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7da85e698244c2ab763fc631c50e69b.png)
开学初,孩子们发现菜地里的植物已经枯萎了,没有植物可以观察,便产生了种植的想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得非常激烈,为了让幼儿尽早的观察和探索,老师请孩子们进行讨论“你想种什么植物?”,让幼儿畅所欲言。
佳佳:老师,我想种草莓,草莓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好好吃。
思涵:我想种土豆,因为土豆圆圆的,很可爱,它一个土豆能长出好多土豆来。
勋晟:种玉米,以后可以拿给小朋友吃。
陈正:我想种小番茄,可以拿来榨汁喝。
孩子们对种植的植物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想种玉米的、番茄的、土豆......但是菜地只能种植一种,为了选出最终的种植植物,老师结合孩子们的讨论,选出了几种植物进行投票,最后土豆的票数最多。依据孩子的兴趣点,我们进行了家园互动,老师让孩子们每人带一些土豆过来,孩子们回到家里,开始收集土豆,有的在家中找到了土豆,有的去菜市场买来土豆,孩子们高兴极了。把土豆种在菜地里,让孩子们观察土豆的生长情况。
就这样,班本课程《嗨!土豆》就开始了。幼儿教育只有让教育回归孩子生动有趣的日常生活中去,从生成课程的设置做起,营造良好的情景和氛围,让其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才会绽放教育的活力。
种植投票大讨论
开学初,我们的小菜园需要开始种植了,那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一下,我们应该种什么呢?
嘉欣说:我想种土豆,因为我喜欢吃土豆
陈正说:我想种辣椒,因为我爸爸喜欢吃辣椒。
思涵说:我想种西红柿,因为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
佳言说:我想种土豆。
端琦说:我想种辣椒。
师: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想种的植物,但是我们的菜园只能种一种,今天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投票。
我们最终的投票结果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土豆得到的贴贴最多,那我们的小菜园就种土豆了。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可以说出自己想种的植物,也可以准确的把贴贴贴在想种的植物图片下面,教师尊重幼儿,支持幼儿,以幼儿为主,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数贴贴的数量,发现土豆获得的的贴贴数量最多。
观土豆、知土豆
我们的小菜园里面种了土豆,那就需要孩子们去照顾土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带孩子去了解土豆的生长过程,如何去照顾我们的土豆,让我们的土豆越长越好呢?
在土豆生长的过程,原来土豆埋在土里,它就会慢慢长出叶子和根,越长越多,说明土豆吸收了很多的营养。
活动反思:活动以幼儿为主,教师带领孩子们去了解土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去给孩子们解答,让孩子更形象去知道了解。
亲子调查活动
土豆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种蔬菜,但孩子们到底了解土豆多少呢?在前期准备中,老师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了有关“土豆知多少”的调查表!从土豆的形状、颜色、生长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记录。
回园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土豆亲子大调查分享。
阿满:土豆是棕黄色的,刚拔出来的土豆脏脏的,有很多的泥土呢!
勋晟:土豆可以做好多美食,可以做薯条、炒土豆丝。
陈正:我还知道土豆可以做土豆沙拉,妈妈给我做过,好好吃。
佳宸:我知道土豆需要浇水,不然它很容易死掉的。
孩子们通过调查表,知道了土豆是棕黄色的,椭圆形的,大小也不一样,同时孩子们还发现了土豆的种子就是发芽的土豆,土豆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和肥料,这样土豆才能快快长大,获得丰收。
在画一画,说一说中,孩子们相互交流分享,不仅发展了语言表达和绘画表征能力,也为后续制作土豆美食奠定了基础的生活经验。本次的亲子调查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收获,还满足了幼儿对土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还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反思: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而是教育活动的支持者,本次亲子活动不仅让家长充分参与活动,和孩子一起探索土豆的知识,也让家长发现与幼儿一起活动的价值,有助于家园共育的进一步发展。
寻找土豆
土豆太常见了,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香喷喷而美味的各种土豆美食还是我们最常吃到的呢。只是我们的小朋友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甚至忽略到我们的身边中哪些地方有土豆的身影。今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去寻找土豆在哪里”这一亲子任务,让幼儿回去与家长一起去聊一聊,出去走一走,看看孩子们还能在哪里看到过土豆。
经过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去寻找土豆在哪里”这一任务回来后,老师抓住契机跟小朋友畅聊了起来。老师:周末你们都和谁去找土豆了呀?在哪里找到的土豆呢?
吴佳宸:妈妈说,我们的家里的厨房冰箱里有土豆哦,那是妈妈从路边摊上买回来的呢。
王勋晟:妈妈告诉我,土豆生长在我奶奶的菜地里,今天和妈妈到菜地里挖掘出土豆好开心啊。
王勋晟:妈妈,奶奶种的土豆长得好大个呀,拿来做薯条肯定很好吃。
李佳言:老师,我跟妈妈去市场买菜的时候有看到土豆,我还挑选了三个大大的土豆呢。
老师:很棒!你在菜市场发现了土豆。
端琦:老师,我告诉你哦,我跟妈妈去超市逛的时候也有发现超市卖土豆呢,那里摆放得很多很多土豆。
嘉欣:老师老师,我知道我知道,我妈妈在菜篮子那里有卖多多得土豆,而且还是很大很大的。
老师:原来,我们的嘉欣小朋友的妈妈是卖蔬菜的老板娘呢,那你一定能经常吃到各种土豆的美食吧,真好。
韦芷萱:爸爸说,老师经常分享的小朋友吃的午饭里就有土豆块,幼儿园的厨房里肯定有土豆呢。
老师:看来呀,你们的周末寻找土豆之旅真的好丰富,说明你们已经和爸爸妈妈到市场、菜地、超市、餐馆等这么多地方走走、看看、找找了。
活动反思:为支持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教师利用周末时间为家长和幼儿布置了家庭作业:寻找土豆。思考身边中哪些地方有土豆身影成了孩子一次思考、实践、亲子有效互动的一个有意义的活动,通过亲身寻找、实地考察、实地挖掘的全过程,想让孩子了解土豆的生长环境,土豆存在的实地身影越发清晰的出现在孩子的脑海里,而作为幼儿探讨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需要鼓励他们,支持他们。
实践种植活动
经过前期的投票,孩子们最终选择了种植土豆,为了能够尽早地观察土豆的生长,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种植。如何种植土豆,老师也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
婉悦:我知道土豆要埋在土里,还要经常给她浇水。
思颖:要给土地先松土,不然土豆埋不进去的。
思涵:那我们还得准备工具欸,要拿好多好多的铲子呢!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老师将孩子们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于是一场种植之旅便开始啦!
孩子们拿着土豆到菜地里,可是菜地里的杂草经过一段时间长得非常杂多,没办法给土豆进行种植。
阿锐:哎呀,好多杂草阿!怎么办呀,我们没办法种土豆了。
粒嘉:我们把杂草拔掉吧!
思涵:对呀,那么多杂草,不拔掉怎么种呀!
春敏:我妈妈说,杂草是可以拔掉的,我经常帮妈妈拔杂草。
1.拔杂草:土豆种植的开展虽然一开始没那么顺利,孩子们面对那么多杂草的存在,一开始根本无从下手。在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拔掉杂草”的想法油然而生,小朋友纷纷表示我们需要把杂草给拔掉,才能种植土豆。孩子们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一场“拔草”活动便开始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急于干涉,而是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并让孩子们的讨论结果付诸于实践,孩子们认真的做自己的事情,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经验。
2.翻土:杂草被孩子们清理干净以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翻土环节了。经过疏松的土壤,更加有利于保留水分和氧气。可是,孩子们在翻土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些问题。
佳宸:哎呀,你太用力了,都把土翻到我眼睛里了。
佳佳:老师,我的土翻不动,怎么办呀!
阿满:你看我,我往一边轻轻的翻,它就翻过去了。我看到老师就是这么翻土的。
孩子们对使用铲子翻土,出现了翻不动土、或者太用力的问题,这时候老师没有进行太多的语言干涉,而是在一旁观察着,孩子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找老师,但通过其他小朋友的提醒,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解决,从依赖成人,到和伙伴之间的讨论解决,是孩子们解决问题的一个质的飞跃。
3.种植土豆:经过翻土以后,幼儿将发芽的土豆埋在土里,带芽的一端露在空气中,更能够让发芽的土豆长得更快。在等待土豆发芽的过程中,来了一些不速之客,几只小兔子把孩子们辛苦种植的土豆带芽的地方都吃干净了,孩子们看到这个场面都非常伤心。
阿满:我们的土豆被小兔子吃掉了,土豆坏掉了。
嘉欣:土豆不能长芽了,我们重新拿新的土豆放进去可以吗?
面对这样突发的情况,老师和孩子们也准备要更换新的土豆,但土豆却在一段时间的大雨中,重新长出了苗,并迅速的长出了嫩叶。土豆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深深的感叹,给我们的种植活动带来了新的收获。
4.定期浇水:土豆出苗后开始定期浇水,土壤要保持一定湿度。可是在浇水的时候,孩子们也产生了问题。
佳言:阿满,你老是往一个地方浇水,她会撑死的。
阿满:阿,好的,那我少给她浇水吧!
孩子们在浇水的过程中,往往喜欢集中一块地方浇水,这时候如果老师干涉,孩子们会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就不利于孩子们的思考,经过几次的浇水,孩子们逐渐发现了这个问题,在相互提醒下开始改变自己的浇水方式。
孩子们对土豆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照顾,土豆苗长得特别快,孩子们欣赏着自己种植的土豆,非常有成就感。就在孩子们等待土豆苗进行生长的时候,却在有一天发现土豆苗倒伏的情况。
思涵:哎呀,我们的土豆茎叶太长了,都倒了。
阿铭:倒了以后,感觉它的叶子都变黄了耶。
思颖:那怎么办呀?有什么办法可以伏它起来吗?
孩子们面对土豆苗倒伏的情况,有些不知所措,因此,老师给孩子们展开了一次讨论。
老师:最近,我们的土豆苗在小朋友的照顾下,一直成长得非常快,但是却出现了倒下来得情况,小朋友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把它扶起来呀?
舒瑜:土豆的茎叶长得太高了,所以它很容易倒下来。
嘉欣:土豆的茎叶太细了,没办法支撑它。
佳佳:我们可以拿班里的纸砖堆在它旁边,就可以扶起来了。
思涵:纸砖太大了,我觉得可以拿棍子,然后拿绳子绑住,我见过奶奶弄过。
孩子们讨论的很激烈,老师也根据孩子们的猜想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根据孩子们提供方法,我们选取了一些细长的棍子进行操作。在经过多次的尝试下,我们终于将倒伏的茎叶顺着棍子扶起来了。经过几天的观察,土豆的茎叶便顺着棍子一路往上长,孩子们都非常高兴,继续定期的给土豆浇水。
孩子们在一个充满生命,具有欣赏价值的地方,认识自然、探究科学,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自由地观察、操作、探究,获得对大自然一些初步的认知,体验劳动愉快的同时,又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初步探究能力,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能够不断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孩子们的成长路上会越来越好。
活动反思:土豆种植地成了孩子们观察、发现、学习、思考的乐园,通过连续观察、参与土豆种植的全过程,土豆苗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也一天天长高,叶子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作为幼儿探索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需要留心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并及时给予回应。
管理土豆大妙招
我们的土豆种下去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怎么更好的去照顾我们的土豆,由此就产生了此活动,去管理我们的土豆,有哪些方法呢。
土豆的种植需要水,温度,肥料和肥沃的土壤,在照顾的过程中,要多给土豆浇适量的水,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适当的时候可以撒一些肥料,帮助土豆长大。
活动反思:土豆种下的那一刻起,孩子们便期待着它的发芽成长。他们亲自种植观察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土豆的生长需要什么呢?在种植过程中,土豆需要什么营养物质,需要水、阳光、土壤、肥料等等,幼儿提前知道后,便有了知识的储备,对于她们后续的种植帮助很大。
实操美食活动
在和孩子一起了解到土豆的种植和管理后,孩子们把自己的土豆照顾得非常好,甚至迫不及待地想品尝自己种的土豆的做出的多样美食味道了。但对于制作土豆美食的操作,孩子没有经验,为了丰富幼儿的实操经验及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孩子们最想品尝土豆的哪一样美食。
师:孩子们,上次我们已经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土豆来自哪里和土豆大调查了,你们最先和老师分享的就是土豆的美食,想想老师都流口水了。老师也了解到了土豆的美食有很多种,那么,这一次的土豆美食主题,你们想做什么呢?为什么?
王勋晟:土豆可以制作成薯条,我在家里吃过,我妈妈做给我和姐姐吃过,我最喜欢吃薯条了。
喻可:可以用土豆焖排骨,我妈妈经常做土豆焖排骨,特别好吃,吃土豆焖排骨我能吃一大碗米饭呢。
佳佳:老师,土豆还可以制作土豆沙拉,很好吃,甜甜、软软的,加上沙拉酱就更好吃了,妈妈带我去吃自助餐的时候我吃过,我吃了好多好多呢。
听佳佳小朋友这么一说,好多小朋友也激动说着想吃佳佳说的土豆沙拉……于是这一次的美食主题是制作《土豆沙拉》。
在这节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自主选择要负责的工作,孩子们的分工明确下,有的幼儿削皮,有的幼儿清洗,有的幼儿切丁,有的幼儿和教师一起剥玉米粒。在实操的过程里,孩子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佳佳:那土豆的的皮好难削啊,用了很大的力气还是削不动。
香泺:老师,胡萝卜的皮我也削不动,太滑了。
陈正:老师,玉米粒我一剥它就烂了,剥不了一整颗玉米粒。
佳宸:老师,土豆切丁切不了,刀太钝了。
丽嘉:我可以把火腿肠切成丁,那是我最厉害的地方,但是打蛋和搅拌蛋液就不行了。
师:我们在使用削皮器的时候,要将削皮器握紧,握住削皮器的手柄,让削皮器的刀片朝向要削皮的土豆和胡萝卜。将削皮器平稳用力地推动,让削皮刀有力削去表皮;剥玉米粒的时候要看准玉米粒的位置,用大拇指用力地整颗把它剥下来就不会烂了。
教师示范,孩子们跟着教师进行削土豆、削胡萝卜剥玉米粒的工作,再接着带着另外一些幼儿打蛋液和搅拌蛋液,并带领他们一起煎蛋。
土豆、胡萝卜、玉米粒经过处理和清洗后,终于上锅蒸煮了。蒸好的三样食材,教师让幼儿拿碗装上,再自己用小勺子将碗里的三样食材压烂成泥,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添加沙拉酱,通过搅拌再用勺子压一压等动作制作土豆沙拉,最后再加上煎熟的鸡蛋和火腿丁,丰富的土豆沙拉就制作完成啦。
活动反思: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让孩子在制作美食中参与一系列过程,最后再享用美食,对孩子来说不仅了解了制作土豆沙拉所需的食材和具体步骤,同时还锻炼了孩子们的手部肌肉及精细动作,感受到自己动手制作美食的乐趣是最好的实践劳动了;同时让孩子体验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操作美食变成盘中餐的不容易;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懂得一起制作土豆沙拉,完成任务带来的快乐。
手工花样土豆
在前面的活动中,我们都进行了一系列与土豆有关的活动,有一天,思涵突然提出来,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为什么不给我们的土豆也穿上衣服呢?班里的孩子听到后,都觉得给土豆穿上衣服,那是一件多么奇特的事情啊,既然孩子们提出来,那我们老师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活动反思:给土豆进行装扮,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创新。幼儿的作品完成后,鼓励幼儿大胆展现自己的作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亲子制作美食
生活皆教育,自然即课堂。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味蕾,其制作过程也可以唤起孩子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土豆美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土豆的美食。
佳言:老师,我想做炸薯条,我家里有空气炸锅。
思涵:我要做芝士土豆泥,让妈妈和我一起做。
喻可:我想做土豆丝,之前妈妈给我做过。
讨论结束后,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亲子美食活动,家长和孩子利用周末的时间,一起开启了有趣的美食探索。
美食的制作从购买开始,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在超市里选取土豆食材,第一次的购买体验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小手认真的清洗着土豆,在家长的指导下给土豆削皮,虽然孩子们的动作还不够娴熟,但是她们乐在其中并愉快的享受和家人一起制作的美食,不仅如此,还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并享受美食、享受生活。
活动结束后,老师进行了亲子美食活动的分享,孩子们非常兴奋的分享了自己和家人制作美食的过程,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主要负责购买、清洗、削皮的工作,家人负责和孩子一起制作美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很多技能,也了解到制作过程中的不易。喻可:我和妈妈一起做了土豆丝,切土豆的时候刀很锋利,差点切到手了,小朋友用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佳宸:我也是做了土豆丝,削皮很难,妈妈一直很耐心的教我。思颖:我们做了炸薯条,炸薯条溅起来的油很大,好几次我都被溅到手,还好妈妈帮助我做好了炸薯条。虽然过程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孩子们和家人都努力的去克服,是非常值得鼓励和表扬的,同时也能够让幼儿体会家人做饭的辛苦和懂得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一蔬一饭,皆是美好。对于孩子们来说,亲子美食DIY,不仅仅是学习生活技能,更培养了孩子们专注、创造、想象、解决问题和热爱生活的多种能力。分享品尝美食,让一家人都感受其乐融融的亲子之爱。在美好的亲子“食”光中,孩子们享受到制作过程的成功与喜悦,也懂得了节约粮食和享受劳动的乐趣。
在这一次《嗨!土豆》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种植活动自然、生动、丰富多彩,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亲手种植、亲自管理、亲眼发现、亲历成长,实现了自然课堂下真实经验的主动获得,满足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需要。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种的不仅是种子,更是爱、快乐和希望。
图文编辑:符小珊
图文初审:陈小丽
图文终审:唐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