“,在元末达到高峰。围绕在朱元璋家族周围的元代下层民众几乎是个”数字名“海洋:朱的太祖朱 仲八,高祖朱百六,排行老三,大哥朱六二,二哥朱六一。曽祖朱四九,其兄朱四五,祖父朱初一,老大,下面是初二,初五,初十。父亲朱五四,四个儿子:朱重四,重六,重七,重八。(即朱元璋)。当时用 来区隔数字重复的还有例:“祖父陈初四,父亲陈再四, 孙辈陈重四,曽孙辈陈曽四”。朱元璋的放牛“发小”汤和,曽祖叫五一,祖父六一,父亲七一。朱的大将常遇春曽祖叫四三,祖父五五,父亲六六。朱的劲敌张士诚叫九四,张士 德叫九六。我曾假设自己身处这样的“数字名”海洋,会是怎样的“心态”?再去面对“李善长”,“宋濂”,“刘伯温”,“朱升”这些大儒,心里总会不是滋味?果然,最终一手把这些“贱名”(含郎名)送进 历史博物馆的正是朱元璋。但是,在那个动乱时代,“贱名系列”的 “数字名”也好,“郎名”也罢,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当时汉人南下逃难,面对生活压力,生存困苦时的“自我保护”符号。从畲族那儿借用“郎名”也许是一种“启发”,更多的是对唐宋以来本族命名习俗重在“低调”,“谦抑”原则的改造,发展,创造。有“郎”无“郎”在其次,“数字”方便,好记好念。在宋代的“前郎名”时期,对比上面社会底层“数字名”,我们看看两个来于人文渊薮地区社会上流的独特族谱,帮助深刻理解“郎名入谱”的社会历史背景因素。一个是北宋后期诗人秦观(1049——1100,祖地高邮)的某一支族谱:有十三代,十代是数字名:秦观生湛,湛生南翁,南翁生四子,(小五,小十,十一,二十)。小十生念八,念八生三十七,三十七生细二,细二生六一,六一生万九,万九生三二,三二生曽四,曽四生迁锡祖端五(高邮迁无锡?)。上面十代数字里有六代是“纯数字”。这个江南富庶地区的数字谱就与后来客家山民在“畲瑶”山区的“郎名谱”非常接近了。另一个同样来于江南地区,《安徽宣城许将公支系孟高公裔谱系》,(许将,1094。宋哲宗圣初年吏部尚书。长子孟高,1174)。该谱系有十八代,除前三代,后15代150余人都以数字名入谱。其最大特点是,每一代数字是“一通到底”:如第五代是“细”字,从“细一”到细五排列到底。第八代是“康”字,一,到“康七”,又如“万”字,万一到万六,“和”字,“和一”到”和十一“,“唐一”到”唐九“,“魏一”到”魏十“,“迪一”到”迪九“等等。一部近两百人的谱名,以数字排列,是这样单纯, 简捷,明快,(都可以象军队点名报数那样斩钉截铁!)。都没“郎”,又都可以加“郎”。故我称之为“郎名前驱前导时期”。

二,“南宋末到明中叶时期”南方典型“郎名谱”现象撷英。

1,“郎名构成”模式三类:第一类,“行次排序”类。就是上述“男子排行数字名”加上“郎”。称”行次郎“。在“郎名”兴起初期常见。如“一郎,五郎”等(小家族兄弟排行),“三二郎,五四郎,七十八郎,九十二郎”等(大家族排行)。第二类,“单冠郎”,即在“郎”前冠以单名数字以示辈份大小之别。如“大,小,百,千,万,念”等,常见“大一郎,小五郎,百二郎,千三郎,万九郎,念七郎”等。第三类,“双冠郎”。即在“郎”前冠以两个字来区别辈份。因为单冠郎在使用了六个世代后会重复,(因为一般是六个字辈如“大,小,百,千,万,念”)。此时就必须再加冠,有两个冠字,好辩明前后辈份长次。同上就变成“万念九郎”,“万念七郎”,“永大一郎”,“宗小五郎”,“都千三郎”等。一般说,“行次郎”最早,“单冠郎”最多,“双冠郎”较少。因为在“郎名”晚期了。


2,“郎名谱”常见答疑举例。 一是“大数据”生疑,对于如“公生二子,长五十三郎,次九十五郎“的记载会怪讶:怎么会有悬殊如此的兄弟排行?其实,这些”行次“不是一个小家庭,而是同一个”祠堂“,一个大地区大家族汇总!所有的当年出生”堂兄弟“排成”序列。二是“叠数生疑”。如这份谱记载“四七郎生三子,长考六一郎公,行一。次考六二郎公,行二,三考六三郎公,行三。”细看,“六一,六二,六三”是三兄弟!那这个“六”字是“重叠的”!“考六”,是“双冠”性质了。三是“家庭班辈夹缠生疑”。更需要放大视野,比对这一家上下几代谱郎名。发现规律。如这份《仁寿刘氏家谱》,自己按照“都,正,乾,荣”四字辈,再夹缠“双冠郎”和”大数据“习俗,形成这样:“刘光生——长都大一郎,次都大二郎,三都大三郎,四都八郎生——长正三郎,次正四郎。正二郎生——长乾六郎,次乾七郎,三乾八郎,四乾九郎。乾七郎生——长荣一郎,次荣二郎,三荣八郎。”尽管其中夹缠颇多,但抓住“字辈郎”与数字线索,还是不难寻求。


3,许孝康世系贵公支各房”郎名谱“概说。(迁衡二祖上源)文天祥曾为江西许孝康公十一世嗣孙许仲和倡修的《莲花塘许氏初修族谱》作序(1248年,宋淳佑八年戊申)。文许为世代通家之好。南宋覆亡前后,孝康六世孙许贵公(靖康时勤王有功升礼部尚书)为八子一侄擘画,各携家产迁徙于赣,闽,粤,湘,鄂,桂,川,鲁等地。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产生大量“郎名谱”:侄儿玖公房:后裔居江西万安,福建党坪(广东大埔),湖南平江等地。江西瑞金胜潭有“九郎——念一郎裔源流”,壬田有“十二郎——念一郎——伯三郎”等。湖南平江“玖公裔源流图”最详,有十一代,自九郎,六郎,四郎,八郎,念一郎,三三郎,三九郎,五十郎,大九郎,千七郎,万一郎。总数约近七十余人。四川荣县玖公裔“四三郎”房裔亦有“六郎公”以下十余代共一百四十余。中间有如“五八郎”,“八五郎”,“百满郎”,“千九郎”,“千满郎”,“万一郎”,“仲万一郎”等。郎名丰富且变化多样,行次多,单双冠俱全。

    长子琏公房:主要留居江西故地,有徙粤乳源,乐昌县。四川邻水县等。留居的谱里只有一个郎名:“第一郎”。而乐昌(粤北琏公裔图)与邻水县图却有念一郎,念二郎以下四代约三十余“郎名”。另有“琏公长子元节公房源流图”,数十代均无郎名。

    次子瑚公房:分居赣,粤电白,廉江,桂防城港等。据各地谱载,仅第二代起有“十二郎”,“重四郎”,“佑二郎”三个郎名。第四代有五个“数字名”(万一到万五)。而徙居广西钦州,越南的“万一公派系”的“艺可支系图谱”有14代20个郎名。其中许振四郎下代的“郎名”很有特色,“单冠"的称呼一人一个,且排出”队列“:达一郎并列魁二郎,选一郎并列通二郎,铨一郎带出了祥二郎,眼三郎,最后一排”郎“从一到六,分别单冠以”相,桂,松,权,梁,栋“。其桂二郎迁越南。

   三子瑶公房:原过继给兄长。分居赣,粤。居赣者仅第二代称“少十八郎”。居粤博罗县号“源太祖”,下有“千一郎”到“千四郎”四人。再后均无“郎名”。

   四子环公房:分居赣州,粤阳江,龙门等。第二代有“第六郎”,下为“胜一郎,二郎”,“贤九郎”,“万五郎”。共四代“郎名”。后亦无。

    五子琳公房:分居赣,粤,四川新都,湖南平江等地。前四代,七个郎。”单冠“。寓意都不同:”庆一郎,玉师郎,重一郎,承恩九郎(生一到三郎)。

   六子琅公房:(迁衡祖上源)。先居广东始兴睦村,后迁回江西,散居赣,湘,粤,闽,川,桂,黔等地。迁徙南方各省区地域最广,”郎名“最多。在贵公各房里首屈一指:450余个,长达十余代。琅公房创派源流分布南方各地达九十余个。与迁衡祖源相关的”郎名谱源流“如下,琅公——庆四郎-六郎-四郎-八郎-二十一郎-三四郎-四五郎-合业(生武林),大业(生武德武玉)(分籍衡阳)——武林生一到五郎,武玉生六郎,武德生七郎八郎。(衡阳开基祖万镒七郎,万贵八郎)。同族堂兄弟万一郎到万八郎。上述与”三四郎“同列堂兄弟还有”二三,二四,三五,三六,(均居粤潮州),三七郎,千一八郎”。尤其以“三七郎”一房最盛,下有“五八,十三,十四,四三“四房郎近三十名!另广东英德满山法昌裔的念一到五郎源流,江西遂川兴国等的念一到七郎谱系,都有数以十计郎名。

    七子珮公房:分居吉水金滩,广东新丰,湖北仙桃,广西北流等地。珮公以下三代三个郎名,念九郎,重六郎,右五郎。到十三世有”万一郎到万八郎“,共是十一郎。

    八子珂公房:分居江西万安等,广东兴宁。湖南衡阳等地。珂公以下四代均有郎名:念十郎,少五郎,嫩七郎,万三郎,第五世用谱名”贵“字辈五人,其长子”贵时“公源流里”郎名“与”少名“混用,共是四个郎,六个“少”,(珂公少时曾为宋高宗”伴读“,封”文少武公“)。如”庆一少到庆四少“,“庆三少”之子”伏四少“,为《湖南家谱解读》(邹华享)一书记载其为衡阳的一支许氏”开基祖“。

    从上可大略见出,仅贵公这支的各房,还不是正宗的“客家民系”,出现的“郎名”多达千余!如把视野放大到全体“客家”,时代上延到唐五代以下,”郎名“恐怕是个”大数据“。


4,迁衡祖一到六世“郎名谱”概说。初迁衡阳茶市开基鼻祖二人:许万镒七郎,许万贵八郎。(笔者为镒祖22代孙)。谱载由江西泰和县入湘,镒祖元时任“湖广治书侍御史”,贵祖时任常德知府。据谱载镒祖长子德孙出生日期是1305年,元大德九年,上推20年,镒祖约在1285年生。此世两个郎名。

    迁衡二世祖5人:镒房长德孙,字福二郎,次明孙,福三郎,三胜孙,福四郎。贵房长甲孙字禄一郎,次寅孙,禄二郎。(镒房明孙六代后失记,胜孙未娶,贵房寅孙后往南京新安右卫所百户,三世起失记)。此世五个郎名。

    三世祖四人:镒房思富,思聪,思癸,贵房思范。(谱未记此世代郎名)

    四世祖六人:镒房赐道,华二郎。赐纲,昊五郎。赐德,项六郎。赐高,七郎。赐范,八郎。贵房赐寿,无郎名。此世五个郎名。

    五世祖十三人:镒房福青,项大郎(落江南)。福贤,项二郎。福忠,项三郎。福俊,项四郎。福衡,春九郎。福荣,一郎。福桂,晚郎。福文,五郎。福良,春一郎。贵房福仁,福勤,福铭,福倬(往江南)。贵房无郎名。此世九个郎名。

    六世祖十六人:镒房履中,恕一郎。履敏,行二郎。履政,德一郎。履信,德二郎。履宾,行大郎。履瑄,行二郎。履诚,行三郎。履秀,茂三郎。履俭,行二郎。履恭行大郎。履敬,六郎。履隆,兴二郎。贵房履贤,履财,履昌,履柽。贵房此无郎名。此世共十二个郎名。以上六代共有三十三个郎名。时间大略是从元末到明中叶。即以万镒祖1285年出生为起点,元至元乙酉年。到六世祖履敏“行二郎”1496年生,明弘治丙辰九年。以后在第七世祖的谱中,“郎名”消失。前后约200年,六代人在谱上留下“郎名”。(就是以第二代德孙出生的1305年起计算,到1496年也有191年)。地点是在远离赣闽粤山区畲瑶聚居地的湖南中部丘陵地带衡阳乡村。今衡南县茶市镇。

三,几点心得。

1,南方族谱的“郎名”兴起缘由试说。首先是社会历史民俗原因,即自古以来中原汉族“数字命名”,“郎命名”习俗传统,构成了“郎名谱”流行的社会土壤。其次是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孩子的“命名”权不在被命名者自身,“家长,族长”给后代起名,有深刻内蕴的族群,家庭价值观考量。第三,“乱世”时代原因,宋末,元末战乱,“南迁难民潮”的选址,定居,求安宁,是所有“家族,家长”的首选。时代的“克利达摩斯之剑”高悬,是“郎名谱”盛行直接原因。上述许贵公各房的“郎名谱”里,“留守”故地者,奔波不多者就少“郎名谱“,反之就多而且样式”富集“。典型如”琅公“者,迁居广东沿海,恰恰频遭战乱板荡!迁居内地如衡阳我房,也如”惊弓之鸟“,为保平安,曾三迁衡山衡阳选址,与整个大家族保持一致:二百年六代人使用“郎名”。

2,从衡阳“郎名谱”特点初析明代中期“郎名”消失原因。上述衡阳“镒,贵”二房近200年的“郎名”现象,有两个特点透露了明初以后“郎名”式微倾向。一个是在两房第三代迁衡谱出现郎名“集体空缺”。对照第一,二代的正常郎名谱来看,隐示二房“家长”出现分岐或妥协?果然,在第四,五,六三代谱名中,只出现“镒房”郎谱名,并按照正常的每一代比例正常递增。而“贵房”一直空缺郎名。显示当时人们对“郎名”的认识开始分化,动摇。更重要的一点是“明太祖实录”(明洪武26年12月丙戍)里,“命礼部申禁军民等,不得用太孙,太师,太保,待诏,及郎中等官职命名”,经过明初到中叶的“政策发酵”,更因为时局稳定,生活安定,所以南方各地的“郎名谱”基本都在明代中期趋于消失。(完)。

                                  文章投稿:许定国

                                  整理发布:许建辉

      文章投稿/视频投放/敬请联系小编

阅读 2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