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后的故事(黄明珠))

良行天下
创建于01-29
阅读 4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探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后的故事
高一(6)班  黄明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最著名的一首怀古词。词中用了很多典故,但并非简单地堆砌,怀古是为了鉴今,而辛弃疾所运用的典故,每个都和当时的时事紧密关联,丝丝入扣,选材精当,运用准确。
        当时的时事究竟如何?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他已经六十六岁高龄了,就任镇江知府。当时朝中掌权的大臣名叫韩侂胄,力主北伐,辛弃疾深受鼓舞。然而时势已经不同了,南宋朝廷的武力越来越弱,韩侂胄又没有经过周密的准备,就想要挥师北上,他的努力真的能够成功吗?辛弃疾对此倍感忧虑,于是才有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
        词的开篇先写江山壮美,但已难觅孙权一般的英雄了。孙权原治柴桑,赤壁之战后迁到丹阳郡丹徒县,改名为京,数年后再徙治秣陵(今江苏南京),遂改京为京口。所以词人登上京口北固楼,第一个想到的历史人物就是孙权,真是太恰当不过了。
        孙权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呢?他打赢了赤壁之战,阻挡住了汹涌南下的曹军,所以站在统治江南的南宋小朝廷的立场上,词人才会认定孙权是大英雄,并且期望当代也能产生孙权一样的英雄人物,足以抵挡金军的进攻。下句再写“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指偏安一隅的六朝,从东吴直到南陈,或者不思进取,或者北伐失败,才导致繁华被风雨摧残,变成了陈迹。
        词人想到的第二位古人是刘裕。孙权只是能够抵挡北军的进攻,而刘裕则一度挥师北上,灭亡南燕和后秦,收复洛阳,差一点就完成了恢复中原的大业。刘裕的祖先是彭城人,后来迁居到京口,公元404年,刘裕又在京口起兵讨伐篡位的桓玄,所以也和京口此地紧密关联。词人对刘裕评价是非常高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今日若有刘裕一般的英雄存在,还怕不能驱逐鞑虏,收复中原吗?
        然而北伐光有勇气和决心还不够,还得有周密的准备和完善的布置呀。词人不禁从刘裕想到了他的儿子刘义隆(宋文帝),想到了元嘉北伐。元嘉七年(即430年),刘义隆派到彦之等人领兵北伐,结果先胜后败,竟然被北魏大军一直追杀到京口对面的瓜步。《宋史·王玄谟传》记载,刘义隆曾经对殷景仁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也就是产生了想要直指漠北,完成霍去病那般伟业的想法。可是战败以后,刘义隆却写诗说:“惆怅惧迁逝,北顾涕交流。”这就是词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几句的由来。
      说完三段史事后,词人突然插入一段自己的感想。他是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完颜亮南侵之后南渡归宋的,到今天已经整整四十三年过去了。他还记得一路南下之际,烽烟四起,大战正酣,当时的形势多么喜人呀,因为后方政变,前线又在采石矶被虞允文击败,完颜亮死在军中,导致金军一溃千里。倘若当时能够奋力北伐,中原有望恢复,两京有望收取。然而宋高宗却急急忙忙地与金朝再签协议,放弃了大好的机会。如今的机会,会比那时候更好吗?仓促北伐,能够取得胜利吗?
      真是不堪回首啊,词人再度想起元嘉北伐的史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自领兵追杀宋军,一直杀到长江对岸,就在瓜步山上建起了行宫。如今这行宫竟然已经变成了“佛狸祠”,作为汉民,竟然在祭祀鞑主的神灵,这真是太令人悲哀了呀!所谓“社鼓”,是指祭祀时候所擂的鼓,所谓“神鸦”,是指人们向上天奉献祭品,任由乌鸦食用,把乌鸦当作是上天派来领取祭品的使者。词人写这一段,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江北长期沦落于外族之手,外族的神灵因此而受到汉族百姓的祭祀,二是指中原百姓已经逐渐遗忘了前耻,宋军此时北伐,恐怕再难受到百姓的迎接和响应了吧。
      词人最后想到了廉颇,虽然廉颇与京口此地并无任何联系。廉颇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名将,后因受到排挤而投奔魏国,但他始终希望能够再次为祖国效力。其后赵王派人去查看廉颇是否已老,是否还能领兵上阵。于是廉颇当着使者的面大吃大喝,又上马驰骋,表明自己仍堪一用。可惜那使者事先受了廉颇仇人的贿赂,回国后只提老将能吃,却不说他尚能作战,导致廉颇最终壮志难酬,客死异乡。词人用廉颇“尚能饭否”的典故,一方面要说明自己年纪虽老,仍能为国效力,但另一方面也用“凭谁问”三字领起,来抒发不受重用,报国无门的苍凉和无奈。
        杨慎在《升庵词话》中称赞道:“辛词当以京口北固怀古《永遇乐》为第一。”田同之在《西圃词说》中则说:“稼轩词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为最。”他所说的“最”,意为最佳,但其实也可以说是最哀伤,最沉痛,最使人泪下沾衣,悲难自禁。
阅读 4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