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以礼为先

WXX
创建于2024-01-30
阅读 3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关称,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就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在受孔子推崇以后,便成为了历朝历代体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体现方面,餐饮礼仪在中国人完整的生活秩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用餐不仅是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过程,亦是头等重要的社会交际方式,为此,掌握餐饮礼仪显得特别重要。

座位的安排

(总体原则:“以右为尊”、“以远为上”、“面朝大门为尊”)

圆桌

正对大门的为首席,上位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首席的距离来看,越靠近首席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右侧尊于左侧。

八仙桌

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首席。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就坐

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座。

席上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要保持适宜,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子边缘,或将手放到邻座椅背上。

《弟子规》中说:“或饮食、或走做;长者先、幼者后.”意思是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大家一起用餐的时候一定先请长辈入座,并请他们先动筷,自己再动筷。如果能再为长辈盛饭,更说明你是一位有孝心、知礼仪的孩子。

《礼记.曲礼上》说“毋固获”就是说遇到自己喜欢吃的饭菜不能据为己有,独自吃,不顾自己父母是否爱吃,这是自私的表现,与礼仪不合。很多家长会说现在生活富足了,孩子爱吃就吃呗但是,富而教之,富而知礼,是作为家长应该懂得的道理。正因为生活富裕了,才应该让孩子从小知道礼让,否则孩子会养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筷子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

《礼记.曲礼上》说“毋放饭”“毋反鱼肉"就是说不能把剩下的饭菜放回公盘里,既不卫生也不尊重别人。如果要咳嗽、打喷嚏等,一定要转身掩口,并用餐巾纸擦干净。这是用餐的基本礼仪。

《礼记.曲礼上》说“毋流歡(chuo)”就是说吃饭喝汤时要小口吃,慢慢喝,不要狼吞虎咽,弄的满嘴满身汤渍,就像在抢吃抢喝一样,会让人觉得没有修养。

《礼记.曲礼上》要求人在喝汤粥时不要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吃饭菜时不要发“吧唧吧唧”的声音,啃骨头时不要发出“呱唧呱唧”的声音,这些吃相都是不文雅的,此外小朋友也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盘,这也是违背礼仪的。

餐中

对宾客不反复劝菜;转式餐桌,顺时针方向旋转取菜;夹菜文明,适量取菜;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安静就餐;细嚼慢咽;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要和别人聊天。

《论语.乡党》中说:“食不语,寝不言”就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言语,睡觉的时候不说话,现在生活节奏快,父母跟孩子可能只有在吃晚饭时才有空交流感情,所以吃饭时不说话是很难做到的,那就一定要注意口中有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即使有话要说也得等食物完全咽下去的时候再说,防止把食物渣子喷到饭桌上,这种既不卫生,又不雅观。

《童子礼》要求夹菜时要缓慢沉着,不能用自己的筷子在盘子里翻搅,这种行为既不卫生,也不尊重别人。

《悯农》中写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常礼举要》上也说“碗中不留饭粒”,吃多少盛多少,千万不要浪费。正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者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论贫富,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对主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一种礼仪。

阅读 3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