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运医新技术-用减张缝线技术修复肩袖及骨质条件差的患者

赖卫国
创建于01-30
阅读 2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最近,运动医学耗材集采降下帷幕。这一轮运动医学集采,将推动手术方式的发展!今天来聊聊肩袖修复手术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新技术-用减张缝线技术(Rip-stop)修复肩袖。

用减张缝线技术(Rip-stop)修复肩袖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最复杂的一个关节。由于反复使用和磨损,经常发生肩袖撕裂。大多数肩袖撕裂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身上。随着这部分人群的持续增长,加上平均寿命的增长,对肩袖修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据统计,在美国2016年肩袖修复手术的数量有46万例。根据数据模型预计,2023年美国肩袖修复手术超过57万例。据估计,中国每年肩袖修复手术量已经超过5万例,随着集采政策落地,各地运动医学手术普及,这个手术量将在5年内超过15万例的规模。

肩袖修复手术量(美国)

肩袖修复包括使用缝合锚钉修复肩袖肌腱撕裂。历史上,这些修补经历了经骨道固定(Transosseus),单排修补(Single Row)和双排修补(Double Row),双排修补通常用于较大的撕裂。单排修复一般使用2 - 3个缝合锚,而双排修复一般使用4 - 8个缝合锚。双排肩袖修复术的流行促进了缝合锚钉市场的增长,因为与传统的单排修复术使用的两个锚钉相比,该手术至少使用四个锚钉。双排固定的升级版是桥式固定(Bridge),这就使得免打结外排锚钉成为肩关节医生最常用的植入耗材。

肩袖修复历史方法

大多数肩袖撕裂发生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年龄的增长,肩袖撕裂的数量也会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保持活跃,经常在他们七八十岁的时候继续对他们的肩膀提出大量的运动要求。同时,肩袖发生内在变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增加。因此,对软组织或骨质量较差的个体进行肩袖修复的案例越来越多。对于肩袖软组织或骨质较差的肩袖修复,之前修复方式有其不足的地方。今天分享的新技术是用减张缝线技术(Rip-stop)修复肩袖。

减张缝线(Rip-stop)修复肩袖示意图

减张缝线技术(Rip-stop)修复肩袖最早是由肩关节镜大牛Stephen S. Burkhart于2012年提出,在这个技术中,使用的是常规内排带线锚钉和免打结外排带线锚钉,内排钉和外排钉之间放置本技术的关键减张缝线(Rip-stop)。这根称为(Rip-stop)的减张缝线一般用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来实现。减张缝线(Rip-stop)可以充分分散应力,使得质量差的撕裂肩袖获得更好的初始力学固定强度。

Burkhart描述的修复方法

根据下图的力线模型,在同样的组织条件下,用单根缝线带线锚钉做内排缝合与用双线带线锚钉比较,双线带线锚钉有更多的分散应力的作用。

对于组织条件差的的肩袖修复,为了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减张缝线(Rip-stop)就应运而生。减张缝线(Rip-stop)的引入,使得组织固定的应力更加分散。在高龄,肌腱及骨质条件差的肩袖修复患者,这种加了减张缝线的技术将会被普遍采用。

如图所示,用减张缝线的修复结构如果大跨度斜拉索大桥的应力分布一样,整个大桥的应力分散在各根斜拉索上。使得每根拉索的分配到的应力几何级地减少。

这个新技术需要用到的植入物包括以下运动医学耗材,这些耗材都在运动医学耗材带量采购中,因此手术方式的提升可以帮助医生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缝线-作为减张缝线(Rip-stop)使用

UHMWPE缝线

  • 内排带线锚钉,可以选用PEEK或者全缝线锚钉作为内排修补锚钉

内排带线锚钉

  • 外排免打结钉-作为外排免打结固定缝线使用。

实际上,用减张缝线修复肩袖也有多种固定方式:

Medial Anchor

Luggage Tag

各位临床医生根据自己熟悉的手术技巧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Burkhart SS, Denard PJ, Konicek J, Hanypsiak BT. Biomechanical validation of load-sharing rip-stop fixation for the repair of tissue-deficient rotator cuff tears. Am J Sports Med 2014;42:457-462.

2,Burkhart SS, Denard PJ, Konicek J, Hanypsiak BT. Biomechanical validation of load-sharing rip-stop fixation for the repair of tissue-deficient rotator cuff tears. Am J Sports Med 2014;42:457-462.

3,Denard PJ, Burkhart SS.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poor quality tissue and bone during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Arthroscopy 2011;27:1409-1421.

4,Noyes MP, Ladermann A, Denard PJ. Functional outcome and healing of large and 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s repaired with a load-sharing rip-stop construct. Arthroscopy 2017;33: 1654-1658.

5,Noyes MP, Ladermann A, Denard PJ. Functional outcome and healing with a load-sharing rip-stop repair compared with a single-row repair for large and 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s. Arthroscopy 2019;35:2295-2300.

6,Noyes MP, Lederman E, Adams CR, Denard PJ. Triple-loaded suture anchors versus a knotless rip stop construct in a ingle-row rotator cuff repair model. Arthroscopy 2018;34: 1414-1420.

7,Ryan A. Neeley, D.O., Miguel A. Diaz, M.S., R. Allen Gorman II, M.D., Mark A. Frankle, M.D., and Mark A. Mighell, M.D. A Weaving Rip-Stop Technique Leads to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oad to Failure and Reduction in Suture-Tendon Cut-Through in a Biomechanical Model of Rotator Cuff Repair Arthroscopy, Sports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Vol 3, No 5 (October), 2021: pp e1263-e1272

阅读 2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