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
历史起源
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餶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当时面点,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孩儿鸟兽、飞燕形状等,可谓奇巧百端。面塑在民间的传承寄托着广大民众的审美情怀和生活理想,为中国民间历史、习俗和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制作工艺
面塑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面人多以神话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题材。其制作分为“签举式”和“案置式”两种。前者造型简略,形态生动,是为儿童娱乐活动;后者则是雅化的陈设品,做工考究,造型精致。面塑制作采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塑造大体形态,再用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化手脚、头面、神情等局部细节,最后加上发饰、衣裙及相关插件,作品即完成。
面塑的核心技术是发面,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步骤进行捏制,一个鲜活的面塑形象就将呈现出来。据说面塑最传神的部分是“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这也是难度最大的地方。面塑造型概括、简练生动,形象逼真传神,比例夸张适当,工写结合,堪称中华民间艺术的瑰宝。
面塑艺术流行在我国黄河内外、长江上下的很多地方,如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也使得面塑的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礼从宜、事从俗”,民俗活动的需要赋予面塑不同的吉祥含义。比如春节的时候,做成“莲花”和“鱼形”的面塑,表示“连年有余”;婚礼上送龙凤、鸳鸯、石榴形状的“喜饽饽”,祝愿新人圆圆满满、早生贵子。孩子满月,外婆家送给孩子十二生肖的面圈,或者“麒麟送子”,祈求“圆满”。
民俗价值
面塑在岁时节令风俗中面塑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人生各个展现生命意义的仪式中,面塑更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面塑同时也体现了广大民众审美情怀和生活理想。
满月,是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比较隆重的仪式,其时面塑也颇为讲究。霍县一带,外婆要做一个直经尺余的叫“囫囵”的食品,上有精细的十二属相造型,孩子属什么,就在那个属相上点一个红点,谓之“点头脑”。“囫囵”中间放置精美的龙、凤或虎头叫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送与孩子,分给来探望庆贺的亲友吃,祝福他们来年顺遂平安。
婚礼迎娶之俗历来是极为隆重的人生大典。俗语道“结婚胜如小登科”,晋北风俗,迎聚之日早上新郎新娘各自吃一对“欢鱼吉兔”,洞房门顶上放一对用红线连在一起的面兔以象征玉兔金缘。
面塑在人生仪礼中一般是以食的面目出现的,把它赋予了一种文化和宗教的意味,使其具有一种复合的价值,从而成为研究民间文化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材料。
面塑材料与时俱进,从色彩使用到人物造型都有了很大发展,面塑在新时代仍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也使生活充满了乐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