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之城——重庆

清橙
创建于02-04
阅读 24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出发

     早听说重庆是山城,景色宜人;是陪都,历史上须重彩描画;是雾都,堪比伦敦;是第四个直辖市,充满活力,我也早就想走进重庆,看一看他的庐山真面目,只是机缘不巧,没能成行。

       终于盼来了年假,我想好好休息一下,给自己放个假,北方太冷,决定去南方,看了几个城市,都冷,一点不暖于北方,查了查,只有重庆,温度稍高一些,白天十来度,就去重庆,毕竟我很早就想去了,天遂人愿,说走就走。

       第二天,迎着晨曦,我坐上了动车,踏上了重庆之旅,将近十个小时的车程,我带了一本书,以打发无聊的时间。

      赶得不好。

     邻座的大哥看起来年龄不大,略胖,往那一坐座就都满了。他穿着羽绒服,戴着帽子,戴着口罩,帽子从上车到下车就没摘过。车一开,他就开启睡觉模式,一边睡觉一边清嗓子,让我感觉到危险,赶紧的,我戴上口罩,把脸扭向窗外,避免影响我身心。这大哥睡醒了,看了一会杂志,还挺爱阅读的,这其间出去两次,两次都拎着包去,增加了我的警惕性,提醒我注意财产安全,其实我只有这个三千块钱的手机算个正式财产,别的没啥。终于这位一直清嗓子一直戴帽子的大哥在正定下车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真怕他和我一样一直坐到重庆,好在他和我不一样。

      另一位不知坐哪的大哥一上车就睡觉,呼噜山响,和我爸当年有的一拼,这大哥一直睡,这呼噜一直打,整个车厢回荡的都是这位的呼噜声,夹杂着打电话的声音,刷视频的声音,我夹在这中间,真是浑身上下不爽,好在呼噜大叔过了石家庄消失了,我想说,这呼噜和清嗓子声是河北特产吗?

       路上这么嘈杂,书也不用看了,看风景吧!窗外满眼尽是千里沃野,万顷良田,也穿过大城(石家庄,郑州),路过小县(郏县),偶尔也有山跃入眼帘,山虽不高,也不峭拔,但未曾开发过的自然尽显生命的质朴,又有如玉带般河流潺潺而去,这阅不尽的中原风光,都是曹操所占据的地方,动车以每小时二百来公里的时速竟然开了六七个小时,可见曹操坐拥多么广阔的土地,他的雄才伟略与丰功伟绩让人不得不叹服!

     过了襄阳,山就多了起来,火车就总穿隧道了,或长或短,多得很 ,忽然到了车站,一看竟是神农架,怪不得山连着山了呢,原来快到了四川了!过了奉节,呼噜声再次响起,就前排,这一路呼噜声相伴,好不热闹!

       十个小时的车程,说慢也慢,说快也快,看了看风景,睡了两个觉,吃了点东西,就到了终点——重庆北站了!

       我选的酒店离重庆北站只有几百米,路线早已查好,走过去就行,箱子不重,应该很方便。我是查好了路线,可是走反了,应该从重庆北站北广场出站,不知怎地竟然走到了南广场,我想我应该可以绕回去,开导航吧,跟着导航走,走着走着忽然就走错了,左也不对,右也不对,中间也没有路,如何是好?重新开导航,依旧左也不对,右也不对。我想我先走到大马路上,总能绕过去,到了大马路,居然越来越远,而且信号不好了,没有方向了,我又走回广场,往另外一个方向走,一样的情形,左右都不对,我有点着急了,进站重新来,反正几百米,导航不给力,进不去站,气的不行,给酒店打电话,酒店服务员说:“你说的位置我也不知道,你走北广场就行,到北广场再给我打电话。”我这问来问去,总算找到了到北广场的的路,从北广场出了站,方顺利回到了酒店,从重庆北站到酒店的几百米,我走了一个多小时,感觉重庆对我很不友好,酒店服务员说,重庆导航不管用的,的确,重庆地形比较复杂,随时信号可能消失,随时可能找不到路,这是我刚刚经历过的。

    这是我的临时小巢——悦-轻居酒店,离重庆北站近,服务态度很好,住着也还行,费用也不高,但不推荐住,因为这家酒店略显旧,舒适感就稍差,另外更重要的这家酒店处在商业楼13层,共45层,只有6部电梯,高峰时排队上楼的人排到了大厅进口,每次上下电梯都很慢,还很挤,我有两次实在等不及了,就走楼梯上楼和下楼了,因为有时电梯人已满员,根本就不停,实在等不及,不知何时才能坐上电梯,好在13层,不是特别高,还能承受,要是再高点,就只剩下着急了。

 这是重庆早晨七点半的光景,天还很黑,夜未尽。

重庆第一天:解放碑——十八梯——洪崖洞

       在曾家岩二号线上拍到的嘉陵江,绿绿的江水穿城而过,二号线的站点就在嘉陵江上。

【解放碑】

      重庆渝中半岛有两条步行街,一条为“解放碑”。到重庆,解放碑不可不看,这是重庆标志性的建筑,在这里,你领略到的是现代都市的繁华,解放碑也是中心点,从这到各个景点都很方便,推荐住这里,累了可以随时回酒店休息,出行也方便。    

【十八梯】

    另一条离解放碑不远,叫“十八梯”。在解放碑,领略现代都市的繁华;而在十八梯,领略到的是真山城、老重庆。

古井春风

      大概是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本来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吃这口井里的水,这口水井距离居民的住处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作“十八梯”。仔细看,这口井在照片的中间。这口井,是十八梯的中心,十八梯,鱼骨式的布局,一条主街,两侧一条条的街巷。      

       十八梯其实就是逛街,体会山城下半城的生活。老街道居住着普通老百姓,街上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掏耳朵的、修脚的、卖衣服的、卖各种小吃的,十八梯是老重庆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个牌坊很有特色,挂的是各种各样的风筝,很艺术。

       这是老重庆的生活,每条街道都有不止一处的茶馆,他们叫“日茶夜酒”,这个词就很生活化,生活不就应该如此吗?吃这个茶太舒适了,茶桌中间茶炉煮着茶,茶炉四周烤着山芋、玉米、南瓜、橘子,还有瓜子和花生吃,茶香和各种食物的香味飘散在古色古香的院子里,很是诱人,一扫码,最低消费,148一位,我一人,算了,不过生活本身就应该很诱人才对,不然,我们追求什么。

防空洞

       重庆有很多这样的防空洞,抗战时期日军经常对重庆实施轰炸,防空洞用来避难,也用来生产劳作,这相当于我家门口的地道,不过重庆是山城,防空洞都挖在山里,更结实,除此,重庆还有很多废弃的防空洞,都是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

      较场口是一站,到较场口下,直接就到了热闹的十八梯。

     十八梯——下半城的全景,虽说不大,但足以让你感受到重庆的烟火气,让你认识重庆人的生活品味。

【洪崖洞】

    洪崖洞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崖而建,是游吊脚群楼的好去处,也是解放碑的会客厅。

        洪崖洞共有十一层高,分为纸盐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风情街、盛宴美食街及异域风情城市阳台四条大街。在酒吧,你会听到年轻歌手的演唱,专业不专业不知道,但足够动情。美食街有各色美食,随便品尝,最有特色的是葛根酥,很好吃,最新奇的是肥肠卷大葱,不敢品尝。在巴渝文化街,商家准备了少数民族的各式服装,给游客拍照,他们找的角度很特别,拍上去独具风情。

        江景确实好看,这照片可见一斑。

       夜景很迷人,听说从千厮门大桥上看洪崖洞,更是好看,十分想去,我不光想从桥上看看洪崖洞,我还很喜欢千厮门这个名字,也太文雅了,但脚早就疼了,罢了。

第二天:磁器口——湖广总督

【磁器口】

    磁器口历史悠久。据《巴县志》载,其建镇始于宋真宗年间,因山上有白色巨石崖壁,便取名白崖场。传说明建文帝朱允炆又曾隐修于镇上宝轮寺,故又名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盛产和转运瓷器,得名瓷器口,因"瓷"与"磁"相通,遂定名磁器口。

    

        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

      到磁器口也是逛街,一块块青石板,一家家店铺,吃的,喝的,玩的,乐的,生活所需,无所不有,南腔北调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酒吧时不时传来醉人的歌声,让磁器口的生活热闹中带着悠闲,恬静而美好。

      这是宝善宫,曾做过学堂,嘉陵小学旧址,丁肇中曾经读过书的地方。

       宝善宫也是四合院,进门有门房,院里三面住房,一面戏台,房子对称格局,大气精致,清代建筑风格。现在是茶馆,这黄桷树后面都是茶座,下午有川剧变脸,居高临下,边喝茶边看川剧变脸,我倒是想来这么一回,得一点半,我怕是没有精力再回来了,遗憾离开。

      这家买卖做的好,全靠这位阿姨,一边吆喝,一边使劲拍打漏勺里的粉条,仿佛是用手伴奏,吆喝声和拍打声自成一体,很有气势,很有特色,在她这儿,劳动是一种享受,劳动是一种美,引得众人驻足观看,看了半天,听了半天,就听懂两句,“好吃不贵”,“点单,里面请”。

       这是老码头,过去应该是商人云集的地方,现在是游人云集的地方。

      这是宝轮寺,本不想进去,一眼看见这是北魏时的建筑,年代太久远了,决定进去看看。

     也说不上哪好,也说不上北魏时的建筑什么风格,就是觉得建筑格局,建筑色彩是一种宏观的美,大气与精致并存;各种佛像,石雕、木雕、砖雕是一种微观的美,能在这一殿一塔一柱中欣赏到古代的智慧与艺术,算是今人的幸运。

      转了三个多小时,走了三条长街,磁器口后街、前街、横街,累了,回酒店。

【朝天门】

      听说朝天门也很好看,能看见嘉陵江和长江汇合,慕名而来,失望而去。因为这里的古城墙说不上太高,中间也有镂空,但是也很难看见两江汇合全景,我转来转去,哪都看不见,城墙都是一样高,实在无法可想。一回头,看见花池,花池台很高,我想登上花池台上,江景应该就能尽收眼底了,正思考着花池台的高度,我能不能上去时,看见穿着绿大衣的保安在巡逻了,就没好意思上,亏得看见他了,不然,我的衣裤恐怕就不能完好了,也许还有别的损失。看不见也挺好,照两张照片得了,倒是省事了。

 【湖广会馆】     这是湖广会馆牌坊,误打误撞,居然到这来了。

           湖广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这是湖广会馆正门,此时已晚,不能参观了,仔细看看,会馆规模不小,里面有表演,包含着丰富多元的文化。

第四天:渣滓洞——白公馆——厦门大学——鹅岭二厂

【渣滓洞】      

       到重庆,渣滓洞必须来看一看,总在书上看到,真实的渣滓洞不容错过,这段革命历史必须回顾。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

      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

       这应该是大门处,左右各有一个草顶的岗亭,原先都应该有站岗的特务。

      这树上挂的大钟,每隔一小时敲一回,做平安无事的信号,这也可以叫信号钟。

        这是女牢,江竹筠就住在女牢一室,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之一邓惠中也住在一室,这是南面,有窗有门,北面只有门,一室两门一窗,共住12人。

       院内男牢们通过斗争取得碾米的权力,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利用这个时间传递信息。

男牢室

     这是一面有故事的墙。 1949年11月27日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四川大部分地区,丧心病狂的刽子手集中到渣滓洞,以“马上转移,要办移交”为名,将男女牢中的全部人员分别锁在男牢楼下的八间牢房里,当时关押约200人,突然用机枪、卡宾枪扫射,为了不留活口,他们最后烧掉男狱,侥幸有30人逃到白墙处,推到白墙(白墙之所以能被推到,是因为原来墙因暴雨倒塌,国民党为省钱,让狱中犯人修的,其实里面是树叶树枝碎石的豆腐渣工程),最后仅15人脱险。

      渣滓洞内外两院,共三排,面积不大,但有六个岗亭,还有连队驻守,可谓监控严密。照片中有两个岗亭。

【白公馆】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9年军统局将此改建为看守所关押政治犯。原一楼一底的十余间住房改为牢房,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

    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白公馆作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被移往附近的渣滓洞。抗战胜利后,白公馆被作为特别看守所。1947年春,渣滓洞"人犯"又迁回白公馆关押。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都曾被囚于此。

          原来防空洞改为刑讯室。

         刑讯室里审讯刑具,和电视里看到的一样。

      重庆解放的时间是1949年11月30日,狱中难友绝大部分牺牲了。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

       重庆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

      《重庆大学-宣言》

       道路两边都是操场,一个足球场,一个综合球场,四周绿树环绕,很美。学校别处还另有操场,至少三个。

      寅初亭

        周恩来演讲处

       中央大学七七抗战大礼堂

     校园景观

       宿舍楼之一

      图书馆

       主教学楼因设计体系新颖、技术运用先进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颁发了中国土木工程设立的最大奖项——“詹天佑大奖”。

        重庆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底蕴深厚,“工学院”(A区二教)、“理学院”(A区一教)、“文学斋”、“中央大学七七抗战大礼堂”等近代建筑群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鹅岭二厂】

        重庆鹅岭二厂,历史追溯至1940年民国时期, 前身为民国中央银行印钞厂, 解放后更名为重庆印刷二厂。 这之后的几十年里, 重庆大大小小带颜色的图片印刷, 几乎都出自这里。 随着印刷业的开放加竞争,重庆二厂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开放的二厂文创园 ,展示了重庆整个印刷历史长河有趣的故事。 

      鹅岭二厂一栋厂房

       鹅岭二厂一栋楼门之一

      二栋厂房

        鹅岭二厂曾辉煌一时,今日我只找到了这一点老厂的痕迹,所有厂房还在,不过内部已经作为商业区都在营业了,这也算是让他继续存在的一种有价值的形式吧!

      这一点内部的痕迹,车间布局、楼梯口、公事栏,枣红色的管道,绿色的墙围,水泥地面,让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的工厂。这让我想起我家的老房子,第一次刷的也是这样的绿墙围,当时有刷黄色的,有刷灰色的,我妈偏就让我爸刷了个深绿色的,说是耐脏,原来这还是国标,我这没文化的妈还挺有水平,居然弄了个国标。

第四天:中山四路——三峡博物馆——人民大礼堂——黄桷垭

    

       中山四路人称“重庆最美一条街”,它一墙一院都有故事,一砖一瓦皆有文化,它浓缩了重庆市的前世今生,承载了巴渝大地上厚重的历史文化。

    

【周公馆】

    1938年,中共南方局考虑到办事处住房紧张,而曾家岩地处市区,靠近国民政府,会客访友和与各界人士接触都很方便,十分有利于开展工作,邓颖超遂以周恩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名义,租用了曾家岩50号,对外称作“周公馆”,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机构所在地。

        曾家岩50号前后两个小院,这是前小院,也叫天井。

    这是后小院。

        周公馆的内部比较复杂,主楼的底层和三楼的全部以及二楼东边的三间房屋为南方局租用,其余分别租给了时任国民党中央抚恤委员会主任秘书刘瑶章,国民党上层人士端木恺,以及时任重庆市市长贺耀祖的夫人倪斐君领导的    “战时妇女服务团”。这样就形成了国共两党人士同进一个院、共住一栋楼的有趣现象。

         周恩来邓颖超的房间,卧室兼办公室。

    后小院天井里,有一条秘道,可以通向防空洞直达嘉陵江边。密道就在周恩来屋子旁边,原来放满了花盆,现在写着出口处。

【国民政府警察局】    

        与周公馆一墙之隔的,是曾家岩19号,原国民政府警察局旧址。最早是曾家岩书院,现在还能看见“从善如流”的匾牌。

      南面临街为传统中式灰墙黛瓦风格,整个建筑比周公馆整整高出了一个屋顶,比起周公馆来,要气派得多。

       

    北面朝江,为西式拱券外廊,立于15米高悬崖峭壁上。所以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小楼。

       在曾家岩书院看嘉陵江大桥。

       在中山四路的小广场上,矗立着周恩来铜像,铜像背后是周公馆和原国民政府警察局。

 【戴笠公馆】

      这是戴笠公馆,和周公馆隔了一个小广场,是戴笠居住和办公之地,三层小楼,民国风,建在梯坎下,二楼与街道持平。现在是巴渝文化会馆。

      警察局、周公馆、戴笠公馆三个建筑相连,虽说国共互相监督,但周恩来的危险更大,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军统的眼皮底下,要完成大大小小的工作得需要怎样的智慧啊!

    1939年张治中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一处主任时租下了桂园。

       迁居入住时,张治中亲手在楼前种下两棵桂花树,并启用父亲“桂徽”名字,将此小院命名为“桂园”。

一楼门厅

       一楼餐厅和一楼会议室,门外都有挂衣钩,很讲究。

二楼张治中房间

      1945年8月,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特将此处备作毛泽东在重庆市内办公会客的地方。二楼毛泽东、周恩来的房间。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就是在这里签署了著名的《双十协定》。 桂园,成为国共谈判的重要见证地。    

      

【中山四路36号】

    36号,是中山四路上最传奇的门牌号,现在是重庆市委大院所在地。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现中山四路36号成为蒋中正、宋美龄、李宗仁等国民党军政要员的官邸,国民政府行政院、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等也在院中。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进驻中山四路36号,直至1954年11月西南局撤销。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第二书记刘伯承、第三书记贺龙在这里领导了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揭开了建设新重庆的新篇章。

    如今,旧址都在里面,只是不能进去而已。

【人民小学】

    重庆市人民小学——晋冀鲁豫边区子弟学校。它创建于1945年,后随刘邓大军南下重庆,改名为中共中央西南局人民小学。刘伯承元帅为学校命名并题写校训,贺龙元帅任学校首任董事长,邓小平的夫人卓琳任首任校长。

      中山四路是地地道道的“抗战文化一条街”,下图中的所标注的,因前期准备不足,我并没有都看到,就是看到的,因为并没有标识,也是后来才知道究竟的,比如巴渝文化馆、市委大院,我确实都看到了,只是不知道他的前身就是戴笠公馆、蒋介石、宋美龄公馆。好在我喜欢每一个有历史的建筑,就都没有漏掉。有历史的建筑给一种踏实的感觉,好像能看到自己走来的方向。

      

【三峡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为1951年3月成立的西南博物院,分四层,设有“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汉代雕塑艺术”、“历代钱币”、“西南少数民族风情”、“历代书画”、“李初梨捐献文物”、“历代瓷器”、“巴渝旧事君应忆;高罗佩家族捐赠高罗佩私人收藏文物”等10个常设展厅。

【人民大礼堂】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重庆解放以后政府主持兴建的第一个重大建筑。大礼堂中西合璧,主体部分仿北京天坛祈年殿及天安门形式,配以廊柱式的南楼、北楼。一色绿色琉璃瓦顶,大红廊柱,淤塞栏杆。大门为一大牌坊。整个建筑布局合谐,雄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黄桷垭老街】

        黄桷垭老街起源于黄葛古道,它是著名茶马古道的一部分,古代商队负重从长江边到达黄桷垭时,已是人困马乏,此处便成为背夫、马帮集中歇息之地,这成为黄桷垭老街的起源。

【三毛故居】

      三毛故居,就是照片中看起来砖色的民居,其实是木结构的,这里曾住着三毛及其父母、姐姐以及伯父一家人。

【李奎安故居】

       李奎安(1879一1947年),巴县人,民国时“重庆五老四学士”之一,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1940年后当选重庆市参议会副议长,成为政、商、文化界“三界”名人。

【静庐】

      赵熙的旧居。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在近代川渝传统文人中,乃一流大文人。

       抗战时期,蒋介石坐阵黄山云岫楼,除指挥作战外,还招揽巴蜀名流以提高其名望,蒋介石命孔祥熙为赵熙在黄桷垭老街安排了一处居所,即为“静庐”

     黄桷垭老街,也是值得好好逛逛的一条街,名人众多,旧居众多,晏阳初旧居、黄桷垭老邮局,谢家大院、贵州商会馆、张京营寨,都在黄桷垭老街上,且保存完好,可惜我来得晚了些,要说才七点多,不算晚,可是街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虽说家家门口都有灯笼,可光线暗的很,使劲看也看不清,太可惜了,若是灯火通明,我必不虚此行。

归来

       重庆之旅就要结束了,我在重庆逛了四天街,从老街到新街,从民居到旧居,从学校到寺庙,从码头到车站,从歌乐山到朝天门,从大礼堂到博物馆,虽然辛苦劳累,但此行让我认识了重庆,这是一个人间烟火之城,充满生机与活力之城,重庆,一个值得怀念的城市。

重庆之旅关于“吃”

      重庆的食物讲究麻辣鲜香,那种麻辣是柔柔的,闻起来很香的,只要是能吃一点辣的,就没问题。酸辣粉,重庆小面,油茶、老麻抄手、钵钵鸡、麻辣串,这都是重庆小吃,味道都还不错,也都是以麻辣为主,但也可以根据跟人口味选择麻辣程度,推荐品尝。

       重庆橘子很好吃,都带枝带叶,我买的最便宜的粑粑柑十元三斤,新鲜又好吃。

重庆之旅关于“行”

       重庆地铁很方便,四通八达,有时人很多,很有大都市的特点,打车也很方便,价钱很合理,总之,出行方便。但是重庆的路不好走,坡路、台阶很多,腿脚不好的人要认真走路,好几次我都要崴脚,好在都有惊无险。

阅读 2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