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的百货大楼曾经是北京最著名的商业中心。无论是住在北京的还是来北京出差旅游的一定会来王府井,一定要进百货大楼,哪怕什么都不买也要逛逛。那年头逛一趟百货大楼都会成为了一个聊天吹牛的话题。
百货大楼曾经最著名的人物就要数张炳贵了。那是全国劳动模范,在糖果柜台站了一辈子。最著名的绝活就是卖糖果一把抓,几乎斤两不差。
现而今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到北京不再是以购物为主了,而是游览北京的各个名胜古迹。自然造访王府井和百货大楼的人也会少了一些。虽然购物的少了,但百货大楼地下的北京胡同展却非常著名,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老北京是以胡同而著名的,有着丰富深厚的胡同文化。然而时过境迁,现在要看到这样的胡同文化已经很难了。非常感谢王府井集团在百货大楼重建老北京胡同文化展。老一辈的身临其境,感慨万千;新生代的打卡拍照,亦喜亦欢。
现而今百货大楼里面的商业布局和销售品种跟以前已大不相同。但是人们还是喜欢来看看,找找老北京的影子。
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
象征时代的列车通向未来。
那个时候的电器维修也就是半导体,电风扇和手电筒之类的。
这大概就是当年的小超市吧。
那时候的报摊和杂志摊到处都是。那时候的人们怎么那么喜欢学习呢?
人要是有点闲钱了也会产生点其他的想法。不许笑,人性使然。😂
谁把庙里的佛放倒了,大不敬。
那时候的列车时刻表,现在手机就代替了。
当年的三大美容产品:万紫千红雪花膏,友谊牌护手霜和家家必备的蛤蜊油。
当年谁家要有辆摩托车就相当于今天谁家有了辆大奔。
那时候电影院少,上演的片子也少,看个小录像是挺惬意的文化生活。
那时的车站有个条凳就不错了。现在的车站起码得有一个很像样儿的候车室外搭一个VIP贵宾包间。
当年卖自行车的现在都改卖电动车了。
当年的大二八自行车,那是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
把大美女头像贴窗户上,你能猜得出这住户是男的还是女的?
谁家孩子要能穿上一套国防绿,那就是最牛的行头了。
报纸糊窗户几乎是家家都经历过的事。
因为商品凭票供应,所以必须学会勤俭持家。
那时候补习课的小广告也已经出现了。据俞敏洪讲,当年他的新东方也是靠贴这种小广告拉学生的。这件事告诉我们:人要致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各类杂志是那时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现在都换成手机和电脑了。
这个公厕的招牌还挺人性化。
这家肯定是屋小人多,要不然怎么连一个洗脸盆和尿盆都放不下了?真不给咱老北京人挣面子。唉,连面子和里子都舍去了,咱还能说啥呢。
当年能用得上谭木匠的一定不一般。
为人民服务,在那个时候可不仅仅光是一个口号。关键的时候冲锋陷阵的那绝不是少数啊。
修鞋补鞋的这门手艺,现在几乎快断绝了。
同样都是明星照片,怎么感觉那个时候的美女们看着就那么顺眼呢?
那时候买肉按两算。我记得小时候买过一毛钱的肉。特别佩服那时候卖肉的师傅,一刀下去……你要多少给你切多少。
北京胡同里带红箍的大妈由来已久。
现而今百货大楼的一层是这个样子。当年张炳贵所在的糖果柜台就在一层,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呀。不知道张炳贵同志看到今天的格局会做何想法。
现如今的王府井集团的商业布局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但是要想了解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您还得到这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