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考评价改革的教学转型——记湖州市王勇强、沈恒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第二次联合教研活动

胡做题斯基
创建于2024-01-29
阅读 326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罗增儒语: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因此高考命题最具体、最方便的依据就是教材。教材是编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导向,渗透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体现着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为深入理解和落实《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0)》精神,准确把握和领会新课标的内容和变化,用新课程理念来解读和实施新教材,2024年1月17日湖州市王勇强、沈恒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举行联合教研活动。

        湖州中学李连方老师开设微讲座《圆锥曲线中斜率之积问题探究》。李老师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第108页例3、第121页探究、第109页练习4、第139页练习11、第145页练习9为例,深度解析斜率积在解析几何定值定点问题中的运用。李老师的课例从教材出发,通过问题探究逐步形成高考题的解题模式,让人耳目一新。

        湖州二中曹亚奇老师开设微讲座《由“标记重捕问题”看极大似然估计》。曹老师通过跨学科知识融合,以生物学中标记重捕问题为例,通过对2023年四省联考数学卷20题的分析,逐步研究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等统计模型中极大似然估计法的运用。

       吴兴高级中学杨金军老师开设微讲座《数列的综合问题课例解析》。杨老师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习题4.3第11题为例,总结数列通项公式、数列求和公式方法与运用。杨老师通过一题一课例的形式,为我们提供回归教材视角下的复习课课堂教学范例。

       德清高级中学施利强老师开设微讲座《三角组合函数零点问题的求解策略》。施老师通过教材中例题与习题存在高考题的影子为引入,开展含三角倒数问题的教学研究。

        工作室导师王勇强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王老师表示,一线教师要深度学习新课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数学教学本质,才能在新高考中占得一席之地。同时,王老师布置下阶段工作室的发展要求和学员学习规划。

阅读 326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