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

中医科朱冠卉
创建于01-27
阅读 2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众所周知,冬季的气候特点为“寒”,此时人体为抵御严寒,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那么冬季中医养生小知识有哪些呢?

   养生之道

【冬季养肾】肾是先天之本,是人体的原动力,对人整个身体器官运作起着极大的作用。冬季,人体阳气内敛,身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充足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小贴士】冬季可多食用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此语出自《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中医提倡在冬季适当的早睡、晚起,不熬夜。因为,天黑早,阳气收藏早,早睡可以养阳;天亮迟,阳气升发也迟,晚起可以固阴精。

【小贴士】睡前醒后小仪式。晚上早点上床,练习瑜伽的打坐调息,或搓揉脚心(涌泉穴),用手掌搓热后腰(肾腧穴),艾灸或者热敷小腹(关元穴),这些穴位具有养肾安眠的作用。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可双手抱膝,让背部在床上前后滚一滚。双手上举,做空蹬自行车,先正向后反向。俯卧,头脚尽量上翘,做小燕飞动作。活动身体的主要关节,使气血通畅后再起床。

【冬季保暖三重点】冬季要保证头暖、背暖、脚暖。女性在生理期还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特别是阳虚的人,这三个部位容易受寒邪侵袭。中医的经验是,“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过分受凉,冬寒进入体内,到春天就会患温病(是以发热为特征的外感急性病,如流感等)。阳虚体质的人,冬天做身体按摩时,要减少背部按摩的时间,最好使用红外线烤灯温暖背部。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背部裸露和按摩容易扰动阳气而导致阳气外越。相反,应该重视阴经的保健,可以在位于胸腹部正中线的任脉上拔罐或艾灸,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可以重点做膻中穴(双乳中间)、神阙(肚脐)、关元(肚脐下四指)等穴位。

【无泄皮肤--冬季运动要适度】中医讲冬季运动时要“无泄皮肤”,意思是不要让阳气从皮肤外泄。人体的皮肤好比大树的叶片,夏季可以通过出汗帮助人体排毒,在冬天,则应该像松针一样收拢,避免大汗淋漓,否则皮肤开泄,就会使阳气走失,不利于闭藏。尤其是女性,阳虚、血瘀体质者较多,要特别小心,最好不要游泳,或者选择室内游泳馆,运动前要充分热身,以强度适中的运动为主,让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即可。

【小贴士】运动后要保暖。运动或出汗以后,要立即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保暖。剧烈运动以后要等到心跳、呼吸基本正常后,再用温水洗浴。浴后,要吹干头发,穿戴好衣帽后再外出。

【小动作,暖身体】很多女性一到冬天就四肢冰凉,与痛经、感冒纠缠不清。冬天养生的原则是补肾强精。我们身体经络中的肾经起自双足底的涌泉穴,从足部强健肾经,相当于养护树木的根基,可以让肾脏中的精气源源不断。所以冬天可以多做一些足底按摩,充分调动自己身体中的元阳之气,温暖自己。

【小贴士】从立冬开始,每晚临睡前先用温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底的涌泉穴,除了能暖身体御寒,还有补肾强身的作用。

科室室主要诊治范围

风湿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症

血管炎 痛风

中医骨病: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腰椎病 颈椎病

骨坏死 肩周炎

中医内科:心悸 眩晕 面瘫

失眠 肥胖 胃肠病

联系电话: 陶江涛 主任:13838797913

石国英护士长:15837706335

医生办公室:61558145

护士站电话:61558144

欢迎您的参与与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阅读 2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