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论文写作,助力专业成长——刘同军名师工作室举办寒假专题培训

静以致远
创建于02-03
阅读 2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根据刘同军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教研论文写作能力,2024年2月3日,刘同军名师工作室邀请到了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青岛版)的核心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初中数学教与学》编委李树臣老师就数学教师论文写作问题进行专家讲座,西海岸刘同军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讲座中,李老师指出教师要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必须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去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水平,教师研究的成果要通过论文反映并推广出去。针对论文写作的问题,李老师从精心构思、立体思考、反复修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让我们对数学教育论文的写作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尽管我们相聚云端,隔着屏幕,但每位参与者对学习的热情和专注度并没有减弱,依然高涨。

学习感悟

刘同军老师学习感悟

       今天听了李树臣老师的讲座,感触很多,但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一个数学老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优秀?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去拜访我的一位老前辈也是我刚参加工作时的同事张云瑞老师,八十多岁的张老师对我说:当老师就是要传递思想,传递思想一是靠讲课,二是靠写文章。他还说,你平时上一节课只有几十个人听,但你发一篇文章就不一样了,看到的人何止成千上万,所以当老师就要写文章。当时我就深受触动,深感惭愧,再结合今天李老师的讲座,更使我感受到,衡量一个老师是否优秀可能有很多尺度,但善于写作且有成果发表一定是一个硬核的指标。今晚的讲座引起我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个老师究竟能优秀到什么程度?所谓“艺无止境”,教师的成长亦无止境。我们总能发现有的人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出名堂,做到极致,就像李树臣老师的数学教学研究一样。李老师也是一个初中数学老师,但是他的数学教学研究做到了令我们仰视、达到了我们感觉高不可攀的程度,这中间的秘密是什么?其实今天的讲座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这就是专注和坚持。真心希望自己、也希望我们工作室的老师们能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数学教育的某个方面,深度钻研不懈怠,长期坚持不停息,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成果、有真才实学的优秀老师。

郭锐老师学习感悟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仅要学会教学,更重要的是应该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对过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提炼,形成受用终身的数学教学理念。但是现实是,对于数学老师而言,写作往往是短板。今晚,李树臣老师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从如何选题到如何写作再到如何升华内容等多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述,让我感受到,数学写作离我们一线教师并不遥远,甚至就在我们每天数熟悉的课堂上,只要我们多一点思考和用心。

       在李树臣老师的讲座中,提到了当下的数学一个热点问题---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被多次提到。数学学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代表着教学的方向,引领着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基本“走向,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认真思考与反思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梳理出很多的成果,从而形成很多的论文。今天李老师的讲座题目虽然为《数学教育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但同时也为我们讲述了今后的数学教育发展方向及应尽之力。我们应该努力树立“人本化”的数学课程理念,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与发展,重视合情推理教育,大力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这样“接地气”的专家引领对我们教师未来的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

薛静老师学习感悟

       有幸在小年夜听了李树臣老师的讲座“论文写作的若干问题”,李老师从精心构思,立体思考,反复修改三个方面为我们一线教师如何撰写论文指明了方向,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加强学习与研究。

       李树臣老师提到论文撰写时对课堂教学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作为一线教师来说,课堂就是教学的主阵地,对于论文撰写水平尚浅的我来说,可以先从课堂教学类的论文开始撰写,李老师告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2、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究学习;3、注重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4、从实际生活中选取学习素材;5、重视实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6、转变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7、重视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了专家的引领,心想写点什么应该是信手拈来的事,可每次提笔,又觉空口白话,缺少理论支撑,语言匮乏。究其原因,读书太少,特别是教育类刊物。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为自己制定了读书计划,多读书,多学习,多总结,多反思,通过读书提升专业素养,通过读书促进个人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自己在做教科研研究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做储备。

       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潜下心来,加强自身的学习与研究,感谢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一次次的学习机会,每一次的培训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希望自己在教科研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崔霞老师学习感悟

       2024年2月3日,李树臣老师为我们名师工作室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讲座。经过两个小时的培训,我对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必须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去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其研究成果要通过论文反映并推广出去,撰写论文是教师教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精心构思———做好撰写论文的准备工作

       写论文的第一步是精心构思,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有:选题与选材,总体构思,拟定写作提纲。

2.立体思考———撰写论文的核心

       从前面的准备工作看,确定论文的素材,做出整体构思是两个同等重要的环节。怎样找到好的素材并做出有创新的构思呢?必须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包括对基础问题的思考,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对热点问题的思考,对课程标准的思考,对专题的思考。

3.反复打磨———论文质量的保证

       论文的写作一般要经过写成初稿和修改定稿两个步骤。

(1)写成初稿。经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文章的基本观点已经明确,结构框架已经有了,文字提纲也拟好了,支撑文章主要观点的案例材料已经齐全,这时,就可以动笔写作论文的初稿。

(2)修改定稿。这里的修改是指初稿形成之后直到完全定稿的一个再加工过程,是对初稿的进一步修改与完善的过程。修改主要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两个方面进行。

       每一次学习都是对认知的提升,唯有不断地精进成长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杨静老师学习感悟

       今天晚上非常有幸聆听了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青岛版)的核心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初中数学教与学》编委李树臣老师所做的《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若干问题》的专题报告。接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干货满满,李老师从教师要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必须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去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水平这个大背景下,从精心构思、立体思考、反复修改等三个方面讲解了论文写作的问题。李老师的讲解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实用性高,即使是论文写作方面的新手也能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写作不仅需要扎实的数学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还需要教师广泛地阅读有价值的资料,从仿写开始选择适合自身的选题,动笔开始书写,不断地修改打磨,最终形成自己的论文成果。论文写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感觉最为关键的是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李老师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对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将来的写作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努力撰写出高质量的教育论文。

刘雪老师学习感悟

       今晚有幸聆听了李树臣老师关于《数学教育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的讲座,为我们后续编写教育论文、课题进行了答疑解惑,获益匪浅。李老师首先对教学进行了新的分解,他认为教学的教指的是教学生,而教学的学则指教师自身的学习。在新课标理念实施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每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对于自身的学习、专业知识的研究等能力尤为重要。而教育论文写作就是对学科知识研究的进一步凝练升华。李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论文写作的重要的几个方面:选题、立体思考、反复打磨以及他自身的几点体会。想写出优秀的教育论文,我们必须要广泛阅读有价值的资料、期刊、论文、著作等等。要读懂文章中的理、写文章的人以及读后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阅读才能是有效阅读。我们要慎重选题,从基础问题到课堂教学再到热点问题、课程标准以及专题的思考循序渐进,选择我们能够驾驭的课题可以先进行仿写。
       这次讲座对我个人的论文写作水平和课题研究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提升。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并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十分感谢李树臣老师的精彩讲座,并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够更加深入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

 纪莉丽老师学习感悟

       2024年2月3日,我有幸聆听了李树臣老师关于《数学教育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的分享。这次讲座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数学教育论文写作的平台,还使我从中领悟到了许多宝贵的学术研究经验和智慧。
      李老师从精心构思、立体思考、反复修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数学教育论文写作中的关键要素。他强调了选题是论文的骨架,选材是论文的血肉,要选取适当、充分、真实、典型、新颖的论证材料。此外,他还分享了如何找到好材料,怎样作出有创新的构思。
      李老师还指出了从基础问题、课堂教学、热点问题、课程标准、专题这五个方向进行立体思考。针对我们每天都在做的课堂教学,李老师给我们指出了可以思考的七个问题: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注重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从实际生活中选取学习素材;重视实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转变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综合与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数学教育论文写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意识到,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需要注重论文的逻辑性和表述技巧。同时,我也明白了在学术研究中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
       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积极运用李树臣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论文写作水平。

袁军霞老师学习感悟

       2月3日晚聆听李树臣老师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的讲座,受益匪浅。感谢刘老师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
       李老师讲座以“数学教师怎样写论文?”引入,随后李老师围绕自己2022年发表在《中学数学》杂志上的四篇论文讲座展开,李老师指出论文写作应:精心构思,立体思考,反复修改。老师强调教师要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对于教师成长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二是能够提升自己的实践与理论水平。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写作也十分有利于把自己的思考条理化,提升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李老师鼓励年轻教师进行论文写作。针对论文写作的基本“套路”不清的困惑,李老师指出解决这些困境的方法主要是依靠“阅读、思考、模仿”。选准作者和方向,找相应的杂志和文章,不断思考,然后把一些方法尝试应用,勤于练习就能够逐步提高写作的水平。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李老师以自身经历为例,阐述他对论文写作理解,如智者般娓娓道来,为聆听的我们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王新艳老师学习感悟

       感谢刘老师提供的学习机会,从上次的《中数参》马小为主编进校讲座,到今天线上李树臣老师的线上报告,都是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把自己的教学研究所得所获转化成文字表达出来?李树臣老师,作为数学界的大咖人物,在讲座中详细地为我们讲解分析了论文撰写的步骤和注意问题。论文撰写可分为精心构思、立体思考和反复修改三大步进行。李老师写了很多论文,他以一些具体的实例说明他写论文的心路历程,如何写作选题、选材,李老师给了五个大的研究方向,基础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热点问题、课程标准变化问题、专题研究等。李老师在讲座中耐心地谈他亲身写作的经历与体会,能感受到李老师是一位有思想、有方法的高人,他已经把写作当作一种习惯。李老师建议我们老师要广泛阅读有价值的期刊。如何读刊,读哪些人的文章,怎么读,李树臣老师在讲座中也给了具体的指导。刘老师为我们老师订阅了很多核心期刊,我们应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多读刊、用刊。作为论文写作的小白而言,可以从仿写开始,选好仿写的论文,读懂论文中的理、读出自己的感悟和启发。希望自己能够把今天的所学用到实践中去,做个有心人!

臧传光老师学习感悟

       今天听了李树臣老师的讲座,心中感慨颇多。以前数学论文并不知道怎么写。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有的时候希望自己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收获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但是一直不知道开头,更不知论文的结构框架,也不注意积累素材。听了李老师的讲座,知道论文的素材,在与平时自己的积累,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教训、数据统计等素材的积累, 或课堂教学或课后反思,或作业记录,或考试总结,或解题分析,或灵感感悟,事实上很多自选课题的素材是平时工作、学习、生活甚至睡梦中突然想到的,这种灵感是对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果,如果没有自觉教研的精神,灵感就无从谈起。
       李老师指导我们的选题和选材。有一定论文的题目,确定论文的材料,安排论文的结构,形成论文的表达方式,确定适当的论点。李老师还告诉我们要一定写作提纲。就是把酝酿成形的构思固定下来。这样有利于突出论文的重点。帮助我们进一步推敲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反思自己的布局是否周密,便于进一步加工。
李老师说老师应该有一个有一对数学眼光的人。数学眼光就是发生与数学学科特性视角的思考,关注的是数学是数量关系与空间的关系,彰显的是思想材料的形式化抽象特点。主要就是在现实与数学之间进行思维切换,具有数学眼光的人在遇到现实情境后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等活动,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一旦其到某个具体的数学知识时,也会自动的想象到现实中的具体案例。
       作为从事着一线教学工作的我们,要具有一双数学慧眼,我们最清楚教学中的困惑和喜悦,最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看法,最直接的进行着实践和改革,这些是专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和部门所难以具备的。因此,一线教师的论文多数源于实践,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鲜明的针对性,对于我们的这些优势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例如课堂教学,它是教研工作的主阵地,也是素材最重要的来源,这不但是一个教学实践的过程,还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向学生学习、自己提高的过程,我们应该从中挖掘素材。

结 语

        通过这次线上讲座,我们每个人都收获满满。李树臣老师的专业精神和对教育的深刻见解,无疑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在这个知识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时代,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感谢李老师的精彩讲座,也感谢每一位参加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新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阅读 2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