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读书分享
—乌市第四十一小学教育集团观园路校区寒假读书分享活动(23)

火羽白
创建于2024-02-01
阅读 4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莳也若子”的课,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谓之“种子课”

    “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谓之“生长课”

     《种子课》分为两个大板块:

在第一个板块中,介绍什么是种子课,书中并没有对种子课下定义,而是用例子呈现的方式让阅读的老师感受什么是种子课。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哪些课“莳之”,哪些课“置之”,进而上好种子课,如何上好数学课。


    书中将新授课分为三种基本样式,分别介绍授课所需的基本环节并提供了课例实录《厘米的认识》、《商不变性质》、《用余数解决问题》。三种基本样式和一种特殊样式可组合衍生出不同数学课堂形态。其中让我最关注的就是对复习课的分类,数学课中复习课如何上一直是我头痛的问题,而《种子课》也将复习课分为三种样式,让我能将复习课上得不那么枯燥。

    第二个板块从学生情况和教师发展来表述什么要上好种子课: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不能让我们随意涂鸦,但他们是一颗种子,一颗随时都准备成长的种子。要从学生的角度体会他们的语言,思考他们的想法,让学生亲近数学课堂。作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我们从模仿到独立上课,要注重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学会教学引导,独立完成教学设计。


     书中提到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其一是,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比较自由的,但基本上什么方法都用得不好。 其二是,灌输法是用得最好的,有其形,更有其神,有时候用探究法来上课,上着上着就变成了灌输法。 其三是,教师运用的启发式、探究式学习等,才真正具有神的意义,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是在这个阶段所能理解的教学方法了。

    青年教师在教学初期,需要花力气去培养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教学习惯,这个真的十分重要。接着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去钻研教材,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材,积累属于自己的关于教材组织的经验。在教材解读比较熟练后,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的研究上来,体会不同的学生对同样材料的不同感知。

阅读 4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