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课——小班社会活动《珍惜粮食》

兴子
创建于02-03
阅读 2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针对小班幼儿在进餐时不爱惜粮食,出现浪费的情况,2023年11月22日,执教老师周琅设计本次社会活动《珍惜粮食》,意在引导幼儿理解稻谷的由来,教育幼儿学会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大米的由来,水稻变成米饭的过程。

         2.知道珍惜粮食的方法,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3.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米饭”,引导幼儿讨论大米的由来。

(二)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由来,感知大米来之不易,萌发爱惜粮食的感情。

小结:农民要经过翻地、插秧、除虫、除草、施肥等过程,等待水稻成熟;水稻成熟后,还要进行收割、干燥、筛选、去壳才会变成白花花的大米。

出示组图“种水稻”,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农民的辛苦,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看看图片上农民们正在做什么?

——他们是怎么插秧/打农药/收水稻的呢?(双脚泡

小结:水稻从种植到收割再到白花花的大米,要花上农民们一百多天的辛苦劳动。大米来之不易,每一粒都是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

(三)出示组图“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了解珍惜粮食的方法。

小结: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双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随意丢弃;去饭店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费粮食。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1.教师在用餐环节提醒幼儿不随意倒饭菜,珍惜食物。

2.在过渡环节可适当学念“古诗国学”《悯农》,引导幼儿懂得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

家园共育

请家长给幼儿树立榜样,帮助幼儿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课后进行点评、提出亮点及缺点,本节课幼儿是否达到所制定的目标。

编辑:吕立兴

审核:课题组成员

阅读 2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