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之精神

用户7254851
创建于02-10
阅读 20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妙 音



玄奘(公元600年一664年),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河南偃师缑氏镇)人,生于儒学之家,排行老四,自幼聪明。

由于家境不好,玄奘自小跟着已出家的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同时读诵一些《维摩》、《法华》等佛经,十三岁出家。隋大业末(公元617年),为避战乱,玄奘随兄到长安,后又去成都。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玄奘在成都受大戒,次年离开成都,顺长江东行访学。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回到长安。

隋唐时期,佛教诸宗初备并呈现立宗的趋势,但佛教各宗派的理论学说,莫衷一是甚至相互矛盾。玄奘心存疑惑,迫切想解决这些分歧。于是,他立志追根溯源,西行求法,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

贞观三年(629年),由于唐朝建国不久,局势很不稳定,到处设置关卡,老百姓不得自由通行,由内地到边疆去的道路,盘查得格外严格。
玄奘上表要求出境,没有得到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西行的志向并未因此而受阻。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私出边关,西行求法,远涉六万里,历时17年。在这条艰难困苦、数次遇险的求法路上,经历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

玄奘西行经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凉州总督李大亮得到玄奘违禁西行的报告后,逼令他返回长安。玄奘在当地慧威法师和两个徒弟帮助下,秘密出逃。他白天休息,夜里赶路,风餐露宿到达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

瓜州刺史独孤达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对玄奘十分客气,给予殷厚招待。一月后,凉州追捕玄奘的公文送达,州吏李昌为玄奘的精神所感动,当面撕毁通缉令,催促他迅速启程。当时有位叫石磐陀的胡人,愿意受戒为徒并护送玄奘偷越边关。然而刚过玉门关,石磐陀忽然变卦,不愿前行,并生出杀掉玄奘的念头。玄奘明白他的意思后,极力打消他的顾虑并说服他回去,然后孑然一身一马,孤行步入茫茫大漠。

据记载,玄奘在玉门关外,独自面对瀚海的“莫贺延碛”(“莫贺延碛”: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 现称“哈顺戈壁”, 唐时称此处以西皆为“域西”。)。这里是一片没有生命的荒凉世界,是“长八百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八百里沙漠,自然环境极其恶劣。


他向一位来去伊吾(今新疆哈密)三十余趟的胡人老翁打探。老翁坦率而善意的提醒:“沙漠之路非常险恶,艰险无措难以形容,除了孤独和寂寞的精神压力,更可怖的是大风流沙、高温缺水、瀚海沙漠、茫茫无际、前无人烟、后无来者。要过沙漠的人往往要结队而行,就这样都难免迷失道路。你一人独行,万万不可!”

玄奘说:“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

老翁被玄奘的意志所打动,勉强表示赞同:“如果一定要去,就骑我的马,这匹红马往返伊吾已有十五次,非常健壮。老马识途,关键时能帮你度过难关。”

玄奘刚进入沙漠,由于不小心,装水的皮袋掉落在地,水在瞬间变得无影无踪。于是,玄奘牵着马往回走,打算到烽火台附近装上水再西行。他往回走了十余里地,突然想起自己的誓言,迅速转向西行,四夜五天后,玄奘终于昏倒在地,马也卧倒不起。
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不能几天不喝水。玄奘承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四夜五日无一滴水沾喉,口腹干焦,几欲殒绝。”的险境。就在这天半夜,沙漠里突然刮起凉风,把玄奘吹醒。他挣扎着爬起来,牵着马继续行走了十多里后,红马突然向另外的方向走去,一直把玄奘带到了有水有草的地方,终于都得救了。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岁月早已遥远,人们无从得知在极端的生理折磨和恶劣环境下,玄奘是如何走出八百里死亡沙漠的。但可以断定,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没有舍身求法的信念,他无法完成这场震慑世人的求法之路。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玄奘到达摩揭陀国王舍城。城东的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佛教的中心,也是世界佛教的最高学府。教学内容有哲学、佛学、逻辑、医学、工艺、音韵等方面,常住僧人数万,当时的住持是精通一切经论的戒贤大师。

戒贤大师不仅是那烂陀寺内享有崇高威望的学者,也是当时印度佛教界公认的权威人物。他精通多种语言文字,能够流畅讲解各大宗派的经典理论,尤其擅长《瑜伽师地论》的讲解。正是得益于戒贤大师的悉心教导,玄奘才能够将大量珍贵的梵文典籍带回中国,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佛教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那烂陀寺遗址(1)

那烂陀寺遗址(2)

那烂陀寺遗址(3)

那烂陀寺遗址(4)

玄奘在此跟随戒贤大师学习五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成为了那烂陀寺精通五十部经论的十位大德之一。在印度十七年间,玄奘遍游五印,亲践一百一十国,广泛参学,几乎学遍了印度所有佛教的大、小乘学说。经过此番参学,玄奘对瑜伽和中观融会贯通,在印度声名鹊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就斐然的出国留学生。

那烂陀寺曾是阿育王建造的一处殿堂,在玄奘来印度参学时,已经成为一座宏伟的建筑。那烂陀寺大殿高达9层,寺庙套寺庙,俗称“九寺一门”,周围有数十座寺庙,规模非同一般。
寺内有很多高僧,戒律非常严谨。能讲经书二十部的有上千人,讲三十部有五百人,讲五十部有10人,而玄奘就在这10人之内。古印度文难学,而佛经的梵文更难学,在众多修炼的高僧中,玄奘排名前十,实属不易。
玄奘回国前,戒日王为他在曲女城举行无遮大会,五印度的沙门、婆罗门和外道都来参加。会上,玄奘提出了他在《会宗论》和《制恶见论》中的观点。十八天内,没有一人提出疑问,大小乘僧一致推崇他,玄奘自此而有“大乘天”、“解脱天”的称号。
由于经历了某些重大变故,印度的历史几经断裂,佛教衰败甚至消亡,许多重要事件只能通过神话故事作描述,无法与真实的历史对接。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详细记载了1500多年前,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多万卷的藏书,有万余僧人学者聚集于此,教师达1500名,精通三藏的达1000多人,学者辈出。这里不仅是讲经说法、学习佛法的场所(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也是研究因明、声明、医学、天文历算、工巧学、农学等的地方。同时记载了那烂陀寺的布局、建筑样式,寺院制度和僧人生活习惯。这些记载,帮助印度解决了这一难题。

到过这片废墟的人会看到遗址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挖掘,要根据玄奘的记载”。无论是从政官员,还是民间百姓,如果提到中国,他们第一个说出来的人就是玄奘。

贞观十九年(公元646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回国抵达京师西郊,道俗相迎者数十万。当时唐太宗在洛阳,玄奘将带回的佛经放在长安弘福寺,然后去洛阳向唐太宗禀报。太宗希望他把西域种种见闻写出来,并劝他还俗从政。前一条玄奘答应了,后一条却没有遵命。玄奘的志向是译经,太宗尊重他的意愿,安排他在弘福寺建立译场。

玄奘组织了一套包括证义、缀辑、录文、证梵、安字在内的翻译班子。同年五月开译《大菩萨藏经》。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译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同年慈恩寺建成,寺内专设译经院,玄奘迁入此寺。

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为了存放从印度带回来的经卷,玄奘要求在寺内建造一塔,即现今的大雁塔。

译经期间,他把印度佛法、历法、医学、逻辑学、艺术等传入中国,并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翻译为梵文,持《大乘起信论》的非中国撰述的学者,都以玄奘此译文为依据。他把《道德经》以及当时流行的《秦王破阵乐》介绍到西域,使西域的人们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玄奘回国近二十年间,前后翻译经论七十五部,所译佛经,后世称为新译,总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著有《大唐西域记》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些表、启、书等则收入其中,为唐代提供了重要的佛学典籍,也为研究古代印度佛教文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公元664年二月初五,玄奘在玉华寺圆寂。两个月后,玄奘下葬。据史料记载,从皇室到百姓,从佛门到俗世,长安附近五百里内,自愿送葬者一百多万人。
玄奘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翻译的佛经,数量之巨大,质量之严谨,全面超越了他的前人,后来者更是难以企及。
作家鲁迅先生曾这样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出自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玄奘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这就是玄奘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2023-05-10

阅读 20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