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平川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创建于02-07 阅读548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变化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春节的由来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古代,“岁”是一种收割和祭祀工具,“年”字表示庄稼成熟(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人们以多种形式庆祝丰收、祭天祭祖、驱除鬼神,逐渐形成了过年的习俗,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传说

1、年兽的传说

年兽又称"夕"。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年兽就会进攻村子,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会吓坏年兽),贴春联,驱赶年兽的进攻,后来渐渐成为节日习俗,春节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2、舜继部落首领

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上古部落联盟首领)继部落联盟首领,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正月初一(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3、祈福美好愿望

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初一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看做一岁之首,一年开始,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华人的一个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春节习俗

1.扫尘

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中华民族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2.写福字

写“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 ,而在过去则指福气 、福运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剪窗花

窗花是汉族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分为南北风格,南方以“精致”为美,其特点是玲珑剔透;北方以朴实生动为美,其特点是天真浑厚。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发展与延伸。人们在春节期间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4.贴对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我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和福字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5.燃放鞭炮

在中国过年放炮无疑会增添很多喜庆的色彩,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燃放鞭炮在我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但由于燃放的鞭炮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引起火灾,所以现今很多地区都已经禁止放烟花爆竹。

6.祭祖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

7.吃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圆饭,是指在岁末除夕的时候,家人们团聚在一起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仅仅丰富多彩,而且寓意很重,吃年夜饭之前,要先拜神祭祖,仪式完毕后才可以开饭。

阅读 5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