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年版)》是我们一线数学老师的“指挥棒”,深入研读新课标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平时对新课标的研读和学习,我对新理念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同时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新课标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
新课标更加突出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能力来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数学能力解决生活和其他领域的问题。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这个知识点的“来龙”:为什么会有这个知识点?它是怎么来的?它最初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被提出的?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它的“去脉”:它可以用到哪里?跟哪些学过的知识点相关?它还可以怎样被应用?学生只有回归知识点本身,多结合生活场景去思考,才能把一类问题解决好,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魅力。
新课标更加强调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有数学学科本质、利于未来学习的结构化的教学体系,也就是近几年一直提倡的大单元教学。在广度上,要了解知识的来源和学习需求,和旧知、新知的关联。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和关联性,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在深度上,强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建立有意义的知识结构,这也更容易掌握知识,一脉相承。
新课标更加注重在教学中引发思考
我们要多去思考和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学数学的快乐”并且“快乐地学数学”。
供图:张欣
供稿:张欣
审核:郝晓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