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二小“名校+”:2024寒假阅读】第6期教师课标学习分享(侯姗姗)

姗姗来迟
编辑于01-29
阅读 16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最近,我又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数学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小学数学部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让我对数学统计与概率有了更新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际生活已经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离不开统计,统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小学阶段包括“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这些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由浅入深,相互联系。

       第一学段(1~2年级)中“数据分类”要求学生会对物体、图形或数据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形成数据意识。

       学生能依据事物特征,按照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发现事物的特征并制订分类标准,依据标准对事物分类;能用语言简单描述分类;感知事物的共性和差异,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

    我在教学北师版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一课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让学生先欣赏笑笑房间,仔细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整齐?得出笑笑对物品做了分类整理。再提问:同学们认为什么是分类?按照相同的属性对淘气的房间分类整理。在课堂中一起讨论了很多生活中的分类,比如:图书馆的书、超市物品摆放,咱们班教室里打扫卫生工具的摆放,站队时候有男生队和女生队伍等,把所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

    我目前任教的小学一年级,我认真钻研了第一学段(1~2年级),关于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的内容有待于有待于我进一步的去研究和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联系实际,体会统计思想给我们带来的方便,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转化为数学知识,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有用。特别是对于当下的信息社会,“数据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供稿:侯姗姗

                                 供图:侯姗姗

                               审核:黄林

                                         

                                

阅读 16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