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行致远   研思同行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2月教研活动纪实

🍃水中琳藕
创建于2024-01-27
阅读 4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是一条漫长修行之路,二十出头我们意气风发地出发,也许经历风光无限,也许经历风雨满肩,这都是师者的常态。在这条悠长的教育路上,我想,一个教师最好的状态就是不断地向下扎根,持续地向上生长。

      本着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每周日晚上19:15分,八年级语文组在备课组活动中就每一周的教学进度、重难点、盲点、知识点归纳进行探讨。在备课组活动中,组内成员进行集中评议。先是由上课老师进行说课和教学反思的阐述,备课组老师根据听课记录以及收集的听课评议表进行评课。交流中,每位老师既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也看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大家不仅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感到惊喜,也感受到老教师对语文不同的文体教学扎实的理解,分享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经验与启示。随后,备课组就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进行了讨论。大家保持良好传统,分工协作,群策群力。对一些重点篇目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以及课时进度的合理安排等诸多教学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

      大家交流着重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一、语文教学要回归课本,以教材和中考试卷为教学的主要资源,更要关注教材后的课后练习。

      二、注重课内知识的迁移,在复习时使用大单元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三、认真抓写作训练,平时学习中多积累素材。

      此外,蔡明姬老师还从以读促写、诗歌默写与古诗鉴赏相结合、踏实指导学生做练习三个方面做感悟发言;徐阳老师针对口语交际与写作进行交流;孙靖宇老师还谈到重视月考试卷分析,在试卷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查缺补漏。

      12月份,大组的公开课及微讲座亦是精彩纷呈:王木芯老师的公开课《荷塘月色》,林红花老师的公开课《一枝一叶尽美景,一山一水显真情 之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趣以及语言的灵动,技法的丰富与深刻;王艳红老师的微讲座《另辟蹊径教汉语语法》,韩明宇老师分享的《精雕细研备中考,文言复习有技巧》的微专题讲座,又引领我们在文言文的教学上不断探索和挖掘!

       八年级备课组符楚晗老师也上了《愚公移山》的展示课,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注重对字词句段的翻译,但容易落入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的窠臼,削弱了文言文应有的教化功能,符老师从“言”与“文”之间的关系出发,寻找“言文共生”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新路径。

      蔡明姬老师在进行《白杨礼赞》的散文教学时,重点关注到象征手法的运用,从本体到喻体,从人物到精神、从具体到抽象。在教学设计的顺序上,如果知人论世的背景介绍如果放在象征手法的表现之前可能会更有助于同学们理解文章内涵,进而让学生自己由浅入深剖析文章主旨。

      总体上讲,无论是散文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两节课在课堂整体的设计上,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逐步提升的,也可以有效达成学生从审美到创新的能力进阶。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语文集体备课活动,明确了语文老师工作的重点,为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思维的碰撞,必将摩擦出创新的火花,八年级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必将得到共同成长。

阅读 4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