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实践篇:顺德博物馆之旅

用户1966304
创建于01-31
阅读 22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在学习之前,我们已经制定了单元学习目标,不光要进行说明文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带学生走出课堂,结合所见所闻所感,将所学运用到说明文写作中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真知。

        于是,2023年12月8日下午,我们终于有了本次顺德博物馆研学之旅。

        出发前,孩子们早已拿到任务单,带上测量、记录工具,开始了这趟难忘之旅。以下是优秀作品和各小组研学视频(不少同学是第一次剪辑,能做成这样也不容易了)。期待孩子们成为提笔能写、开口能讲的优秀少年。

    观南国红豆,咏文化宝藏

    陈香颖

    顺德博物馆是一所成立于1980年的综合性博物馆,其中设有粤剧曲艺展,它介绍了顺德粤剧的发展史、特色等等。想要追寻顺德文化的宝藏,就需走进这长方形的入口,走进文化视觉盛宴中。

    进口的左手边是一面向内弯的弧形墙面,墙上记载着粤剧演员薛觉先的的题词,戏剧家田汉对关德兴的称赞……暖黄的灯光聚集在那串串文字上,似乎照亮了一颗颗热爱粤剧的心。右手边是通向二楼的楼梯,墙上挂着粤剧演员演出的照片。

    走上二楼,面前的是一个长约10米,宽约2米的舞台,台上有印着演员模样的纸板,后用木板抵着,面部留空,让游客可以探脸拍照,舞台背景是一幅残树圆月图,老树沧桑,明月洁净,与这以红色为主的舞台形成强烈对比。向右走需再上一层只有五级的楼阶。正面墙上,有30张花面脸谱图,形态各异,却都严肃庄重。右边的墙上介绍了粤剧的形成与发展变革史,表现了顺德人在经济腾飞的同时,也为本土文化写下夺目篇章的决心、意志与行动,情真意切,令参观者的心中也开始有传承文化的火苗在燃烧。

    正面墙的最右边,是一条倾斜向上的走廊,走廊左边有三个展厅,第一个展厅展示了古代的乐器:高胡、琵琶、长笛……它们静静躺在展台上,跨时空我共鸣。第二个展厅,灯光昏暗,一个个如圆月般的射灯为展厅中的戏服投下耀眼的光芒,展现了戏服典朴的发展史。高同一般成年人一样的服装,被当时的匠人精心编织,是馆内永恒绽放的繁花。比如天道顺绣官装就由天蓝色为主,双轴上绣着腾飞的凤,群摆上则绣浩荡江水和千里青山,让人无不为它留步,静心赏这瑰丽的佳宝。第三个展厅则讲述粤剧中所用的武器,例如长约54 厘米的鸳鸯刀,长约94厘米的剑。墙上挂着顺德籍名伶名家的介绍与照片,透过他们深邃的眼眸,我看见他们对粤剧澄澈无瑕的热爱,身装剧服的他们全身心都融入剧中了……

    走回走廊,向左看便会看见走廊尽头上题写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王维的《相思》,它与周总理对岭南文化的评价“南国红豆”相映,诗意绵绵。

    回望这绵绵走廊,我被墙面上挂着的剧照打动,细细品味这被时间长河细细雕琢的文化沉淀,深深被震撼。



    “五最”,我醉!

    ——参观顺德博物馆

    江镇宇

         佛山市顺德博物馆,位于顺德区大良新城区碧水路北侧,其占地面积3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陈列区域面积9084平方米。它分为六个专题展厅,海外乡情展厅、明清家具展厅、馆藏文物展厅、李小龙展厅、馆藏书画展厅、粤剧曲艺展厅。

    最引人注目!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是“顺德人顺德事”展厅。走进展厅,望见的就是形态不一的24组铜像,他们有的在筛选农物,有的在拨弄音弦,有的在称量大鱼……每个人都在各干各自的活。这24组铜像,为大家呈现了顺德过往社会的生活百态。其背景为顺德过往岁月的大型浮雕,也足够我们细细品味。       

    最震撼!你见过六米多长的古鳄鱼骨吗?在顺德博物馆的文物展厅,就珍藏了一条这样的鱼骨,它是唐宋时期的马来鳄,出土于顺德区勒流镇。据介绍,古鳄鱼身长一般来说为三到四米长,这条“加长版”大鳄说明当时顺德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之优越。   

    最稀奇!沿着文物展厅一直走,可以见到一个直径长达65厘米的大贝壳,它的名字叫做砗磲,长40厘米,宽65cm。砗磲得名于其外形像被车轮碾压过的痕迹,是2000多年前深海最大的一种双贝类动物。它同样是在顺德区勒流镇发现的,可以推测勒流镇在西汉时还曾是沿海地区呢。   

    最唏嘘!你没看错——顺德博物馆把冰玉堂也搬来了。迷你版的冰玉堂依旧引人注目,通过它,我了解了顺德自梳女的故事。原来,古代未婚女子都会梳一条长辫子挂在背后,待出嫁时由母亲或女长辈将辫子挽成一团紧贴在脑后勺,称为发髻。立心不嫁的女子则需要履行一定的仪式来自行束髻,此称为“自梳”。这种自行束髻以示终生不嫁的女子,是中国古代女性反抗封建婚俗的方式。明代中后期,蚕丝业的兴起为女性提供了独立谋生的机会。这些女子成群结队前往东南亚当女工。冰玉堂就是自梳女年老后归国集资建立的养老院。她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孤独寂寞的晚年、一生极力追寻平等的意志让我唏嘘不已。

    最励志!顺德博物馆内关于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生平展可不能错过。祖籍顺德均安的他,短短32年,却缔造了不朽传奇。他是一个武术技艺家,将功夫发扬到全世界;他是武术演艺家,通过电影用功夫为他人制造快乐;他更是一个武术哲学家,将自己的哲学思想传播给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沿着电影长廊走,可以看到多部电影的解读,例如《龙争虎斗》、《死亡游戏》、《猛龙过江》、《精武门》等。   

    顺德博物馆,展示出了无限的顺德魅力,实在是值得一去!

     

     

04:17

见证顺德成长,激励后人奋发

——参观顺德博物馆

   陈希

    这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览、研究、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一座规模宏大的国家二级博物馆——顺德博物馆。

    它坐落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新城区碧水路北侧,采用了传统中式建筑风格。它的外观比广东博物馆要简约,但也不缺雄伟壮观,内部装饰也不失精美细致,涵盖了顺德的古代文明、近代史和现代史,以及顺德地区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陈列展示区域大约9084平方米。

    顺德博物馆由主楼及副楼组成,总建筑面积达约27000平方米,成立于1980年,它的前身是嘉靖二十年的西山庙,经历顺德撤县建市又撤市建区后,政府建成新馆,并在2013年12月开馆。

    游览顺德博物馆那天,我首先来到“顺德人顺德事”。墙上的壁雕栩栩如生地展现着近代顺德人的生活,激情的龙舟赛、采桑的妇女和吹笛的孩童无不惟妙惟肖。 壁雕无声地讲述着顺德波澜壮阔的历史。右行便见到3000年前的顺德——麻祖岗。玻璃展框里陈列着一系列两汉时期的青铜器、陶器。我的目光停留在了硕大的砗磲上,它波浪纹外壳和放大的贝壳大体相似,洁白如玉而称作“贝中之王”;同为单框展览的“顶灯陶俑”、马来鳄代石,表明古时作为南海郡的顺德,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穿过走道,步入顺德近代历史展厅。顺德人通过围海造田、发展经济,创造了“广东银行”的神话。展厅内,明亮的大良鱼灯,映照着三只龙舟;香云纱的响誉成就了“南国丝都”的美誉。

    “岭南壮县”的美誉当然离不开顺德人的智慧。当地有一谚语:“顺德祠堂南海庙”,意思是顺德祠堂众多,南海因庙出名,在这众多的顺德祠堂中可诞生了不少状元:因诗书出名的“一黎二苏”苏六朋、苏仁山、黎简;清辉园的第一任举人黄士俊和广东诞生的第一个武状元……顺德也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状元之乡”。

    游览到了尾声。回到博物馆二楼,这里分布了“李小龙馆”“粤剧馆”“书画馆”和“海外乡情展厅”等六个专题展厅。最受欢迎的当属“粤剧曲艺展厅”,其中陈列粤剧著名戏服、唱片、碟片,同时展览了各色粤剧脸谱,介绍众多诸如李香琴、望江南、尤声谱等著名粤剧家, 并设有知识问答项让参观者进一步感受粤剧魅力。

    3000多年的岭南土地,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育出无数的灿烂瑰宝。顺德博物馆,见证着顺德的成长,鼓励后代继续奋斗向前。




     

    

    【外一篇】粤剧之声,与时偕行

    ——顺德博物馆粤剧馆参观记

    苏晓蕾

    参观完顺德博物馆粤剧馆,我对粤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搜集整理资料,我对粤剧有了新的了解。

    金钗银簪坠发鬓,清袖忽甩美曲出。诗词偏用粤语唱,留得文化传百方。这是什么?这是粤剧。

    粤剧是广东特色,拥有悠久的历史。它可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是世界独有的文化,可以说,它的存在是不容小视的。这种戏剧源自南戏,是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等诸腔为基础,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色形成的。因为用的是粤方言来唱词,所以人们叫它粤剧。粤剧是糅合了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家形体等的表演艺术。原有水、生、旦、净、丑、外、小夫、贴等十大行当,后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大类。可见粤剧是一个十分讲究的剧种,它在不断发展中也在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大众化,如今作为顺德文化之一的粤剧不仅在老一辈人群中受到青睐,它还慢慢步入学校的舞台表演中,甚至创建了一个专门收集粤剧片段的软件APR。

    粤剧真是了不起的中国文化之一,国家对它的保护极其重视。比如说:2006年5月20日它就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位成员;它还在2009年10月2日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录;这还不算最“过分”,你能让越剧声名远播,深入人心,粤港澳三地政府早在2003年开始便将每年1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乍一看,粤剧可谓地位非凡呐!

    当然,粤剧之所以能影响深远,也与许多粤剧名人的贡献息息相关。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红线女吧,她演绎的许多剧目,如《关汉卿》、《昭君出塞》都感情充沛,形象丰满,尤其那《卖荔枝》最为经典,娇娇的女声唱出了卖荔枝女的热情活泼;罗家宝扮演的《梦断香销四十年》也不容小觑,剧中的陆游更是深刻地铸造了一位几百年前受封建婚姻折磨的大诗人形象;白雪仙的《帝女花》则堪称广东一绝;马师曾、白家物、梁耀安等都是粤剧精彩纷呈,以至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无人不晓粤剧,无人不唱粤剧。

    粤剧对服饰道具,整体队形,出场形式等都非常讲究,一场粤剧不但综合了音乐、美术各个方面的知识,还融合了有趣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感受到视觉与听觉融合的重大盛宴的奇妙,也正是这些原因才让粤剧源远流长,成为千年以后仍然被世人所爱的文化。

    扬眉启唇瞪风眼,摇扇迈步对雅词,唱念做打皆呈现,此乃粤剧也。千锤百炼得民爱,广东特色兼文化,人间瑰宝与精华,何不续传承?

02:39
02:54
01:39
03:30
02:08
01:40
阅读 22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