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冬季,逐渐变冷的天气,让我不由想起,小时候储菜过冬的情景。
张家口是个冬季寒冷的地方。过去的岁月里,物资匮乏,再加上天气寒冷,运输也不方便,一到冬天反季的蔬菜水果很少。民以食为天,所以入冬前家家户户都要储备白菜、土豆、大葱、萝卜等耐存放的蔬菜过冬。冬季里可以接触到新鲜叶菜少,由于土豆、白菜产量大,价格相对便宜,是每家的最佳选择。为了应对漫长又寒冷的严冬,每家每户存上几百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每年冬天,父母都会囤三百多斤白菜,二百多斤土豆过冬。这些蔬菜是要满足整个家庭从入冬到来年春天使用的。因为我们住的地方离山西近,有一趟张家口站至大同站的列车从这儿经过。所以,除了在本地购买储备菜,为了买到廉价质好的蔬菜,大家还会乘坐火车到山西省天镇县批菜,往返程也就三个小时。
母亲曾带我去采购过一回,那时我还在读小学。
记得那天早早起床,母亲带着我坐早上七点钟的527次列车,半个小时的行程到达天镇站下车,然后步行500多米来到车站边上的蔬菜批发市场。这时,市场上已经挤满了人,声音嘈杂,卖菜的、买菜的,叫卖声、讨价声、询问声汇成一片。由于时间紧,母亲急匆匆在各个菜摊上过一遍,看质量、问价格,对比后挨个买上白菜、芹菜、大葱、辣椒等蔬菜,并装进尼龙袋子。我紧跟在母亲身后,一面帮母亲拿东西,一面紧随其后生怕丢了。
怕误了火车时间点,买好菜,母亲不敢多耽误功夫,动作麻利地背起一个装满菜的大尼龙袋子,手里还拎着两捆大葱,我紧跟其后帮母亲拎着小袋子,急匆匆的赶往火车站。袋子很重,把我的手指勒得生疼,走一段就赶紧停下来换换手。就这样一刻没敢停歇步行到火车站,不一会儿车也就到了。我赶紧跟着母亲咬牙把装满蔬菜的袋子提上车,这时才长舒一口气,只觉得满身是汗。弯曲了一下肿胀的手指,两道红色肉棱凸起,心里感慨买个菜真不容易。坐上返程的528次列车,到家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
虽然外面天气很冷,但是屋里暖和,蔬菜放在屋里,时间长了就会腐烂。蔬菜买回来后,先整齐的码放在墙角,晾晾水分,这样更易储存。为了蔬菜能长时间存放,几乎每家都会在院子里挖个地窨子用来储菜。
地窨子在北方农村常见,我们通常就叫“窨子”,冬天把蔬菜放进窨子里防止被冻坏,还防腐保鲜。我们家的窨子还是后来定居下来后才有的。
那是1989年,我们家终于结束了一直租房子的日子,住进了父亲单位分的平房里。真的是只有两间平房,四壁刷白,红砖铺地,其它什么都没有。于是自己动手开始置办家用,亲自动手垫院子、圈建围墙,又盖起一间南屋做厨房兼储藏间。安置好后,父亲雇人在院子靠东侧挖了一个窨子,大概二米五到三米高,直径一米二左右。在窨子底部掏挖了两三个高约半米、大小不等的小窑洞,可以放不同的蔬菜。为方便上下,在窨子四壁周围从高到低掏几个小凹坑,好在上下窨子时脚有着力点,可以踩踏。
放在屋里的菜快吃完了,父亲就会下窨子里拿菜,我们会在窨子口等着,放下去带绳的筐子,父亲把土豆白菜还有苹果放进筐子后,我们再小心翼翼的拉上来。那时候我们小,体重轻,有时候父亲不在家,需要下去拿东西,母亲会用一根绳子拦腰拴在我们腰上,把我们放下去拿菜,当时还觉得特别好玩呢。
由于长期密闭,窨子中的氧气会与里面储存的蔬菜反应生成废气,长时间不使用,进去的人会因缺氧而发生晕厥。为了安全,每次下去的时候,都会提前打开窨子盖通风,有时候父亲下到窨子里还会拿一根蜡烛点燃来测试。
窨子冬暖夏凉。冬天,可以储存放土豆、白菜、萝卜、苹果,一直到春天都很新鲜。夏天,还会把西瓜吊在窨子中,此时西瓜口感更凉爽。记忆深刻的是每年端午节,父母都会包很多粽子,当时家里还没有冰箱,为了粽子能多存几天,母亲会把粽子放进水桶里,然后在窨子口横放一根木棍,拿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木棍中间,另一头绑在水桶提手上,再慢慢将装粽子的水桶吊进窨子里,随吃随取。同时,为了保证安全,每年还会经常检查里面的情况 ,如果有松动的地方就用碎砖砌一下,再把松动的土,还有平时拿菜时掰下的一些菜叶、土豆芽等清理出来。。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冰箱设计的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强,窨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即便在农村使用的人也少了。但那些年里,窨子的作用很大,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现在这个小院子还在那里,已经多年不住人,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模样,那个窨子也还在,盖着盖子,估计下面已经有坍塌,不能再下去,曾经的欢声笑语、生活痕迹也随之被封存起来。冬储白菜、土豆,方便实用的地窨子已然成为那个年代最温暖的记忆。
20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