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宁夏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四站小学

牛燕燕
创建于02-04
阅读 16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立春是每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古籍《群芳谱》中有云“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2024年的立春是2月4日,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四季便由此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立春起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古人对“立春”非常重视,一直把它当成节日来过。

“立春”一词,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已出现。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每逢“立春”,周天子亲率公卿、诸侯、士大夫,在东郊举行迎春大典,然后赏赐群臣并施惠于民。

东汉以后,朝野出现“迎春”礼俗,如妇女“剪彩为燕”做头饰,贴“宜春”于门。唐宋时,“立春”之日,宰相以下群臣要入朝致贺。明清宫廷,无论“迎春”还是“鞭春”,礼仪均极为隆重。

立春三候

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1.东风解冻:到了立春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2.蛰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3.鱼陟负冰: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儿开始到水面上游动,但水面上还有没有溶解的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习俗

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打春牛

  立春时节,迎春仪式中的“打春牛”又称为鞭春。“春牛”用木头和土塑成,祈求丰收。一打“风调雨顺”,二打“五谷丰登”,三打“国泰民安”,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迎春

由于是春天的开始,我国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称为立春节,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专家介绍说,立春日迎春,是在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历史悠久,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现在立春日迎春不如从前隆重,但各地仍会有一些特殊的方式来迎接立春,比如还有挂风车、踏青等。

立春诗词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

近水游鱼迸冰出。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立春养生

顺应自然:立春之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顺应春天的特点,健康养生需注意保护阳气。保护阳气,要从饮食、起居、心理和运动等方面进行养生。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初春时节不宜过快减少衣着,露出身体。《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注意保暖:立春时节,虽然天气开始慢慢回暖,但早晚温差仍然很大,我们一方面应当及时关注最新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为出行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在大部分地区,也要注意保暖。民间俗语“春捂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注意保暖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对多变的天气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大家可用多层穿衣法来应对天气变化,保护身体健康。

注意防疾:俗语说“百草回芽,百病引发”,春天万物萌动,也滋生细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所以春天应特别注意讲卫生,防虫害,多开窗通风,防止疾病发生。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气为主令。在早春,主要是风寒邪气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后,是以风温邪气致病。所以,春天都为风邪致病。《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始。”因为其他几种邪气是借助于风气侵入人体的,像寒邪、热邪、湿邪等。

饮食调养: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春季饮食养生应避免吃油腻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春天是肝旺之时,应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今日立春,

就让我们从此刻开始,

用自己的方式去期待和生长。

愿往后的每一天,

都能与美好相逢!

佳节将至,

在这里预祝全体家长同学们——

春节快乐,

阖家幸福!

阅读 16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