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你我“童”行——玉溪师院附小“全国安全教育日”宣

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编辑于2024-03-29
阅读 41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每年三月份的最后一周是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周,今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切实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我校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周”主题宣传。

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是学生安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教育孩子文明课间休息,有序进出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或互相推搡,防止出现踩踏事件。不在教室打闹追逐、互扔东西,防止被桌椅棱角碰伤。不随意攀爬扶手或趴在教室窗口张望,防止出现滑倒坠楼事件。不得携带管制刀具、违规物品进入校园。面对校园霸凌,要自信、勇敢,要有反抗的勇气,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帮助。

消防安全

        教育子女不携带火种、不玩火,更不要在野外用火。教育子女正确使用电器,家中无人时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远离易燃易爆高温物品,学会正确的火灾逃生、报警及灭火知识。火灾逃生不要乘坐电梯。电动车不在室内或楼道内充电。

防溺水安全

       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谨记防溺水,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交通安全

        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及共享单车,不坐副驾驶座位。警惕汽车盲区,不要靠近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不要蹲在车前玩耍。

预防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大自然活动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是一种不受人类控制的客观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地震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现在已经能够客观地认识灾害成因,通过采集地震、气象、水文等数据,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迹象,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降低灾害损失及其危害程度。

预防传染疾病

        春季是传染疾病的高发时期,要注意居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切断传播途径。合理饮食,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尽量不到或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倡导在密闭公共空间戴好口罩。

饮食卫生安全

       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出行安全

        掌握孩子外出动向和安全状况,孩子外出时要做到“四个知道”(知去向、知归时、知同伴、知内容),教育孩子不到山塘、水库、湖泊、建筑工地等危险地方玩耍。进行体育锻炼要做好热身及必要防护措施。不在深夜外出,注意防范不法分子的侵害。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学会各种报警方法和自我保护。

心理健康安全

      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加强亲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缓解孩子因学习和生活出现的焦虑心态。教会孩子积极暗示。选择一些积极的、肯定的、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暗示自己,并反复强化,如“我一定能克服困难”“我一定能战胜自己”等。

防校园欺凌安全

       校园欺凌指同学间恶意伤害,现象日益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欺凌类型多样,包括言语、肢体及网络欺凌。背后原因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因素。

        预防校园欺凌需要家校合作,加强教育,建立支持机制。学校、老师、家长都有责任。法律应更完善,社会应高度关注。案例频发,警示我们必须共同面对,坚决抵制。

防性侵安全

      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哪些是隐私部位。要敢于拒绝。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者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即使是老师或者其他亲近的人,也要敢于说“不”。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经常和孩子聊天,引导孩子把藏在心里的秘密向家长说,不要沉默,要相信父母。

                         守护学生安全

           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愿每个师附小的孩子拥有可期未来

       更愿每个师附小的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编辑:邓平元

初审:马浩

复审:周玉松

终审:杨琼英

阅读 41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