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中都隐藏着既有趣又引人深思的数学奥秘。比如我们常见的缴费提示:停车费、电费、快递费等等,这里面蕴含着分段计费的数学知识!为了让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有应用数学的意识,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分段计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安排了“分段计费”的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背景的问题中学会收集信息并分析问题,从而发现其中的解题模型,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项目缘起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数学、喜欢数学、感受数学魅力,提升数学素养,结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例题9的分段计费问题,设计了《探秘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项目式学习活动,自主开展调查、体验、探究、设计等数学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时空,拓展学习视野,培养合作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式学习的同时,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驱动性问题
什么是分段收费?分段收费有什么好处?
项目方案
项目实施
任务一 调查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
1.调查走访,寻找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
2.搜集不同问题的收费标准。
任务二 实践应用
在小组收集的素材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收费标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历,编写一个数学问题、数学日记或数学小故事,并解答其中蕴含的分段计费问题。
任务三 畅谈收获
在完成本次“分段计费”的项目化作业中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呢?请大家畅所欲言,看看谁的收获最多。
任务四 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更客观地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取长补短。也是为后续学生更有效地完成项目化作业奠定基础。
郭瑞霞老师:解决分段计算问题,关键是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理解题意(重点是理解收费标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而且五年级部分学生己具备了初步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由于学生平时乘坐出租车的机会较少,对出租车收费只有较少的且很初步的认识,并缺乏策略性的思考和分析。
总而言之,在本课学习上重点要让学生先理解题目的意思,也就是计费规则。其次,在充分理解计费规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掌握解决分段计费的一般方法,并学会举一反三。
胡海霞老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这种方式, 既能帮助梳理课本知识,又能让孩子们走进生活, 走进数学,思维多样,不拘一格,数学实践活动开展得生动有趣。培养思维能力,在他们心中播种了一颗热爱数学的种子!
田智丽老师: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加强了孩子们小组合作的能力, 经历了研究探索的实践过程,获得切身体验和经验,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梁雪萍老师: 同学们充分挖掘身边的“分段计费”素材,并以多种形式将生活中的“分段计费”展现出来。从学到用, 在这一过程中, 同学们很好地“消化”了“分段计费”这个知识点。
吴琼老师: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们很用心地去完成作业,从制定项目化作业的计划书,再到认真地去完成每一项作业,最后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作业成果的制作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感到特别的欣慰,每个小组都团结互助、那些平日里内向的学生也大胆地融入其中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们从对分段计费的局限认知到逐步地对其较全面的了解,更可贵的是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张涵老师:在上分段计费的内容时,我提了一个问题: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问题也需要用分段计费的知识来解决呢?其中孩子们说得最多的是各种场所的停车费,很少的孩子提到水费、电费、煤气费、快递费等,甚至学生提到电费也需要分段计费时候,有一位学生小声地说:“为什么电费也需要分段计费呢?”因此,设计了这次项目化作业,让学生们走进生活,去探索分段计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张晓涛老师:通过本次微项目化学习,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类等过程,用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思维导图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呈现出来,最后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真正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李晓玲老师:“分段计费”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但因为类型多变,学生比较容易出错。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借助真情境,以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