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2024年1月29日
从“中法精神”追溯中法建交故事
1月25日,中法建交60周年招待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招待会发表的视频致辞中强调,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
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上的致辞(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伟大的法国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向致力于中法友好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60年前的中法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架起中法友谊的桥梁,打开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门,为处于冷战中的世界带来了希望。
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贡献。从飞机、卫星、核电站到葡萄酒、奶酪、化妆品,中法合作既有“高精尖”,也能“接地气”;从互设文化中心到互办文化年、语言年,中法人文交流为世界文明互鉴作出表率;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到昆明-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大会,中法携手引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特的“中法精神”。10年前我访问法国时,我将其概括为“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当今世界,这一精神更加弥足珍贵。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
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从两国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坚定不移地发展双边关系,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我们要坚持相互理解,以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中国已经对法国实施15天免签入境政策,欢迎更多法国朋友来华“自由行”,领略中国的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领略长城、兵马俑等文化奇迹,领略当今中国的发展变化,领略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我们要坚持高瞻远瞩,胸怀人类福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应对全球性挑战继续作出中法贡献。
我们要坚持互利共赢,在深化传统合作的同时,积极挖掘绿色产业、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坚持把蛋糕做大。开放是通向繁荣的必由之路。中方愿同法方一道,以开放汇聚合作力量,以开放共享发展机遇。
我坚信,面向下一个60年,中法携手合作,必将再创辉煌!
中法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阐明了60年前中法建交的重大历史意义,总结了中法关系独特历史塑造的“中法精神”,描绘了面向下一个60年两国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为未来中法携手合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下面,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法精神”为契机,共同追溯中法建交的故事。
中法建交
起因
戴高乐将军于1959年1月再主爱丽舍宫后,推行戴高乐主义,与美国相抗衡。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
这正是促成中法建交的基本因素。可以说独立自主是中法之间基本共同点,也是中法建交最重要的政治基础。
全过程
·法错失多次建交机会
新中国诞生不久,从1950年1月到3月,西方国家如挪威、瑞典、丹麦、芬兰、瑞士先后予以承认并建立了外交关系。当时,胡志明领导的越南人民抗法斗争如火如荼,因为中国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解放战争。法国政府因此拒绝承认新中国。
1954年4月至7月,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周恩来率团出席。会议初期,法国本来可以直接同中国对话。但法国当时的总理拉尼埃是主战派,不谋求实现印度支那和平,因此在会议初期,中法双方没有进行接触。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法国拉尼埃政府倒台,孟戴斯-弗朗斯组阁。接着,他以总理兼外长身份出席了日内瓦会议。同年6月19日,孟戴斯-弗朗斯总理曾到瑞士伯尔尼中国大使馆会见周总理。这是中法两国总理首次会晤。这次会晤,在一定意义上乃是打开两国关系的起点。孟戴斯-弗朗斯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我深感法国不承认事实上存在的新中国是不现实的。我有意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可惜我的政府很快就倒台了。"
·巧用毛诗喻中法关系
戴高乐将军是敢于对美国采取独立行动的人,也是敢于对美国说"不"的政治家,但他也是在再度执政五年多之后,才采取同中国建交的步骤。而这与阿尔及利亚持续的抗法战争有关。曾两度担任法国总理的埃德加·富尔同戴高乐关系一直密切,早在二战期间,他就出任过戴高乐流亡政府的副秘书长。1958年,戴高乐再次上台前夕,富尔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富尔对中国友好,一向主张承认新中国,支持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57年5月20日至6月22日,下野的富尔及其夫人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对中国进行了广泛的考察。访问期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分别会见了富尔夫妇。
在毛主席接见富尔时,毛主席引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阐明了中法关系的利害。富尔回国后,发表文章明确表示:"法国没有奉行'两个中国'政策的理由……,"并借用毛泽东诗词中"龟蛇锁大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诗句的意思,希望法国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从富尔第一次访华后,可以说,他同中国领导人也建立了一定的友谊,便于帮助沟通情况,商谈问题。
·富尔休假商妥再访华
1963年8月19日,法国驻瑞士大使馆给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打电话,说法国前总理富尔希望于20日会见中国驻瑞士大使李清泉。李大使当即表示同意。
同年8月20日上午,富尔来到我国驻瑞士大使馆同李清泉大使见面。富尔坐定后,开门见山地道出他此次来访的目的是:要求再次访华,希望能再次见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并就当前国际局势及法中两国关系交换看法。
富尔接着说:法中没有外交关系,不能通过彼此的大使交换意见,这是不正常的。他认为他与双方领导人都有一定友谊,可以帮助沟通情况,谈些问题。访华日期希望能安排在10月。富尔临走时,特地留下了他在瑞士休假的地址。富尔走后,李大使立即向国内报告了富尔访谈情况。不久,李大使接到了国内指示,请他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的名义,邀请富尔10月份访华。
同年8月31日,李大使到瑞土著名休假胜地达沃斯拜会富尔。李大使当面转达了张奚若会长的正式邀请。富尔对李大使的到来感到很高兴,中午同李大使共进午餐。席间,富尔再次提出此次访华想同中国领导人谈政治问题。
·代表戴高乐秘密访华
收到我国外交学会的正式邀请后,富尔立即从达沃斯返回巴黎,去见戴高乐。戴高乐见到富尔后说:"两年前,我就承认中国问题征求过你的意见,当时你说不能有所作为。现在,你是否还持这种看法?"富尔回答说:"我想一切都变了。"他说:"我已从中国驻伯尔尼大使馆收到访华邀请,行期定在10月中旬。"戴高乐就说:"好吧,您到中国去。不过,您要作为我的代表前往中国。"
两人还当场商定,为了使这次秘密使命不引起外界注意,特别是不引起美国的察觉,富尔在访华前,要先访问柬埔寨会见西哈努克亲王,然后从香港去北京。回程时再访问缅甸,向戴高乐汇报访问结果。此次,戴高乐还将一封亲笔授权信交给富尔,代表他同中国领导人商谈法中关系问题。
1963年9月12日,富尔夫妇专程来到日内瓦,请李清泉大使与夫人孙琪共进午餐。席间,主客谈笑风生。富尔说:他从瑞士返回法国后不久,便见到了戴高乐将军。将军要他再次来见李大使,一定把问题谈清楚。他此次访华是作为戴高乐的代表同中国领导人会谈的。他又说,此次访华实质上是官方性质,但对外只能说是个人旅行,希望保密。
·法方携三套方案来华
富尔第二次访华是代表戴高乐的一次重要访问。他于1963年10月22日抵达北京,次日周恩来总理便同他进行了第一次会谈。以后,又同陈毅副总理一起进行了多次认真、坦诚的会谈。
中法建交谈判自始至终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下进行的。富尔到达中国后,同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北京、上海共进行了六次实质性的会谈,会谈取得了重大成果。
应当指出,北京、上海的谈判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富尔带来了戴高乐对华建交的三个方案:无条件承认;有条件承认;短期内承认。这三个方案是戴高乐同富尔商定的。戴高乐希望能争取到立即实现第一个方案。第二、三方案是备用方案。
周总理会见富尔时对戴高乐的建交三个方案明确做了答复,指出:法国可以从与中国完全平等地位出发,在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全建交方式,如瑞士与北欧诸国那样,也就是说法国先同台湾断交,然后同我国建交;半建交方式,如英国、荷兰那样;暂缓建交。周总理指出:中方欢迎积极的、直接的建交方式。
·三项默契照顾戴高乐
富尔在谈判时表示,他们希望中国不要坚持法国先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台湾断绝关系,对法国来说,若要驱逐蒋介石在巴黎的代表是不愉快的,这是一个礼遇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
周总理听了富尔的话后,严正指出:蒋介石集团是被中国人民推翻和赶走的,这是中国人民意志表现的结果。周总理说:中法都是"有自尊心的民族和奉行独立的国家",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富尔在谈判中说:"法国在13年前就犯了一个错误。我个人很愿意承认这个错误,但作为一个大国,很难承认这种错误。我此次愿意同你们共同找出一个办法,使法国不致对过去的错误表示忏悔。"又说:"戴高乐将军采取承认中国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步骤,不要强加使他不愉快或丢脸的条件。"
为了寻求摆脱法台关系的办法,并照顾到戴高乐的处境,周恩来总理在坚持反对"两个中国"的原则立场的条件下,于1963年10月31日提出积极地、有步骤地建交的变通方案。即中法建交三点内部默契。
同年11月2日,中方以《周恩来总理谈话要点》的形式,向富尔提供了中法建交的方案,内容有三点:1.法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正式照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建议立即建交,互换大使。2.中国政府复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欢迎法国政府的来照,愿立即建立外交关系,互换大使。3.双方同时发表上述照会,立即建馆,互派大使。
·多次磋商达成建交协议
富尔回到巴黎后,1963年12月12日,法国外交部派公使衔的欧洲司司长雅克·德博马歇来瑞士会见李清泉大使。他说:在1961年6月扩大的日内瓦会议期间,陈毅外长和法国外长德姆维尔谈过发展中法关系问题。不久前,富尔访华又同中国领导人谈了法中建交问题。法国认为,法中双方都有建交的共同愿望,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德博马歇谈完后,李大使表示:将报告我国政府后再予答复。很快我国外交部发来了同法方谈判的具体指示,总的精神是:原则问题要坚定,不能有任何含糊。具体做法可以灵活,争取尽快达成协议。
1964年1月2日下午,法方代表德博马歇应约来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继续与我国政府谈判代表李清泉大使会谈。
李大使提出按照北京商谈的互换照会方式。德博马歇答复,他带来的方案也是按照北京会谈精神提出的,只是方式愈简单愈好。1964年1月9日,德博马歇又如约来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德博马歇先复述了李清泉大使1月2日会谈提出的方案,然后说:法方认为法中双方已就建交公报达成了协议,提出在1月27日或28日巴黎时间中午12时,在北京、巴黎同时发表公报。对我国将单独发表声明一事,德博马歇未正面表态,而采取复述李清泉大使1月2日方案的方式予以确认。
接着,双方就发表公报的时间进行磋商。李大使根据国内指示,指出在北京时间1964年1月27日下午1点半或2点半,双方同时发表公报。
德博马歇说:法国《世界报》每日下午3时出版,希望能及时在该报上宣布建交消息,故提出在巴黎时间12时发表公报。这样中法建交协议就达成了。
同年2月23日,中法两国使馆的临时代办同时到达驻在国首都。从此,中法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战略意义
中法建交,是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巨大胜利,也让美国封锁、扼杀新中国的政策彻底破了产。正如匈牙利著名政论家萨波伊斯特万所说的那样:"法国不管美国的公开威胁和抗议而承认人民中国,给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
60年,不只是一个人的成长,更是一代人的历程。
两国间友谊的根基源自于无数个动人故事,涌现出各种令人心驰神往的情感。它是一位年迈的中国大爷,在巴黎街头传颂着家乡的民谣;是一位法国画家,在中国山水间挥毫泼墨;是一群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举杯共饮,让友谊之酒更添醇厚。
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互致贺电。
习近平指出,60年前,中法打破冷战坚冰、跨越阵营鸿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一历史事件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对话和合作的正确方向演变,至今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60年来,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两国关系创造多个“第一”、取得丰硕成果,不仅造福于两国人民,也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今天的世界再次走到关键十字路口。面对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中法作为独立自主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应秉持建交初心,担负责任使命,共同开辟通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人类发展之路。我高度重视中法关系发展,愿同马克龙总统一道,以两国建交60周年为契机,守正创新、继往开来,将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得更加牢固和富有活力,为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马克龙在贺电中表示,60年前法中建交是富有远见的历史性决定。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危机,法中、欧中更加需要携手前行,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找到共同解决方案。2023年是法中关系全面恢复活力的一年,2024年将是法中合作更进一步的一年。我期待同主席先生一道,推进双边经贸、人文、青年等交流合作,加强在全球问题上的沟通协调,不断深化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积极向上的活力开启法中关系的新甲子。
↑2000年,法国南部海滨小城芒东市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用长城、天坛、兵马俑、江南园林等名胜古迹装点城市。图为该市搭建的天坛祈年殿。
↑2002年,享有盛誉的法国著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
这也是该音乐剧在亚洲的首场演出
↑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中法文化旅游年
中法60年,晶莹冰雕见证中法文化交流
中国和法国都是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大文明相互吸引,交相辉映,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
如今“中法建交”的故事仍在续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贺电中指出的“以两国建交60周年为契机,守正创新、继往开来”!
供稿:郑孝莲
制作:兰雅璐 顾培耕
校对:刘志鹏 薛 薇
审核:林 虎 张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