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兰新社区:谱写散居楼院治理新篇章

月色
创建于01-27
阅读 6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城市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近年来,新市区街道聚集力量往社区走、资源向社区投、事情在社区办,以“兰心蕙质,朝夕相伴”为理念,投资新建的兰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辖区内多散居的老旧楼院,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中,老玉关路三村是兰新社区开展散居楼院治理的缩影之一。通过共建共治,该区域目前已旧貌换新颜。

红色引领,打出一套“组合拳”


老玉关路三村位于玉关路以西,清泉西路南北两侧,由华泰楼、农行小二楼、城建平房、城建小二楼、睦邻小区、粮食局家属楼等多个老旧院落和散居楼栋组成,有平房、自建楼房和商户,居住人口密集,老年人群基数大,人员构成情况复杂。2018年,兰新社区协调住建局等共驻共建单位,对农行小二楼的巷道地面进行硬化处理,2018年底完成初期改造;2023年中,该区域又再次被列入市政改造项目,将散居楼院中的公共上下水管网进行集中更换,2023年底,已更换完成两排平房的公共管网,后续工程将在次年开春后继续进行。

兰新社区在老旧小区治理过程中,聚焦“家门口”需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兰心蕙质,朝夕相伴”服务于一老一小弱势群体的服务品牌及理念,根据小区特点和居民需求,因地制宜提供亲子互动、友邻沙龙、社区食堂、老年康养等多项特色服务,实现家门口的“零距离”服务。

兰新社区聚焦如何改的问题,一方面通过“红色引领+多方联动”,汇聚散居楼院治理多元共建力量。针对农行小二楼和城建小二楼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散居楼栋租户多、难管理的特点。成立散居楼院改造片区临时党支部,通过组织搭桥,采取线上投票、线下设点、入户调研、集中座谈等方式,党员带头收集居民改造意愿,形成改造合力,实现“共治共享”。另一方面,由临时党支部牵头组建项目协调专班和质量监督专班,居民全程参与改造内容协商、方案制定、过程监督,汇聚志愿者先锋队、辖区单位等多方力量,链接包保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家社会资源,通过群众点单、散居楼院下单、大党委接单,建立“兰心蕙质,朝夕相伴”服务清单。并坚持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党务、居务、财务三公开;改造内容、进度、效果三公示;改造项目问题、矛盾、纠纷三聚焦,从而使散居楼院治理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明显增强。

立体服务,建出一个宜居家园


“我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之前我们这可以说是‘老、旧、破’。现在不仅环境变好了,楼下也有活动的健身器材,社区还建起了小区‘便民食堂’,真是太方便了。”睦邻小区居民童爷爷对此十分感慨。他说,这一片老年人多,原来的路面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积水严重,出行极不安全。加之是典型的无阵地、无业委会、无物业服务“三无”小区,小区治理找不到出路,让大家一筹莫展。

散居楼院蝶变从 2021 年开始。由社区牵头,承接起散居楼院的卫生清扫工作,由物价局统一指定价格标准,分片包栋聘请本小区中低收入居民为卫生清扫收费员,将物业服务收入用于小区的良性运转。

同时,组织引导居民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推荐党员楼栋长多名,带领小区热心居民参与小区事务,开展了小区法律服务、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让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构建起了服务立体网络,并通过邻里情、邻里帮、邻里乐等多种主题活动,让文明新风沁润人心。

方寸暖心,提升居民幸福感


环境改变了,如何让民生福祉巩固出新?社区党支部围绕居民“吃、住、行”等难题,探索出“方寸暖心+N项特色”治理新举措。

街道社区通过对接市政分期改造,有序进行上下水广网和天然气户表改造,全面完善小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并实施小区道路、院坝硬化改造,规范停车划线,增加停车位近50个,有效解决了居民出行和停车难题。新建的兰新社区康养综合服务中心内设“便民食堂”,提供订餐、就餐服务,解决了辖区内老人、上班族和周边快递小哥、学生、门市服务员等新就业群体吃饭问题,极大丰富了散居楼院配套服务设施。

其中,共治格局持续推陈创新。改造前,散居楼院内公共服务设施用房“老破小”,党员就近报到找不到组织,协商沟通找不到场所,在职党员下沉网格没有落脚点。在散居楼院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过程中,通过聚焦居民对党群服务和“一老一小”的需求,设置了兰荪乐园、兰肴小厨、兰客驿站、兰心党建室、兰熏理疗室、兰新剧场、芝兰影院等功能分区,让居民共商自治有场所、矛盾调解有渠道,活动游乐有去处。

如今,群众都说:“兰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架起了一座党群服务连心桥。”

阅读 6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