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春联历史 传承传统文化

莱州市双语学校四(6)中队 刘一诺

        春联,又称门对或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语言特点,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春联的种类很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斗方等。

        春联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桃符。桃符最初由两块桃木板组成,用于辟邪驱灾,也具有祈福的功能。桃木板上通常刻有“神荼”和“郁垒”两个神的形象,象征着保护家宅安全。

        《元日》是王安石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这里的桃符就是春联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逐渐简化,变成了方形红纸上的桃形图案,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国,孟昶命人创作了一副新的春联,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春联的开端。

        宋朝时期,由于造纸术的发明,春联开始用纸书写。到了明朝,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方法,将春联推广开来,春联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繁荣。

        春联的形式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2.对仗,即词性相同。

       3.平仄相对。上联尾字为仄音(上声、去声),下联尾字为平音(阴平、阳平)。

春联的内容特点:

        1.春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含有迎新春、颂盛世之意。

        2.春联用语一般轻松欢快,喜气洋溢,切情切景,大红色彩配上吉祥话语,平添了欢乐气氛。

        实地调查。我和父母来到南关大集,挑选对联。

        张贴对联,喜迎新年。

00:06

        新年纳福写春联,翰墨飘香迎新春。

        我最喜欢的春联是:旧岁已赢十度好,新春更上一层楼。过年是辞旧迎新的日子,除夕一过,过往已成过往,而来日尽可想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期盼新年好运连连,吉祥如意。

        春联既是家庭的门面,也是民间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春联这门瑰丽的艺术传统传承下去。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