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又见微信百万保障骗局

杏林
创建于02-04
阅读 4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案例简介:

2024年1月29日下午14时许,我行客户夏女士急匆匆地来到杏林支行,一进门就对大堂经理说到: “经理,我有点急事,能不能先帮我处理一下 ”。大堂经理见客户神色慌张,立即提高警觉,耐心询问了事情的原委。客户解释当日早晨接到一个自称是“微信客服”的来电,称夏女士开通了一个名为微信百万医疗保险的微信服务功能,每个月将被自动扣费800元。 夏女士很诧异,在她印象中根本就没这件事。“可能您是在网购时不小心误操作的,”“客服”主动引导夏女士“回忆”,还贴心表示如果是误开通的,只要及时关闭就不会再自动扣费。如若不然,会影响征信。根据对方的说法,夏女士查了查,发现微信中真的有一项微信支付百万保障的内容。夏女士也没仔细辨别两者的不同,就信以为真,并根据对方要求,下载了“微会议”app。在“客服”要求下开启了共享屏幕。随后,“客服”让她关闭手机免密支付,后再点击支付链接支付20元的关闭手续费。而后夏女士的手机短信不断收到扣款提示。大堂经理听闻立即引导客户到智能柜台打印流水,发现相同的扣款数高达几十比,金额皆为999元,用途为电子钱包取现。遂即报告支行运营内控副行长,确认客户遭遇保险类电信网络诈骗。而后大堂经理引导客户办理注销手机银行与重置密码后将卡内剩余资金在柜台以现金方式取出并将卡挂失,避免了客户进一步的资金损失,挽回客户资金损失7000多元。最后,大堂经理对客户进行了防止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的宣传,客户对银行员工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了感谢,并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轻易相信别人从而落入诈骗的圈套。

2.案例分析:

犯罪份子通过张冠李戴的方式,将“微信百万医疗保险”与“微信百万保障”混淆,前者是一款商业保险,而后者则是一项免费的服务。犯罪分子逐步诱导客户,用可以帮助客户将误开通的功能关闭的说辞骗取客户信任,引诱客户开启屏幕共享,并在过程套取客户的手机验证码与密码等信息,从而达到盗刷资金的目的。

3.案例启示:

1.个人信息勿外泄: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网络为我们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而犯罪分子也正是通过这一点采取各种方式实施诈骗。金融消费者应该树立良好的信息保护意识,不能将银行卡号,密码,手机交易码等信息轻易地告诉他人,以免资金的损失。

2.“自动扣款”勿轻信:该案例中提到的微信、支付宝中的“百万保障”实质上均为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该功能完全免费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只要接到陌生来电,凡是以不关闭“百万保障”业务并威胁会影响个人征信、自动扣费等为由要求转账或下载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远程操作指导的都是诈骗。一旦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前往就近银行网点寻求帮助。

阅读 4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