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家庭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儿康小知识
创建于02-02
阅读 6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康复概念

     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残疾的影响使其得到整体康复而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训练人,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所丧失的功能,并使其适应环境,而且也应调整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使其重返社会。

二.康复的层次

     第一层次一一躯体和感官功能的康复,解决特殊儿童个人生活活动自理问题,解决特殊儿童与他人交流等问题。(疾病本身及导致的功能障碍)

    第二层次一—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康复,解决特殊儿童上学和就业的问题。(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

    第三层次一—精神和心理功能的康复,解决特殊儿童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适应问题。(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

    第四层次一—社会生活功能的康复,是特殊儿童取得良好生活质量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的康复。(独立生活、学习、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三、特殊儿童包括障碍儿童和问题儿童

(一)障碍儿童

   1.视力障碍: 盲童和低视力

   2.听力障碍: 聋童和重听

   3.智力障碍: 18岁之前导致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智商<70),并伴有社会适应行为障碍。

   4.肢体障碍: 人体运动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

   5.语言与言语障碍

   6.多重障碍

(二)问题儿童

   1.学习障碍

   2.孤独症

   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4.情绪和行为障碍

四、特殊儿童康复的特点

     早期发现和治疗,尽可能全面康复一一小儿康复应以某种异常纠正为主,同时应促进语言、认知和情绪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医疗康复和教育康复结合,机构康复和社区家庭康复结合,专业人员和家长一起参与家庭康复是最重要的形式。

     家庭康复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由家庭训练员(患者家属)负责,以家庭为基地进行康复的一种措施,家庭康复现已成为康复医疗整体服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专家表示,和康复机构相比,以家庭为中心、由父母作为主导的康复训练模式对患儿的帮助更有针对性,尤其适合经济能力有限的家庭,实践显示康复效果也更好。

五、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生活中与患儿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家长,因此家长掌握简单易行又实际的家庭康复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过去,人们常常把家庭康复作为机构康复的辅助和补充,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干预时间的不断提前,家长越来越成为康复的第一责任人,家庭康复正成为问题儿童康复的主要形式。

1、为什么要强调家庭康复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在孩子康复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缔造并培养孩子的情绪情感、社会交往、自我管理、道德及语言认知各方面能力。就问题孩子而言,除了一般的家庭教育,日常生活还为其提供了丰富、不断重复的训练机会。每天重复进行着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玩耍、音乐等这些活动,家长如果能掌握适当的方法,对孩子的康复将是最好的推动。

2、影响孩子康复效果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环境及家长教养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康复效果。比如家长的心理状态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否融洽、家长的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参与孩子康复的程度、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家长理解并掌握了多少康复知识和技能。

3、作为父母,您可能需要:

 (1)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是让孩子觉得安全并乐于探索,物品整洁,气氛和睦。

 (2)教会孩子基本生活知识和技能 您要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抓住一切时机教给孩子各种生活常识以及自然知识,再有意识帮助孩子去实践:自己穿衣、吃饭、洗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与小朋友一起玩等。

 (3)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让孩子有合理充足的营养、正常的生活规律、良好的卫生习惯、丰富适度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除此以外,您还要利用环境和生活场景,磨炼孩子的意志。

 (4)让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您要有意识地向孩子传授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相关知识(弟子规),帮助孩子养成友爱、礼貌、自律的行为习惯。例如:注意力集中(有凝视法、冥想训练法、感觉能量训练法、“舒尔特表”训练法)、学会与人分享(孔融让梨)、尊重别人、懂得协商与合作。

(5)开发智力、培养兴趣 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开阔眼界,积累知识。让孩子尽情游戏玩耍,从中发展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学习的兴趣。

六、如何制定家庭康复训练计划

     1、要紧紧围绕家庭训练人物和培养目标家庭康复训练的人物是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科学教养,使他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进入普校打下基础,因此训练计划中应该要要遵循全面康复的原则:

 (1)、全面性----不仅要重视听觉训练、发音训练和语言训练,还要加强孩子体质的锻炼、智力的开发,品德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2)、趣味性----根据幼儿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引发孩子的兴趣,把训练融于游戏、活动中。

 (3)、实践性----为孩子创设语言环境,让孩子多说,多和人交往,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

 (4)、直观性----大量运用事物、图片、玩具以及生动形象的示范、手势、表情,帮助孩子对所学内容充分理解。

 (5)、量力性----根据孩子的听力、智力、语言状态,年龄特点等,选择训练内容、方式方法,既不使孩子负担过重,又要保持一定难度。

 (6)、循序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地按照顺序和规律来安排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7)、巩固性----经常复习,多次反复,避免遗忘,并且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2、要做到长、短期计划相结合在执行家庭康复训练计划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比如孩子现在是三岁,以六岁进入普通小学计算,应该对他实施三年的学前家庭训练,在这三年中,训练目标及内容应当准确、清晰,然后根据长期目标制定阶段性的训练计划和内容。长期训练计划可以适当粗略一点,短期则必须详细,以便于执行。计划安排中应该包括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准备,训练方法,训练的连带内容以及各种训练的时间和分配。

     3、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制定计划以后,在执行时既要坚持计划的规定性,又要允许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一定程度的变通。比如,可以根据孩子对所学内容的接受情况以及当时的情绪、表现、增加、减少或者更换某些内容,变换训练方法等,只要能够达到或者基本达到本次训练的主要目标就可以。

                                 铜川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儿康治疗区


                        咨询电话:0919-3582993

阅读 6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