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常易,华章日新。2月3日,也是小年,在书写春节的序章之际,我们来到福海颐养之家,将志愿者情怀转化为力所能及的实践,也将脚步踏向钢城新余最温暖的地方。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总书记曾指出:“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当我们听见颐养院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来了很多学生,真好”,我们的心中也升起强烈的责任感:从各地返回家乡的我们,不仅代表着我们的个人品格,更代表着学校的期望、家乡的希冀。
调好内心“耐心阀”,让颐养之家温情更满。
笔者分配在认知障碍老人的生活区,在这里,我遇见了这样一位长者,他是为数不多的能说普通话的一位,但当他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你是哪个学校来的,你是哪里人”,我才第一次直观地体会到这种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的疾病的可怕之处;我抬头看了看老人房门外的基本情况表,上面写着---轻症阿症,我心里一惊,虽然是轻症,但已经到了令人惊讶的遗忘程度,但老人家仍然在用极大的努力去对抗遗忘!紧接着,老爷爷和我讲述起他过去的工作经历,他说,自己从18岁开始有着42年的工龄……;这时,我体会到,其实这里的每一位老人都曾是新余建设的贡献者,都为着自己的目标、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朝前走,今天,他们只是换了一个战场,一个与自己的记忆战斗、希望将自己珍藏的、最为骄傲的那些回忆保留住的战场!可是岁月与这种病症的推进及演化极其无情,记忆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情地离开,可能那些老人家珍藏许久的记忆终将散在空中,旁人甚至老人自己只能努力地伸出手去,但就是抓不住记忆。但好在可以有我们,我们能够学着提升自己的耐心程度,去倾听哪怕是缺乏逻辑的话语,去感受每一位老人可以称得上是“行走的历史”的经历;如此,这个世界上能够多几个帮他(她)们记住那些珍藏之美好的人,这些美好或许很微小,但可以是极好的人间之烟火、凡人之奋斗;更重要的是,长者在讲述与倾诉之中缓解了焦虑与孤独,这或许是最好的治疗。
打好服务“攻坚战”,让颐养之家暖意更浓。
在活动开始前的培训时,一位工作人员向主管认知障碍症长者区的姐姐说:“院里事情最复杂的事都在你手上啊。”果不其然,在将近四小时的志愿服务之中,我们实际上在做一件事——猜长者们的意思。由于病情的限制,老人家无法用言语表达出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只能用简单的字句甚至是语气词,再辅之以简单的手势。我们作为知之甚少的志愿者,只能一头雾水地猜测,甚至是做了之后再看老人的反应,但又害怕让老人家不开心。而颐养之家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快速到岗之后快速进入状态;由于长时间的默契与配合,她们能够恰当理解老人想干什么、怎么干,思路清晰办事准确。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她们日复一日经历着长者们提出的考验,仍然能做到用心用情以积极的态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一时的耐心与主动并不难,但每日每时的耐心与主动,考验的是打好服务“攻坚战”的职业素养与“想长者之所想”的情操。
做好实际“细节题”,让颐养之家幸福更多。
基本情况一口清、动态情况底数明、个别情况掌握准。所有的这些,离不开工作人员对细节的精准把控:精确的时间记忆、对每位老人的性格的深入了解以及生活习惯的掌握,进而辅之以全心全意的投入,从墙壁上五彩斑斓的画,到严密的防走失体系,到精确入微的时间记录,甚至是给老人家“取外号”——一位工作人员开心地对我们说:“这位爷爷是这栋的‘老大哥’”的确,对长者的称呼变化不仅是一种亲切、一种用心,更是对长者成就感的赋予,对长者们情感空缺的补齐。而这些微小的努力都能给予长者更真实的幸福,也能给予家属舒心放心的服务体验。
记忆最深的是一位老奶奶,在她的房间里有电子琴、曲谱、有笔墨、纸砚……她很骄傲地指着墙边一桶卷轴说:“这些都是我的作品!”当一位志愿者弹起她的电子琴,她就唱起了歌,悠扬的旋律在房间里回荡,从老奶奶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个世界此刻都是她的,她能找到自己的青葱岁月,能寻觅自己的霁月清风。何为老有所乐?老奶奶给出了最直观最朴实的答案——坚持自己热爱的,把每一天当成作品与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