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70-202401赤峰与哈尔滨(上)

黄豆芽
创建于02-07
阅读 6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1月底,赤峰与哈尔滨。作为一个在沈阳读了七年书的人,我是对冰雪没有那么大热情的,但是绿豆芽有,这些年也是寻思着最冷的冬天还是应该去一趟大东北,黑吉辽和内蒙古四选一,沈阳没有那么冷,长春没有哈尔滨有特色,蒙东没有特大城市,所以首选应该是哈尔滨。上半年就基本确定了行程,没想到2023年12月中旬以后,哈尔滨突然就大火成了“尔滨”,正好也去凑了个热闹,感受感受这一波“南方小土豆”带来的“泼天的富贵”。

成都出发高铁7小时到北京,然后继续高铁2.5小时到赤峰,真心快。29年前我到过赤峰,这个城市已经今非昔比。赤峰本名昭乌达盟,是蒙东地区赫赫有名的呼盟(呼伦贝尔盟)和昭盟(昭乌达盟)之昭盟,1959年-1969年间划归辽宁,取消“盟”,变成了赤峰,后来重新划归内蒙,但是赤峰这个名字就沿用了下来。


赤峰市内的赤峰博物馆内有一件玉龙,华夏银行的标志即来源于此,这里也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赤为红,峰为山。中国的银行中,行徽最有味儿的是邮储银行和华夏银行,一个用了何尊“宅兹中国”的那个“中”,一个用了赤峰这条龙。曾几何时,考古界传中国人源自西方,20世纪初,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发现,成为了华夏渊源来自东土而不是来自西方的指标性文化。傅斯年、李济等历史学家与考古人为此付出极大心血,从城子崖薄如蝉翼的蛋壳黑陶开始,到赤峰的这条飞龙在天的玉龙,为华夏文明一锤定音,正本清源。


严寒中我们到了博物馆,整修没开门,只好转去市内的辽代艺术博物馆,当地人叫“契丹馆”。整个辽代,契丹人中心生活区域就是昭盟这一片,燕云十六州过于靠南,并不是契丹人主要聚居地。辽人五京最重要的上京在今天的赤峰。


博物馆内一件辽代壁画,明显的唐人风采,这也不奇怪,契丹人是肯定画不出这样的东西的,一定是留在北方的汉人所绘。中国两个著名的乱世,秦汉以后的东西晋和南北朝,延续了四百年,隋唐以后的五代十国,仅仅延续了五十年,历史就来到了宋辽分治中国的时期,所以辽代金代很多古建筑与壁画佛像辉煌大气,其实是在北地延续了唐风。

到赤峰是走亲戚的,由于哈尔滨的南方人太多,不可能有澡堂可泡,所以在赤峰让绿豆芽领略了东北的洗浴文化,晚上非常非常热情好客的主人带我们去吃蒙餐,赤峰的云图腾蒙餐厅,看看一进门这气派。

四层餐桌,第一次见,这个大蒙古包叫“昭乌达厅”,听这名字我就知道这应该是这家蒙餐厅最好的一个包间。

蒙古包内的版画,契丹人行猎图。契丹是“镔铁”或“刀剑”之意,该民族起源于东胡,是鲜卑人的一支。萧峰在雁门关自戕以后,辽国国势渐微,被金、蒙古灭国后,泯然于华夏。

马奶酒。

东北菜的“拔丝”系列之一。

羊排,上菜的时候,倒了一碗什么液体在那个白瓷碗里,冒烟烟,估计是一种迎客仪式。

最有蒙古特色的一盘肉,中间那只小蝶是野韭菜花酱。

类似北京烤鸭,漂亮的摆盘。

我大概数了一下,三十几道菜,大圆盘正好放满,主人盛情,心意足见。

酒过三巡,专业演员上场献哈达。第一支独舞就惊艳全场。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开始时候大开大阖又倏忽收手的经典舞姿和藏族舞蹈中那个背水踏歌的舞姿一样,大气美丽灵动万方,坦白的说,这段视频我看了不下几十遍,就是为了看那前两秒。

独唱,红红的萨日朗。这三张照片是手机拍摄的视频中抽帧得到的JPG,即使不太清楚,也能看出来独唱歌手的美丽,主人说,他们都是走穴的专业演员。

马头琴独奏。现场,这哥们很嗨,我也很嗨。

赤峰呆了4天,然后飞到哈尔滨,第一站哈尔滨工业大学,这里有个小小疑问,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翻译成:哈尔滨工业大学,我当年读书的,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一样的英文,为啥叫沈阳工业学院?

哈工大主楼,1956年建成,主楼上的五星和一个尖尖的高塔上的五星,直接表明了她的俄国血统。21世纪以来,国家16个重大专项,哈工大参与了14项。

航工大航天馆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1:1模型

YF20液体火箭发动机实物,东风五号导弹和长三甲运载火箭一级发动机。注意,不是PPT,不是模型,是实物,按照我们国家约定俗成的一些规矩,表明这个东东是他们家自己做的。

风云一号1:3模型,天天晚上19:30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那个风云一号卫星云图,就是这颗卫星的输出。

一群幼儿园的小娃娃在听老师上课。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不是求实、创新,巴拉巴拉什么的,挺好)。

中国神州载人飞船舱外宇航服。

锱铢必较的太空舱载荷里搭载一面自己学校的校旗,这个应该是殊荣了,对这个学校的最高褒奖。

东风-2弹体,中短程地地弹道导弹,钱学森主导,当年的镇国重器,陆基机动发射,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弹道导弹,中国第一型单级液体发动机弹道导弹,核装药2万吨TNT当量,1966年携带核弹头从酒泉发射,射程800+公里,直接精确命中罗布泊靶场,完成核爆炸,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核导弹攻击地面目标,当年那次攻击完成后,全世界都安静了,再没有人鸹噪中国有枪无弹或者有弹无枪。东风-2于1968年服役,20世纪80年代初退出现役。

哈工大图书馆门前的雪人,雪人一号,绿豆芽见不得雪人,见一个拍一个。我这里编个号,看看这次东北行绿豆芽拍了几个雪人。

从哈工大出来,下午1点钟到冰雪大世界。全国有名有姓的大厂在门口弄出各种冰雕,这是海尔兄弟。

晶莹剔透的招牌,哈尔滨冬天虽然冷,但是确实应该一生至少来一次,因为太独特了。你能在这里看见其他地方看不到的东西。其实也不需要成千上万的装备,就我来说:


衣服三件:羊毛毛衣一件,羽绒背心一件,羽绒服一件

裤子穿三条:80元淘宝买的黑龙江大庆出货的老棉裤(絮5两棉花)一条,秋裤一条和保暖衬裤一条。

脚上:袜子两双,东北大街随处可见价值70元的雪地鞋1双。

手上:普通手套一双,外套一双大棉手套。

头上:包住耳朵的帽子、围巾各一件。


就这些,零下30度以内随便走,我们呆了7个小时没冻透。当然,那天,哈尔滨很给力,温度是零下20度左右,但是没有风。

雪人二号

2024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像魔戒里白袍巫师萨鲁曼的那座塔。

地藏王菩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每年内容都不一样,但是年年都必须有这尊地藏王菩萨坐镇园中,园区内所有冰雕雪雕到了三月份都是人工拆除,只有这尊菩萨是随着天气自然融化。

正在用电钻工作的冰雕师傅。每年哈尔滨政府都要投入几个亿打造这座冰雪大世界,费用基本都花在人工上,前面这些年都是巨额亏损,然后到了今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南方小土豆按照往年十倍的规模涌入哈尔滨。

冰雪大世界的标志,雪花摩天轮。冰雪大世界门票328元,最好玩的是世界最长的冰滑梯和这座摩天轮。不过,今年来的小土豆实在太多太多太多,这座摩天轮和大滑梯要玩上,每一项至少排队3个小时,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没想着去玩这两项,不是不想玩,实在排不上。

雪屋,有人在里面烫火锅。

北方确实有雪屋的习俗,这里面相对室外的极寒,算是温暖的。

钢琴冰雕

正对阳光的剪影

我们去冰雪大世界这天,温度很低但是阳光高照,一点雾霾都没有,冰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马铃薯公主的城堡,为了照片里没有人,我等啊等......

绿豆芽最终没敢用舌头去试一试,只敢用牙咬了咬。

雪人三号。米其林。

和抖音上的情况基本一致,南方小土豆要爬上去,确实有些困难。

雪人四号。

2024年,甲辰龙年。

前文有述,中国邮政那个绿色的标识,就是宝鸡青铜博物院镇馆重器“何尊”内部青铜铭文“宅兹中国”里的那个“中”字。

冰雪大世界里的美食城,玩的冷了,可以进去暖和暖和,里面什么吃的都有,马迭尔冰棍12元一根,也不贵,我们也在里面等天黑。

下午4:30,天慢慢暗下来,冰雪大世界开始点灯。

美食城里吃完铁锅炖大鹅,出来开始拍夜景,立马看见外面这只大鹅。

太阳下的很快,温度随着明显下降。白天大概是零下15度左右,傍晚很快下降到零下20度到零下25度。

不到十五分钟,天色全黑,园子里灯全亮。

更多的人进入园子,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些冰雕白天和晚上都很好看,各有各的特色。

长了翅膀,抱着孩子的姑娘,今年的冰雕,我觉得最好看的是这一件,雪雕是后面“我的世界”那一件。

俄罗斯洋葱头

我们在哈尔滨呆了三天,气温基本都是白天零下十五度,晚上零下二十五度,人都没事,但是设备出了一些问题。由于室内室外温差达到40度以上,所以室外进入室内,相机上全是冷凝水,像用水管冲过一样,如果是塑料机身,肯定完蛋。我的D850是铝镁合金,我开始也不太担心,不过第二天上午,还是发现D850的自动对焦系统失灵了,导致第二天手动对焦,累死个人,修好自动对焦和激光测距,应该要几千元钱。还好晚上回到酒店等了几个小时,相机又奇迹般的恢复了正常。然后后面两天我就把暖宝宝贴满了相机机身,让它一直保持温度。

其实不止相机,和网上描述的一样,苹果手机拿出口袋拍照十分钟,电量一定快速降到零,然后关机。华为手机好的多,虽然电量也下降的很快,但是不会快速到零,室外坚持2-3个小时还是可行的。

回到“夜幕下的哈尔滨”,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应该记得这是王刚当年的评书成名作。

冰蝴蝶

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里,我们这一天走了30000+步,21公里。

哈尔滨每年除了从松花江取冰修建这个冰雪大世界,还要存储很多大冰块过夏到第二年的冬季,因为如果当年临时取冰修建园子,时间是不够的。一般冰雪大世界12月中旬就开园了,那个时候松花江还没有完全冻结实,取冰不现实。

这座雪雕,很有范。

据说天黑以后,摩天轮上拍冰雪大世界的夜景是最好看的,人多排不上,只好作罢,不过就这样也很好了,确实是白天有白天的特色,晚上有晚上的美丽。

摩天轮下,就是鼎鼎大名的万人蹦迪现场,挤不进去,完全挤不进去,只能在后面跟着汹涌的人潮瞎蹦跶了半个小时,听着左右哥在台上大声嚷嚷,“我在哈尔滨等你.....”

晚上八点钟离开冰雪大世界,我们一共在这里呆了7个多小时,马不停蹄下一站,中央大街。

阅读 6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