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心起航——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抚顺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热线
创建于01-28
阅读 4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青少年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同时也是一个身心发展不稳定的时期。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有不少的青少年存在心理困扰,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我们就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方式,进行分享和探讨。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概念

        心理健康“标准”不像形态发育那样容易测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儿童青少年来说,健康的心理是认知、情绪和意志的健康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健全,能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表现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对稳定、相对协调,与客观环境的协调统一。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01 情 绪 问 题

常见的情绪问题有: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厌学情绪

02 人 际 关 系 问 题

常见的人际问题方面有:

同伴关系 亲子关系 与老师的关系

03 性 心 理 问 题

常见的性心理问题有:

性认知困扰 性意识困扰 性行为困扰

04 自 我 成 长 问 题



常见的自我成长问题方面有:

抗挫折能力 沉迷网络 留守经历

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

01 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目前快节奏、高风险、大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成绩,而很少从孩子的心理角度予以重视;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如有的单亲家庭缺少父(母)爱,他们的孩子往往会自卑嬴弱,性格比较孤僻;有的家庭条件好,父母百依百顺,容易造成孩子娇生惯养,害怕困难;有的处于青春期敏感而躁动的未成年人时,会出现逆反心理、嫉妒心理;留守儿童容易成为心理孤儿,隔代长辈教育更是有心无力,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沟通能力,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往往加剧矛盾,适得其反。


02 学校教育的缺失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当前,学校虽大多设有心理健康课程,但工作缺乏系统性,开展不够深入。缺少健康课程专业专职教师,师资力量(数量和质量)不够,课时也很难保证。在考试及升学的压力“指挥棒”下,健康教育面临单一的教学手段,落后的教学内容,工作室功能不健全,难以取得明显效果,缺少及时有效的心理梳导,没有真正起到预防教育的作用。


03 外界不良文化的侵蚀


        随着家庭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到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在大众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上,各种文化信息使身心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难以抉择。网络游戏的暴力、色情化,电视节目娱乐化,对未成年人成长、人格形成产生一定的负面诱导,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04 未成年人自身心理脆弱


        如今孩子们成长的优良条件似乎前所未有,重应试轻素质的教育观念让未成年人成为特别缺乏锻炼和社会实践的一代,尤其是缺乏抗挫折训练和教育,导致孩子出现一点点心理危机就不能承受,常常因一时受到挫折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情绪,出现对人生和生命的错误看法,遇事太过偏激,抗压不足。

干预方式

01 合理宣泄情绪,正确认识自我


        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心中的积郁发泄出来。如与他人倾诉、运动、或选择痛哭一场。同时,学会正确地认识挫折,在学习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抱着积极的态度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02 学习交往技巧,注重同伴关系


        和同学交往过程当中应该自信大方、坦诚友爱。主动帮助同学遇到的困难,当和同学遇到摩擦时应该学会调整心态。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交往,礼貌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




03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榜样。要了解青少年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意见,调整管教方法,从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强制的、过度的教育,从而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0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性教育、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等课程,并且课程内容应包含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另外,加强对学生、家长、教师等角色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发现学生心理行为异常、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和指导学生寻求帮助的能力。

        青少年是新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因此,正确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言至关重要。推进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有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心。

阅读 4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