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跨学科学习”成为一个高频词,方案中明确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学习在各门学科中呈现方式不同,在语文学科,跨学科学习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呈现。
在初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存在一些疑惑:“跨学科学习”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去落实?为什么要“跨学科学习”?
但是在认真阅读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实施》之后,我心中的疑惑也一一被解开。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关键问题解读” 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理脉络和现实意义。
下编“典型课例解析”选取经典教学课例进行跨学科学习实践,并配以特色点评,对课例的精彩处进行解说。本书上编注重理论引领,突出前沿性、系统性和国际化;下编注重实践操作,突出原创性、经典性和示范性,将有助于教师落实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课程性质来看,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特点,综合性、实践性也是跨学科学习的基本特性。从课程内容来看,无论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宏观课程内容、语文教材编制的中观课程内容,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微观课程内容,都会涉及其他学科知识。从课程实施方式来看,近年来语文课程改革倡导的“综合性学习”同样具有鲜明的跨学科色彩。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内容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吸收先进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人物的精神品质,能有效提高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开掘教材的“人文性”的元素,从中找到最能迸发学习情感的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单元人文主题、知名作者人物、重要文化现象,都能成为学生新的学习起点,开展专题性的跨学科学习,不断丰厚学生的素养。
比如五上第四单元,本单元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主题很宏大,如何精缩到一点,让学生深入感受这种深沉的爱?我们可以抓住《古诗三首》中陆游这一点,进行深入开掘。作为中国历史上留存诗作最多的诗人,其爱国诗篇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典型的意义。因此,在学习了《示儿》这首古诗后,我们可以设计“走进陆游”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充分利用课外阅读互联网等了解陆游生平,吟唱陆游《书愤》《病起书怀》《关山月》《诉衷情》等爱国诗作,为陆游画像等,感受诗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总之,跨学科学习,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整合,体现了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整合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